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兵
大董和大林分別在市里的兩個單位里上班,他倆的老家是兩百公里外的同一個村民組。這天,大林回了趟老家,路過董家的門前時,看見大董的弟弟董小剛,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忙碌著……
第二天,大林回到了市里,在街頭碰見了大董,隨口道:“大董,昨天我看見你弟弟了,他正在拆東墻補西墻呢!”
大董一愣,說:“我有急事要去辦,就不跟你聊了!”說著,大董急匆匆地走開了。大林在他身后大聲問:“啥急事?”大董卻連頭都不回一下。
原來,從去年開始,董小剛承包了一座水庫,專門放養(yǎng)鱖魚,投進去了一大筆錢。剛才,大董聽大林說,他看見了董小剛“拆東墻補西墻”,不禁大吃了一驚,以為董小剛的資金周轉(zhuǎn)不靈,已經(jīng)到了到處借債,以債還債的地步。他想:我是董小剛的哥哥,如果他開口向我借錢,我真的難以拒絕;可我一旦借錢給他,以他目前的經(jīng)濟狀況,不知何日才能還得上。那樣一來,我的損失可就大了。不行,我不能借錢給他。不借錢給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近期不要與他見面……當然,我更不能從大林的嘴里,得知董小剛欠債的詳細情況,就當自己啥都不知道!
正是本著如此這般的想法,大董這才找了個借口,急匆匆地走開了。
轉(zhuǎn)眼,半年時間過去了。在這半年時間里,大董硬是沒有回過一趟老家。這天,他忽然接到了董小剛打來的電話。董小剛在電話里說:“哥,我放養(yǎng)的鱖魚長大了,我打算今天送幾條到你家去,讓你們嘗嘗鮮呢!”大董心里一驚:董小剛肯定是想假借送魚的由頭,來我家借錢,我可不能上當!
想到這,大董連忙對董小剛說,真是不巧,他一家三口要去外地旅游,今天便動身,魚就不要送了……
一個月后是春節(jié),大董實在找不出理由,只得硬著頭皮回到了老家,卻見董小剛買了一輛價值二十多萬的小轎車,人也顯得容光煥發(fā)。原來一個月前,董小剛將長大的鱖魚全都賣了,發(fā)上了一筆大財。
大董不禁愣住了:我弟弟如此春風得意,哪里像是一副“拆東墻補西墻”,欠了許多債的樣子?不行,我得弄清楚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弄清楚大林為啥那么說,以至于我連魚都不敢讓弟弟送,從而沒能嘗到一口鱖魚的鮮——那可是非常名貴的魚種??!
主意拿定,大董旁敲側(cè)擊地問董小剛,七個月前,大林回老家時,董小剛有沒有與他見過面?
就聽董小剛響亮地回答:“見過面!見面的那天,我正巧看見咱們家西面的院墻上不知何時,竟缺掉了幾塊磚,形成了一個小窟窿,而東面的院墻上正好多了幾塊磚,于是,我便從東面的院墻上拆下了幾塊磚,補到了西面的院墻上……”
大董覺得自己的臉上火燒火燎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