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丹平 唐亦臻
臨床婦科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則為慢性盆腔炎, 多在生育期女性人群中發(fā)病, 指盆腔腹膜、結(jié)締組織、生殖器官出現(xiàn)慢性炎癥性病變[1]。據(jù)作者多年經(jīng)驗總結(jié)認為較為常見的為寒濕瘀滯型慢性盆腔痛。因疾病病史復雜、療程長、病程纏綿、治療反應性較差, 且疾病復發(fā)率高。臨床給予單一治療, 其療效不夠突出。本研究分兩組討論加味少腹逐瘀湯口服結(jié)合自擬活血止痛湯煎劑離子導入治療寒濕瘀滯型慢性盆腔痛的臨床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寒濕瘀滯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1∶1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40例。對照組:平均年齡(32.5±2.6)歲, 平均病程(4.5±1.2)年, 24例急性盆腔炎史, 16例婦科手術(shù)史;研究組:平均年齡(32.6±2.5)歲,平均病程(4.6±1.1)年, 22例急性盆腔炎史, 18例婦科手術(shù)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組采用加味少腹逐瘀湯口服聯(lián)合自擬活血止痛湯煎劑離子導入治療。①加味少腹逐瘀湯:蒼術(shù)、蒲黃、肉桂、川芎、延胡索各10 g, 當歸20 g, 黨參、茯苓、炒五靈脂、赤芍各15 g, 炒小茴香6 g。加水浸泡0.5 h, 煎熬2次, 取藥汁均勻混合到400 ml, 分2次空腹服用。1劑/d, 月經(jīng)完后第3天開始服用, 月經(jīng)期則暫停服用, 持續(xù)治療4周。②活血止痛湯離子導入治療, 處方:醋制延胡索、紅藤、當歸各30 g,水蛭、沒藥、乳香、制烏頭各10 g, 薏苡仁、澤瀉、澤蘭各15 g, 加水煎煮后, 取450 ml左右藥汁裝瓶, 4 d/劑?;颊吲趴沾笮”愫髠?cè)臥位, 用HY-DO2型電腦中頻治療儀進行治療,將2塊干紗布放入到45℃左右的藥液中浸透, 用無菌長鑷子將紗布絞到不滴水狀態(tài)后, 包裹正負電極, 負極置于腰骶部腎俞穴和命門穴位置, 正極置于子宮穴、中極穴、關(guān)元穴所在的小腹部。電極板需墊棉墊進行保溫, 用沙袋固定壓平。設置儀器為離子導入檔, 電流為8~25 mA, 時間為0.5 h。治療時, 需按照其適應狀況調(diào)節(jié)電位, 以其耐受為最佳。1次/d。和口服藥物同步, 持續(xù)治療4周。
對照組接受婦炎康膠囊聯(lián)合丹莪婦康煎膏。丹莪婦康煎膏空腹服用2次/d, 15 g/次??诜D炎康膠囊3次/d, 6粒/次。均在月經(jīng)完后第3天服用, 月經(jīng)期間則暫停服用, 持續(xù)服用4周。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 d、隨訪2個月時疼痛狀況用NRS量表進行判定, 主要觀察其腰骶部疼痛或算賬、下腹疼痛改善狀況。NRS用0(無痛)~10分(劇烈疼痛)判定疼痛狀況, 輕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N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 d、隨訪2個月, 研究組NR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 d、隨訪2個月時疼痛情況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 d、隨訪2個月時疼痛情況比較(±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1 d 隨訪2個月研究組 40 5.48±1.14 1.05±1.05a 1.31±0.52a對照組 40 5.47±1.13 4.01±1.11 3.25±0.51 t 0.0394 12.2522 16.8457 P 0.9687 0.0000 0.0000
本研究中所納入80例患者分兩組討論, 從患者NRS評分上證實了加味少腹逐瘀湯聯(lián)合自擬活血止痛湯煎劑離子導入治療的優(yōu)勢。研究組患者在治療時, 依據(jù)祖國醫(yī)學辨證論治原則, 遵循扶正固本祛邪、活血止痛化瘀、除濕溫經(jīng)散寒的原則[2]。加味少腹逐瘀湯原方用來治療經(jīng)期少腹脹腰酸等癥狀。本研究中所采用的藥方中主要包含兩組藥物, 如肉桂、炮姜、小茴香等藥物性味辛熱, 可補益脾腎陽氣、溫通下焦,肉桂可止痛、通經(jīng)、活血, 屬于補命門真火的一種常用藥物。炮姜可止痛、溫經(jīng)[3-5]。另一組為延胡索、五靈脂、蒲黃、赤芍、川芎、當歸等, 赤芍、川芎、當歸則為四物湯去除熟地黃, 白芍用赤芍進行替代, 達到消癰止痛、活血化瘀的目的[3,4]。加以延胡索可行氣活血, 專治因氣滯血瘀而引發(fā)的疼痛癥狀。五靈脂和蒲黃則為失笑散, 專治因下腹淤血而引發(fā)的疼痛。因此, 少腹逐瘀湯原藥方由活血祛瘀、溫經(jīng)止痛的功效, 此藥方中加入茯苓、蒼術(shù), 有寧心安神、祛濕健脾的功效, 加入黨參, 和當歸共同發(fā)揮補氣血的作用[6,7]。
