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值得的長途跋涉
《拯救古建進行時》編導 林天趣
唐大華的姓名遠不如他的網(wǎng)名有名,網(wǎng)絡世界里他叫“愛塔傳奇”,發(fā)布博客1790條,發(fā)布微博33969條。這些內(nèi)容,幾乎都與失修古建有關。這些年,唐大華不斷走訪全國各地,找尋遺落在民間的失修古建,并及時發(fā)布信息到互聯(lián)網(wǎng),讓公眾了解到,如今還有很多具有極高價值的古建筑急需修茸。在唐大華的呼吁下,截至目前,已有40余座古建筑得到修繕。
這不單單是個外地選題,還是個需要長途跋涉才能完成的高難度選題。拍攝之前,我和唐大華一直在用電話溝通。電話里,唐大華告訴我:從山東德州到山西長治,一共420公里,一路高速;到了山西之后,每天車程在100公里左右。
我表示我可以在他累的時候替他開一會兒,但他回絕得特別輕松,“沒事兒,這么多年都是我一個人開車。”見面之后他告訴我,他開了十多年的車,零事故!從他開車的方式我能找到安全駕駛的原因和性格屬性。
唐大華的每個動作都給人特別穩(wěn)重的感覺,像是個慢性子。紅燈變綠燈的時候,他永遠是在前車啟動之后才落下手剎掛擋起步,永遠被后車用喇叭催促,永遠沒有著急的情緒和路怒癥。
在從未探尋的村落,尋找隱藏在建筑群中的古建的時候,唐大華也不會著急忙慌地四處問詢,而會選擇年長者作為信息的來源,再根據(jù)當?shù)氐娘L俗判斷古建的其他屬性。比如,在山西壺關集店村,他要根據(jù)網(wǎng)友提供的圖片找尋一個殘舊的戲臺,然而,當?shù)厝祟I著他找到了一座廟。
多年的走訪經(jīng)驗使他了解到,山西幾乎每個村都有戲臺,主要作用是唱戲給神仙聽。戲臺大多對著廟宇修建,敬戲給神仙,敬神于人。因此,根據(jù)廟的朝向,唐大華判斷出了戲臺的方位和大致位置。
找到戲臺之后,他拍了幾張照片,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多次收到網(wǎng)友發(fā)來的山西長治壺關縣集店東岳廟戲臺的照片,今天終于有機會來到現(xiàn)場。晉東南古戲臺中的上品,如今已經(jīng)殘破不堪,屋頂塌了多個大洞?!碧拼笕A發(fā)出的文字,基本都是對于現(xiàn)象和狀態(tài)的客觀描述,主觀色彩并不濃厚。
拍攝的這幾天,一直是唐大華在開車,我問他累不累,他說一點兒都不累,因為他一直處于一個興奮的狀態(tài)。對他來講,探尋古建就像去見一個許久未見的老朋友甚至是新朋友。我問他,這算不算是他的心流—一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甚至忽略了時間的流逝。他說他第一次聽說這個詞,但是很明顯,答案是肯定的。
為了完成這次的拍攝,我們帶了兩臺攝影機,并配備了無人機、Gopro和Osmo,覆蓋了能夠選取的全部視角。唐大華問我,你們每次都帶這么多設備嗎?我說,大部分的選題,一臺攝影機就足夠了,額外的設備,需要報批。當然,像唐大華這樣的選題,是值得的。
風風火火辦實事
《社區(qū)里的解難書記》編導李少鵬
“社區(qū)工作實實在在,大事小情都與居民利益息息相關。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喊破嗓子不如掄開膀子。”這是北京市朝陽區(qū)呼家樓街道呼北社區(qū)居委會主任殷金鳳經(jīng)常說的話。日行上萬步,接打電話數(shù)百次,每天殷金鳳都要不停地處理社區(qū)里的問題,而她最大的感受就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為社區(qū)百姓服務18載的殷金鳳,因為深諳“百姓的事無小事”,從而讓呼北社區(qū)成為弱勢群體有人幫、家庭矛盾有人解、居民難事有機制的和諧社區(qū),她也被社區(qū)居民尊稱為“解難書記”。
見到殷金鳳第一面時,她的肺炎剛剛好轉(zhuǎn),卻還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皼]事兒的,沒事兒的”,自己的事兒她總是一句帶過,但居民的事兒她卻是件件放在心上,居民有困難,第一個出現(xiàn)的人肯定是她。
