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瓊,楊澤衛(wèi)
(1.昆明市延安醫(yī)院胸外科,云南 昆明 650000;2.昆明市延安醫(yī)院耳鼻喉科,云南 昆明 650000)
肺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此病的致死率較高。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肺癌的致死率位居各種惡性腫瘤致死率的第一位;非小細胞肺癌的發(fā)病率占肺癌總發(fā)病率的80%以上。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但接受手術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術后常會發(fā)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相關的文獻指出,對接受手術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能夠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了進一步探究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對昆明市延安醫(yī)院接診的68例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從昆明市延安醫(yī)院2012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間接診的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選取6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經血生化檢查和病理檢查被確診患有非小細胞肺癌,且均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其中,排除臨床資料不全、無法正常地配合本研究的患者。這68例患者中有男性42例,女性26例;其年齡為68~89歲,平均年齡(72.5±3.4)歲。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預見組與參考組,每組各34例患者。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本次研究經昆明市延安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在圍手術期內,對參考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對其進行健康宣教、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心理護理等。對預見組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進行術前護理。在術前,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做好術前準備,禁止其吸煙飲酒,告知其保持營養(yǎng)攝入的均衡。對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護理人員遵醫(yī)囑使用降糖藥對其進行治療,將其血糖的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對于合并有肺部感染的患者,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并在其感染癥狀得到控制后再對其進行手術治療。對于痰液粘稠無法咳出的患者,遵醫(yī)囑對其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并指導其進行咳嗽訓練和深呼吸訓練。2)進行心理護理。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前,常會出現(xiàn)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在術前護理人員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并根據(jù)其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詳細地向患者講解實施手術的過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并耐心地解答其提出的疑問。3)進行呼吸道護理。在術后,護理人員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暢通,及時為其清除呼吸道內的痰液,以防止其因呼吸道堵塞而發(fā)生窒息。協(xié)助患者取半臥位,以促進其膈肌下沉,提高其肺部的順應性。指導患者家屬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對其進行叩背(每2 h協(xié)助其翻身1次;每天對其進行4次叩背,每次叩背的時間約10~15 min)。及時對咳嗽無力的患者進行吸痰處理,以防止其發(fā)生肺部感染。4)進行運動訓練指導。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后,指導其進行運動訓練。根據(jù)其身體狀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并根據(jù)其訓練情況及時為其調整訓練計劃。訓練內容以打太極、散步等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訓練強度以患者不感到疲乏為宜。在指導患者進行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注意保護其手術切口,以防止其發(fā)生切口延遲愈合及切口感染。
對比兩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率、各項血氣指標(包括PaCO2、PaO2和SpO2)及對護理的滿意率。
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預見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有1例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率分別為6.4%、3.2%;參考組患者中有4例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有3例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3.8%、12.6%;預見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參考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接受護理后,預見組患者的PaCO2低于參考組患者,其PaO2、SpO2均高于參考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血氣指標改善情況的比較(±s )
表1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血氣指標改善情況的比較(±s )
組別 例數(shù) PaCO2(mmHg) PaO2(mmHg) SpO2(%)預見組 34 41.8±5.3 95.6±6.7 95.8±3.2參考組 34 44.9±6.6 87.3±7.2 92.5±2.3 t值 6.2598 6.3897 6.8974 P值 0.002 0.003 0.001
預見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96.7%,參考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72.6%。預見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參考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手段[1]。有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手術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術后常會發(fā)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2-3]。在本次研究中,昆明市延安醫(yī)院采用預見性護理模式對34例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預見組患者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6.4%)、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率(3.2%)均低于參考組患者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13.8%)、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率(12.6%);預見組患者的 PaCO2〔(41.8±5.3)mmHg〕低 于 參 考 組 患 者 的 PaCO2〔(44.9±6.6)mmHg〕, 其PaO2〔(95.6±6.7)mmHg〕、SpO2〔(95.8±3.2)%〕 均高 于 參 考 組 患 者 的 PaO2〔(87.3±7.2)mmHg〕、SpO2〔(92.5±2.3)%〕;預見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96.7%)高于參考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72.6%)。
綜上,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 吳蕓蕓,黃雪輝,劉品乾,等. 早期護理干預在預防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中的應用[J/OL].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7(15):1824-1826
[2] 魏曄,賴俊美,馮婭青. 心理干預聯(lián)合吉非替尼術前化療對局限性肺切除術后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影響研究[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9):200-201.
[3] 徐潔瓊. 優(yōu)質護理在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應用價值[J]. 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6(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