離子導入則指從人體相應穴位輸入脈沖波, 刺激人體相應經(jīng)絡腧穴, 藥物可在人體腧穴部位形成離子堆, 腧穴得到刺激后, 可逐步進入到淋巴液和血液中, 局部病變可得到長時間治療, 發(fā)揮止痛、活血、疏經(jīng)的功效。將儀器正極放置在子宮穴、中極穴、關(guān)元穴相應的小腹部位置, 負電極放置在腰骶部所在的腎俞穴、命門穴位置。子宮疾病治療的奇穴則為子宮穴, 專治下腹瘀滯疼痛癥狀[8]。關(guān)元穴為藏精部位, 三陰任脈、生氣之海、呼吸之根, 可活血、振奮陽氣。腎俞可治療泌尿系統(tǒng)疾病, 命門扶正固本、補益腎陽, 避免疾病復發(fā)。離子導入煎劑, 藥方由水蛭、沒藥、乳香、延胡索、當歸等組成, 另有薏苡仁、澤瀉、澤蘭可達到消癰解毒、活血利水, 制烏頭可止痛溫經(jīng)。藥液為溫熱程度, 可熱熨局部病變, 降低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和疼痛程度, 擴張血管, 增強淋巴和血液循環(huán), 促進炎性滲出物吸收與消散, 粘連得到松解,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9]。因此, 作者認為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所采用的治療方式, 不僅可緩解疾病疼痛癥狀, 且可預防疾病復發(fā), 患者盆腔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 消散并吸收淤血癓塊、炎性組織, 發(fā)揮出標本兼顧、內(nèi)外呼應的功效。
路合秀等[10]在研究報道中納入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分組討論, 結(jié)果顯示:采用中藥治療的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3.64%, 高于采用西藥治療對照組的67.2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少腹逐瘀湯治療的優(yōu)勢性。本研究從治療方式上進行詳細區(qū)分, 治療方式更為有效, 療效更穩(wěn)定。
綜上所述, 臨床治療寒濕瘀滯型慢性盆腔痛可聯(lián)合加味少腹逐瘀湯和自擬活血止痛湯煎劑離子導入, 其療效突出,能夠更明顯的改善其疼痛癥狀, 值得持續(xù)推廣。
[1] 付靜. 多途徑序貫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痛臨床觀察. 中國民間療法, 2016, 24(12):70-71.
[2] 李賀敏, 史巧會. 穴位注射聯(lián)合生物電刺激治療慢性盆腔痛60例.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15, 22(6):695-696.
[3] 孫曉吉, 顏培宇, 王文靈, 等. 穴位電子灸法結(jié)合口服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 中醫(yī)藥信息, 2016, 33(6):95-97.
[4] 劉靜, 高慧. 慢性盆腔炎的中醫(yī)藥治療進展. 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1, 28(1):48-50.
[5] 蔣毅玲. 少腹逐瘀湯加味治療120例寒濕瘀滯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療效分析.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5, 13(13):202-203.
[6] 符澤美, 李麗娟, 王愛麗. 加味少腹逐瘀湯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慢性盆腔痛寒濕凝滯證的臨床分析.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8(10):200-205.
[7] 馮奕, 崔云, 鄭武. 少腹逐瘀湯加味治療男性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72例.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07, 19(6):607-608.
[8] 常云霞. 少腹逐瘀湯加減治療原發(fā)性寒濕凝滯型痛經(jīng)56例的療效觀察.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3(17):78-79.
[9] 何嫦敏. 少腹逐瘀湯加減治療寒濕凝滯型慢性盆腔炎效果分析.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8(3):146-147.
[10] 路合秀, 李慧英, 趙衛(wèi)林. 少腹逐瘀湯治療慢性盆腔炎55例臨床觀察.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9, 33(4):54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