張艷君 崔海濤 任鑫龍
同波路項目位于西藏昌都市江達縣,該地區(qū)降雨集中,年降水量為477.7 mm,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7.9%~95.8%,因此,這個季節(jié)可能發(fā)生強降雨或洪水,引發(fā)公路水毀災害。另外,該地區(qū)平均海拔在3 000 m以上,地勢高陡,切割強烈,形成高山峽谷和高中山河谷兩種地貌形態(tài),這種特殊的地理條件極容易引發(fā)道路水毀災害。
根據(jù)同波路水毀情況,實際常見的水毀類型主要有如下四大類:(1)路堤邊坡滑移或坍塌;(2)路基沉陷;(3)路塹邊坡坍塌;(4)防護工程的破壞。
在強降雨和超高洪水的浸泡作用下,路堤土體遇水軟化,在較陡邊坡且無支撐的路段,土體自身重量所產生的剪切力,超過了黏結力和摩擦力所構成的抗剪力,因而土體沿松動面下墜散開,導致邊坡滑移。
另外,由于洪水流速較大,強烈沖刷坡面的泥沙顆粒,將其帶走形成坡面沖刷;再者是坡腳沖刷,河灣、對岸挑流繞流等引起的螺旋流沖刷填方邊坡的坡腳,坡腳河床泥沙被帶走,使邊坡因上部重力作用失去穩(wěn)定而坍塌。坡腳沖刷是造成路基水毀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于沿河的路堤邊坡,應從提高坡面和坡腳的抗沖能力入手,治理方案如下:
(1)對于路堤邊坡受沖刷嚴重的路段,可采用塊石對坡面進行防護,填至最高洪水位以上0.5~1.0 m即可,如圖1。
圖1 塊石護坡路段標準橫斷面(單位:mm)
(2)對于路堤邊坡坡腳淘刷嚴重的路段,可采用鉛絲石籠護坡進行防護。它屬于柔性防護,隨著河床沖刷,可適應路堤邊坡變形,石籠會隨之下沉而不會斷裂破壞。下沉到一定程度后,只需在石籠上繼續(xù)放置新的石籠即可,如圖2。
圖2 鉛絲石籠防護路段標準橫斷面(單位:mm)
(3)如若路堤邊坡處于河流彎道的凹岸位置,河床過水斷面較窄,水流流速較大,沖刷、淘刷作用較大,此時要盡量避免壓縮河道,宜采用片石混凝土擋墻對邊坡進行防護,墻后利用碎石土回填壓實,擋墻高度高于最高洪水位0.5~1.0 m。另外,要求擋墻基礎埋深為沖刷深度以下1.0~1.5 m,考慮到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條件、地質等因素影響,擋土墻基礎可能無法埋置到要求的深度,此時必須對基腳進行防護,可以加鉛絲石籠護腳或利用插筋將擋墻基礎與基巖牢固連接,以減弱洪水來臨時對擋墻基礎的淘刷破壞作用,如圖3。
圖3 片石混凝土擋墻路段標準橫斷面(單位:mm)
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上產生較大的沉降,路基不均勻下陷,造成局部路段的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破壞,并與路面混凝土板脫空,易引發(fā)面板斷裂。
對于路堤沉陷,混凝土面板脫空,需要拆除混凝土面板后對路基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后鋪設混凝土面板。
路塹邊坡坍塌主要以崩塌為主。即陡坡或懸崖上的大塊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塌落。崩落的巖塊順山坡翻滾、跳躍、撞擊、破碎,最后落于坡腳和混凝土路面處。連續(xù)強降雨會導致路塹上方自然坡面流入路界的地表水徑流量急劇增加,在坡體穩(wěn)定性較差且路塹上方截排水設施設置不足時,導致大量坡面水流入巖體之間,并溶解和軟化裂隙充填物形成軟弱面,最終導致邊坡崩塌。
針對路塹邊破坍塌,拆除破損嚴重的主動防護網,清除塌方體,如有必要可按原設計要求恢復或增設主動防護網。原設計排水邊溝堵塞處應予以清理,損壞處重新砌筑排水邊溝。
防護工程的破壞主要指路基防護(擋土墻等)構造物在超標準洪水的沖刷下,基礎懸空,結構物整體變形、滑移,從而導致整個結構物的坍塌。經現(xiàn)場調查統(tǒng)計,沿河擋墻的破壞較為嚴重,特別是位于河流彎道凹岸處的路堤擋墻,損毀極為嚴重。另外,部分路段洪水上漲后淹沒擋墻,水流將墻后填土掏空沖走,再加上超標洪水的巨大動水壓力,最終導致了擋墻的傾覆、坍塌。
調查分析后認為處于河流彎道凹岸處的路堤邊坡?lián)鯄Γ瑢儆谝灼茐牡囟?。在恢復這些位置的擋墻時,宜提高強度,避免發(fā)生重復水毀,因此,可采用片石混凝土擋墻,擋墻墻趾埋深為沖刷深度以下1.0~1.5 m。
另外,對于局部沿河路堤擋土墻,尚未失穩(wěn),但是基礎裸露。此時可在擋墻外側加設片石混凝土護坦型式,防止水流進一步淘刷原擋墻基礎。具體形式詳見圖4。
(1)洪災過后,可能會有部分沿河擋墻雖未發(fā)生裂縫、傾斜、垮塌等現(xiàn)象,但有可能存在基礎被沖刷、掏空的情形,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有可能發(fā)生垮塌。建議水毀治理時應加大調查力度,排查隱患。
圖4 片石混凝土護坦防護橫斷面(單位:mm)
(2)塌方處的土石方,經人工篩選,可以將分化程度低、無裂縫且強度較高的巖石用于塊石護坡、鉛絲石籠防護、片石混凝土擋墻等處,盡量就近消化。
(3)從實際公路水毀統(tǒng)計情況來看,幾乎所有沿河擋墻坍塌都發(fā)生在河流彎道的凹岸處,因為凹岸處的河水淘刷作用比較強烈,淘刷深度較深,且淘刷范圍較長,建議在河流彎道之后的直段內增加邊坡防護措施。
同波路所處地區(qū)夏季降雨降為集中,且地處高原地區(qū),屬于高山峽谷和高中山河谷地貌形態(tài),極易引發(fā)道路水毀災害。根據(jù)實地調查統(tǒng)計,水毀類型主要有4種:(1)路堤邊坡滑移或坍塌;(2)路基沉陷;(3)路塹邊坡坍塌;(4)防護工程的破壞。結合上述多種水毀類型,治理方案主要有路堤邊坡片石混凝土擋墻恢復、鉛絲石籠護坡砌筑、塊石護坡、片石混凝土護坦防護等。
另外,沿河擋墻坍塌多發(fā)生在河流彎道的凹岸處,在進行公路水毀治理時,這點要引起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