處理社區(qū)里的突發(fā)事件,是殷金鳳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來的人大多數(shù)沒有好脾氣,自然也不會有好心情,但是在殷金鳳書記風風火火的行事狀態(tài)下,不到20分鐘時間,轄區(qū)某單位職工的停車問題就迎刃而解。
殷金鳳說,自從她從事這份工作起,需要做的事就變得越來越多。這也怨不得別人,因為越來越多的原因就是,她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而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她都不會放過,都要去認真解決。所以處理的問題越多,殷金鳳就越覺得時間不夠用,漸漸地養(yǎng)成了自己風風火火的性格。
在居民眼中,殷金鳳似乎是一個不知疲倦的人,沒時間吃中午飯,是殷金鳳的常態(tài),居民看著很心疼。在第二天拍攝的中午,本該休息的殷金鳳,因為要走訪一位孤寡老人,沒有吃午飯,恰巧此時心疼她的居民送來了親手包的熱氣騰騰的包子,可見,她在居民乙中有著多么重要的位置。
在拍攝的幾天時間里,我們看到殷金鳳書記,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接打電話超過百次,日行上萬步,在她的微信計步器里,殷金鳳總是排在好友榜的前三名。她的身影也從小區(qū)早市到老年飯桌,再從孤寡老人家里到社區(qū)開辦的學生托管班,一刻不停。
就是在這樣風風火火的工作狀態(tài)中,殷金鳳把一個建成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口結構較為復雜且弱勢群體眾多、社區(qū)環(huán)境臟亂差和各種歷史遺留問題累積的老舊小區(qū),變成了國貿(mào)建筑群巨大身影后的一方樂土。
與犬共舞
《舞伴》編導 董元杰
杜鵑是一名牽犬師,而牽犬比賽是一項展示狗的身體結構與動態(tài)美感的比賽,于是杜鵑把比賽中人和狗的關系比喻為“舞伴”——彼此之間密切配合,把最完美的舞姿呈獻給裁判和觀眾。想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在日常訓練和生活中相互信任,彼此珍惜。他們在賽場上默契的舞步,為我們展示了人和動物之間和諧、美好的一幕。
杜鵑說,比賽的時候,牽犬師和狗的關系有點像舞伴,而牽犬比賽類似于人類的選美大賽,旨在展現(xiàn)狗的身體結構與動態(tài)美。
杜鵑的杜賓犬叫作科比,科比拿過17次國際比賽的總冠軍,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只在本土繁殖、在美國拿到超級冠軍的杜賓。
在平時的訓練中,杜鵑更關注科比的精神狀態(tài),她的語言會非常溫和,“笨笨、笨笨,你笨死了?!笨票纫蕾囁?,信任她,愛她,同樣她也是如此。杜鵑說,比賽中有一個靜態(tài)動作的展示環(huán)節(jié),只要她不發(fā)其他的口令,科比就會一直保持這個站姿一動不動。
杜鵑從小就喜歡小動物,養(yǎng)過小狗、小貓,還養(yǎng)過兔子?!坝袝r候,一些小狗會莫名其妙地就靠近我,也有一些被主人牽著的小狗,它過來聞聞我、我摸摸它之后,它就一定要跟著我走,主人叫它它都不理。”杜鵑覺得可能就是這種親和力,讓她和狗狗彼此之間的信任會更強一些。
有時候杜鵑去比賽,一走就是一兩個月,我間她會不會想孩子?她笑著說:“有時會帶上孩子—起去,準備個嬰兒提籃,把孩子放在身邊,其他參賽的朋友都會幫忙照看;有時也會把孩子們像小狗一樣圍在一起,讓他I門一起玩兒?!痹诙霹N眼里,賽事已經(jīng)不僅僅是比賽了,而是他們這些牽犬師之間的一個聚會,是很享受的狀態(tài)。
杜鵑曾經(jīng)有過一段救助流浪狗的經(jīng)歷,當時恰逢畜牧局辦了一個比賽,希望她能參與有關流浪狗的宣傳。沒想到的是,杜鵑救助的幾只流浪狗居然在那次比賽中獲得了名次。這些被遺棄的狗,其實也可能是很優(yōu)秀的狗。
杜鵑呼吁大家,“在你選擇小狗之前,請了解它的性格,想想它適不適合在你家飼養(yǎng),你有沒有能力照顧它。如果某一天遇到困難了,會不會因為一些問題輕易地就把小狗拋棄?!?/p>
“我有親戚朋友,有自己喜歡的事,但是我的小狗心里只有我一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