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麗,余滿瓊
(蓬安縣人民醫(yī)院,四川 南充 637800)
膽結石是一類高發(fā)疾病,臨床上多采用手術的方法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不過,對該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加之患者對手術過程及手術效果存在擔憂、害怕的心理,術后其極易發(fā)生各類并發(fā)癥。因此,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膽結石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十分重要[1]。本文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間在蓬安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2例膽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對這類患者進行全面護理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間在蓬安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2例膽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將這72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36例/組)。A組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16例;其年齡為30~65歲,平均年齡為(42.3±5.1)歲;其病程為4個月~8年,平均病程為(3.7±1.2)年。B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4例;其年齡為28~68歲,平均年齡為(43.5±5.3)歲;其病程為4個月~9年,平均病程為(3.9±1.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均對其進行病情監(jiān)測、心理疏導及健康宣教等常規(guī)護理,并積極解答其提出的疑問。在此基礎上,對A組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為:1)進行術前護理。在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測其心率、血壓及呼吸等生命體征,觀察其有無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等癥狀。向患者講解手術的經(jīng)過、效果、術中的注意事項和配合要點。在手術前一天的晚上,囑患者禁食、禁飲。對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注意安排好其飲食,防止其出現(xiàn)低血糖的現(xiàn)象。2)進行術中護理。在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協(xié)助其取舒適的體位,密切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一旦其出現(xiàn)異常,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3)進行術后護理。(1)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告知其手術已順利完成,以穩(wěn)定其情緒。加強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臨床癥狀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監(jiān)測。指導患者取平臥位,并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其食道內的分泌物倒流阻塞氣道。(2)在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護理人員指導其循序漸進地進行深呼吸、咳痰、肢體活動及離床活動,以促進其腸胃功能的恢復,緩解其疼痛的癥狀,避免其發(fā)生腸粘連。(3)惡心、嘔吐是膽結石術后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颊咴谛g后若出現(xiàn)頻繁、劇烈的惡心、嘔吐,易導致夾閉膽囊動脈和膽囊管的鈦夾脫落,從而使其發(fā)生出血或膽漏。因此,患者若出現(xiàn)惡心、嘔吐的癥狀,護理人員應遵醫(yī)囑為其使用止吐藥,并對其進行適當?shù)男睦硎鑼??;颊呷舫霈F(xiàn)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護理人員可遵醫(yī)囑為其使用止痛藥。(4)膽結石術后患者發(fā)生出血的原因一般為膽囊床滲血和夾閉膽囊動脈的鈦夾脫落。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及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情況,注意其有無出血的征象?;颊呷粢蚰懩掖矟B血而發(fā)生出血,護理人員可遵醫(yī)囑為其使用止血藥?;颊呷粢驃A閉膽囊的鈦夾脫落而發(fā)生出血,護理人員必須及時報告醫(yī)生,并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處理。(5)在患者術后24 h內,護理人員指導其進食清淡的流質食物,并遵循少量多餐的飲食原則。在患者手術結束24 h后至7天內,告知患者可進食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熱量高的食物,禁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并及時補充鉀元素,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治護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和各項手術的指標(包括手術持續(xù)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和住院的時間)。
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治愈、有效和無效。其中,治愈:指治療后,患者的結石被完全清除,其腹痛的癥狀消失,且其病情在術后6個月內未復發(fā)。有效:指治療后,患者大部分的結石被清除,但其仍存在腹痛的癥狀,且其病情在術后6個月內復發(fā)1~2次。無效:指治療后,患者仍存在大量殘留的結石,其腹痛的癥狀明顯,且其病情在術后6個月內復發(fā)的次數(shù)超過3次。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1.7%)高于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2.2%),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 [n(%)]
與B組患者相比,A組患者手術持續(xù)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較短,其術中的出血量較少,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持續(xù)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的對比 ( ±s )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持續(xù)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的對比 ( ±s )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持續(xù)的時間(min)術中的出血量(ml) 住院的時間(d)A 組 36 42.7±6.5 36.3±5.5 6.6±1.3 B 組 36 56.9±6.8 53.1±5.9 8.8±1.5 t值 9.057 12.497 6.650 P值 0.000 0.000 0.000
膽結石又叫膽石癥,是指發(fā)生在膽囊、膽總管和肝內膽管的結石。該病的發(fā)病率較高,且該病患者多為中老年女性。肥胖、不吃早餐、運動量過少、患有肝硬化及遺傳因素等都是該病的致病因素。該病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消化不良、腹脹、膽絞痛及惡心等癥狀,危害其身體健康[2]。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結石患者進行治療。大量的臨床研究結果證實,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膽結石患者進行全面護理有助于其手術的順利開展,并提升其手術的效果,促進其康復。
全面護理是一種綜合性、系統(tǒng)化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在術前、術中及術后三個階段對患者實施一系列的護理,可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保障患者的健康[3]。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A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B組患者,其手術持續(xù)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短于B組患者,其術中的出血量少于B組患者,P<0.05。這說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膽結石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這與陳紅等[4]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膽結石患者進行全面護理的效果良好,可明顯縮短患者手術持續(xù)的時間,減少其在術中的出血量,加快其康復的速度。
[1] 陳雪霞.全面護理干預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5, 15(2):154-155.
[2] 馬春曉.膽結石患者采用全面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 7(23):224-225.
[3] 柳愛書.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具體應用及其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34(3):321-323.
[4] 陳紅,閔春花,雷志華.全面護理模式應用在膽結石手術患者中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8):3260-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