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
有些“不切實際”,有些遠離現(xiàn)代,這支不食人間煙火氣質(zhì)的樂隊帶著他們的音樂在北京這座大都會里生活了二十年。
他們其實有能力追求更大的名氣和收益,但卻選擇了一種遠離喧囂的慢生活,在鬧市中吟唱,做山谷里的聲音。
小娟在臺上常會突然望向右前方的小強,又或是與左邊的荒井相視一笑,盡管舞臺的大屏幕沒有將這些互動的眼神投射出來,但坐在臺下的人仿佛也能透過這些小細節(jié)感受到他們的溫暖和親密。
十年的樂隊不多,二十年的就更少,到今年,小娟與山谷里的居民就正好成立了這么長時間。90年代初,從小就喜歡唱歌的湖北姑娘小娟帶著“歌手夢”來到了北京,住進圓明園附近的畫家村。1998年,她認識了小強,兩人組了樂隊,這個來自新疆的吉他手不僅成了她音樂上的拍檔,也成了她終生的伴侶。
在口琴、長笛手曉光和打擊樂手荒井沒加入的十年間,小娟和小強就開始在通州月亮河的一家酒店駐唱。別的樂隊都追求觀眾的喧囂,他們卻因為安靜而留在這里,以至于隨著時間推移,酒店不復(fù)存在,他們便在酒店原址的不遠處建了—處名為“山谷的家”的音樂生活空間,“我們還是習(xí)慣生活在每天唱歌的地方。”這里是他們的音樂分享地,是他們的居所,更是一個具象化的山谷,是城市里的世外桃源。除了小娟與山谷里的居民自己的演出,“山谷的家”偶爾還會舉辦與電影、詩歌、繪畫有關(guān)的藝術(shù)沙龍,又或者平日里他們會喝喝茶,聊聊天,在這里結(jié)交一些新朋友。
快節(jié)奏的城市生活中,小娟與山谷里的居民是一股清流,他們過得很“慢”,外界的任何風(fēng)吹草動都不足以造成影響。他們甚至不怎么看電視,也不知道如今“慢綜藝”正流行?!拔覀兊囊庵臼锹?jié)奏的,喜歡慢慢地去生活,所以創(chuàng)作出來的音樂也是這樣?!?/p>
小娟與山谷里的居民的演唱會上,沒有熒光棒,沒有刺耳的尖叫和歡呼,觀眾總是靜靜地聆聽,曲終時報以掌聲?!跋矚g我們的朋友們都蠻有趣的。其實他們內(nèi)心已經(jīng)翻江倒海,外表看起來還是和平靜。因為我們的音樂聽起來相對比較安靜,所以我喜歡那種心與心之間的溝通,可能會穿越一種外在的形式,我是能感覺到他們的熱情?!毕啾燃ち业幕貞?yīng),小娟更傾向這種心靈的溝通,哪怕是觀眾在聽歌時偶爾思緒飄走,片刻走神,她也覺得無可厚非。
2009年加入樂隊的荒井近年來還在擔(dān)任制作人的工作,為莫文蔚、李榮浩、陳粒等歌手制作音樂。對他來說,每次回歸樂隊都像是一種調(diào)劑,“在外面更多的是流行(音樂制作),我們四個人在一起沒有什么所謂的風(fēng)格,內(nèi)心的那種愉悅感是很自由的、不受束縛的?!?/p>
黑發(fā)素衣,簡樸的樂器,這支看起來頗具南方氣質(zhì)、用現(xiàn)代的流行語來說是“小清新”的樂隊卻在北京這座大都會“存活”下來。他們沒有追求更大的名氣,也沒有追求最大收益,但很知足——向喧鬧的城市發(fā)出山谷里的吶喊,心有花開,自然就好。
Q:《北京青年》周刊
A:小娟與山谷里的居民
Q20年的時間過得很長但也很快,在這種平靜的生活
中如何獲得成就感?團員之間的合作有疲憊感嗎?
A我們是像親人一樣的感覺,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忙的事情,但是如果山谷有事,有演唱會,大家就會從不同的地方來到這里,共同完成心中的一個夢想。這種感覺非常的美妙,就像你不是一個孤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你還有家人,你不會和家人常常相處,可能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去看一看,可是有家和沒有家還是不一樣,北漂特別有這種感覺。我們樂隊已經(jīng)20年了,那種默契是我們自己也覺得很美妙,不是排練出來的,是非常自由的。
Q北京是一個節(jié)奏很快的城市,為什么沒有想到去南方做音樂?
A因為其實我們創(chuàng)作音樂的時候不太受外界的影響,而且也喜歡北京這個城市,這里畢竟是我們生活20多年的地方,它有它自己的味道,也有我們的朋友們在這里。我們其實蠻知足的,我們有時間,有朋友,有唱歌的地方,還有自己的經(jīng)紀(jì)團隊,自己的樂隊,這些年雖然我們走得都比較慢,可是彼此之間都很信任,這種感覺我覺得是最珍貴的。
Q近年來“慢綜藝”開始流行,大家也開始追求節(jié)奏慢的生活,你們?nèi)绾慰创@種現(xiàn)象?
A首先我們四個都沒看過,平時不怎么看電視,所以很難去說好壞或者看法。綜藝也可以是一個工作,然后針對的都是有時間的、愿意去看節(jié)目的人。如果現(xiàn)在“慢綜藝”(流行)的話其實是很好的事情,至少大家從繁雜的城市狀態(tài)中開始意識到什么是最珍貴的,慢慢開始放慢腳步去體會,即使是綜藝慢下來也是個好現(xiàn)象。
Q怎么看待中國唱片業(yè)里技術(shù)和原聲的融合?
A60年代的錄音技術(shù)沒有那么超前,可那時候有一大批非常優(yōu)秀的國外藝術(shù)家,他們錄制出來的CD現(xiàn)在都無法超越,因為它音樂性已經(jīng)不需要特別多的技術(shù)去維護。當(dāng)然有一部分音樂也可以通過技術(shù)的方式調(diào)制到一個想要的狀態(tài),無可厚非。我們處理的比較少,修飾的不多,在家里排練出來的原樣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像流行音樂可能會有很多編曲,很多音色合成器,(原聲)更符合我們寫的歌的氣質(zhì)。
Q在做音樂的時候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嗎?創(chuàng)作的時候需要怎樣的環(huán)境里?
A對我們來說當(dāng)然在家里最舒服,都喜歡圍在客廳,喝茶聊天,偶爾玩玩,那個狀態(tài)算是我們的癖好。我們的討論特別和平,如果相互內(nèi)心不信任,或者不去欣賞對方的話,那么在一起做事情肯定會遇到問題,怎么能一直做音樂?肯定很難。揚長避短吧。
Q“山谷的家”這個項目大概會持續(xù)多長時間?
A會一直做下去,希望跟大家分享更多國內(nèi)外好的音樂。因為其實去年我們請了很多國外的一些爵士樂、一些鋼琴家,還有一些自然音樂(家),他們也會用各種各樣的樂器模仿大自然的聲音。因為我們本身是音樂人,運營不是我們擅長,我們還是負責(zé)音樂,比如介紹喜歡的音樂家來演出,這個是我們可以做的,其他事情都是和我們一起做空間的合作伙伴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