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林
摘 要 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確立為學科教學、評價指明了方向,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閱讀測試如何在課標的指引下確實測出閱讀核心能力呢?筆者就第三學段語文閱讀紙筆測試談如下幾個觀點。
關鍵詞 課標;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25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5-0062-01
一、研習課標,在課標梯度中把握核心能力的檢測“度”
在命題測試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命題要求過高或過低,學段特性不強,學段檢測要求模糊等弊病。
如課標對第三學段閱讀學習共提出了8條要求,其中適合紙筆檢測的共有4條要求。在這些要求中,體現(xiàn)出了明顯的幾個檢測特點:一是閱讀能力加深,課標第二學段關于閱讀主要要求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即主要解決“寫什么”的問題,而第三學段則提出“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即解決“為什么這樣寫”的問題,這樣的轉變,凸顯了第三學段閱讀能力要求的提升;二是對不同的文體檢測要求做了較清晰的區(qū)別界定,分別對敘事性作品、詩歌、說明性文章、非連續(xù)性文本提出閱讀要求,對各類文體要求掌握的能力點也做出較詳細的羅列;三是增加了一種新類型文本的考察,即“非連續(xù)性文本”的考察,要求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
學段目標要求清楚了,命題時關于測試核心能力的“度”就易于把握,這樣命題核心能力就有了科學的參照。
二、對照課標,在精選材料中提升核心能力的檢測效度
閱讀命題設計中,情境材料的選取對于命好題至關重要。在情境材料的選取中,可參照課標要求,體現(xiàn)如下兩點:
(一)把握難易程度
閱讀的學習規(guī)律告訴我們,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螺旋式上升的。如北師大版教材,一至三學段都編排了以“書”為主題的單元學習內容,第一學段編在二年級主要是初步認識書作用,介紹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書;第二學段編在三年級,課文從不同側面體現(xiàn)學生讀書的興趣、志向和習慣;第三學段編在五年級,選編名家作品為課文,從人生的意義高度談書,思想內涵比前兩個學段高得多。教材的編排是對課標具體要求的內化,如上述第三學段“書”主題單元安排,體現(xiàn)了第三學段的學生經(jīng)過第一、二學段的課內學習,課外積淀所具備的閱讀能力,閱讀學習材料內涵更加豐富,思考更加深刻。
(二)緊扣評價目的
在選取命題檢測的閱讀材料時,應區(qū)分好平時的閱讀與考試閱讀兩者間的區(qū)別,平時的閱讀材料,文質兼美,思想健康,適合學生閱讀即可認為是好作品,可以向學生推薦閱讀,而作為命題檢測的閱讀材料,除了文質兼美,難易適中外,還需充分從評價檢測點的角度來選取閱讀材料,即根據(jù)檢測的意圖,保證有題可設。如依據(jù)第三學段閱讀課標要求,選取敘事類的情境材料時,要盡量從“是否適合概述文章內容、有沒有印象深刻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特點,表達順序有什么值得借鑒分析點等”這些要素考量是否適合作為檢測的材料,凸現(xiàn)評價的目的。
三、內化課標,在精準設題中提升核心能力檢測效度
課程標準關于閱讀要求的表述一般顯得精干簡練,在理清課標的要求后,命題者需要把檢測的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精準設題。如下面幾組題,就從第三學段課標的命題要求做出了探索。
材料一:《鯨》(節(jié)選)
(1)短文主要從____、____、____、____四個方面介紹了鯨。
(2)鯨的種類主要有須鯨和齒鯨,請依據(jù)文中的信息,你是怎樣區(qū)別判斷須鯨與齒鯨的?
須鯨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齒鯨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填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A.打比方 B.列數(shù)字 C.舉例子 D.作比較 E.分類別
①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呼氣的時候浮上海面,從鼻孔噴出來的氣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 )
②最大的鯨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
③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 )
上面的三道題主要圍繞第三學段關于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說明的要點,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钡囊筮M行命制,題一考察了學生抓住說明文要點、概括說明內容的能力;題二考察的是檢索信息,提煉說明事物的特點;題三考察的是對基本的說明方法的了解,因為課標要求只是了解,所以在題型上就采用選擇題的形式,而不是填空的形式。
材料二:《新葉》節(jié)選
人們總把燕子飛來當作春天來臨的預告,而我認為,新葉,才真正稱得上春的使者。當冰消雪融,它便急不可耐地從干枝禿條上冒出來,怯怯地朝四處窺探一眼,然后,輕輕抖動小小的身子,親熱地互相招呼著,迎陽光、沐春雨、盡情舒展開來。不幾天,就星星點點地綴滿一樹。
△ 文中加點詞中寫出了新葉______的景象,從中你體會到______的感受。
材料三:《地震中的父與子》節(jié)選
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到第38個小時,他突然聽到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 文中畫線的句子寫出了爸爸__________的形象,從中你感受到了爸爸_______的精神。
上述兩則材料題,主要圍繞“閱讀敘事性作品,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這一要求進行命制,命題時能較好依據(jù)文本段落特點,實現(xiàn)了考察意圖。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6年度課題“基于核心能力的小學語文閱讀測試評價研究”(課題編號:2016xb685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