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達·魯杰里
位于新奧爾良馬里尼近郊的法國人街夜店、酒吧、餐館匯聚。周日的下午,這里一片寧靜。人們要不還在睡懶覺,要不正享用著略遲的早午餐來緩解宿醉后遺癥。手風(fēng)琴、單簧管、低音號等樂器奏響的爵士樂曲調(diào)在街道上悠悠飄揚。街旁的房屋色彩絢麗,像彩虹一般與湛藍的天空相映成輝。
可一切景物里最具新奧爾良風(fēng)情的是我手中端著的紙杯,里頭并不是來此地的游客必品的“颶風(fēng)”雞尾酒——一款味道甜膩的朗姆雞尾酒。恰恰相反,紙杯里裝著的東西能解酒,它的昵稱是“喝不醉”,據(jù)傳它是宿醉克星,能緩解酒醉。
“喝不醉”雖然裝在紙杯里,但它不是一款飲料,而是面湯或者說是湯面。因為面比湯更多。這道食物味道濃郁,口感辛辣,里頭配著拉差香甜辣椒醬、新奧爾良水晶辣椒醬與塔巴斯科香辣醬三重辣醬調(diào)味,再擱上幾塊鮮嫩多汁、啤酒瓶蓋大小的鱷魚肉。
說起鱷魚肉的味道,新奧爾良當?shù)鼐用窀窳峙康脑u價最貼切:“鱷魚看起來兇狠,但它的肉卻美味無比?!备窳质且幻鲝N,她是新奧爾良菜系的標志性人物,以“琳達女士”的名號為人熟知,她也被稱為“面條湯西施”。
面條湯(讀作“YAH-kah-main”)是那種如果你不是土生土長的新奧爾良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聽說過的食物。但同樣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你知道了它這輩子就離不開它??上У氖?,絕大部分人都沒聽過,只能過著沒有面條湯的生活。
面條湯的做法聽似簡單,在家就可以做——如果買不到鱷魚肉的話,最常見的版本是以牛肉代替鱷魚肉,尤其簡單易做(琳達女士聽我說在他們當?shù)爻R姷镊{魚肉在別處居然不好買還挺吃驚的)。具體做法是將吃剩的牛肉塊過水后(若是聚餐時與朋友家人們吃剩的烤肉就更地道了),加入鹽,黑胡椒和蒜粉,用文火燉。
在碗中或杯里放入煮好的意面,牛肉塊,切好的青蔥和煮熟的雞蛋后,倒入湯汁再搖勻讓湯汁的味道浸入整碗面里。吃前可依個人口味,適當加些辣椒醬。面條湯就做好啦!
正如所有的當?shù)靥厣朗吃诒镜夭抛钫谧畹氐?,新奧爾良特色的“面條湯”離了新奧爾良就不叫“面條湯”了。可不僅僅是因為新奧爾良人喜玩樂愛喝酒,離不開這碗解酒的面條湯;也因為有著“大快活”之稱的新奧爾良其多元文化蘊育了面條湯的獨特風(fēng)味,端著杯子嘬面條的風(fēng)格更展現(xiàn)這座城溫暖又隨性的氛圍。
面條湯的傳奇地位甚至還體現(xiàn)在新奧爾良人對它的迷信上——“喝不醉”可不單純是個昵稱而已。
琳達女士說:“信不信由你,偶爾我們總會覺得是時候來點面條湯了。而當嘗到面條湯的那一刻,就立馬感覺自己活過來了。我女兒有時跟朋友出去玩通宵,第二天早上一到家就喊著,‘媽,我要吃面條湯,快給我吃面條湯!然后我就要給她做?!?/p>
當嘗到面條湯的那一刻,就立馬感覺自己活過來了。
同新奧爾良的很多東西一樣,面條湯是大雜燴,因此很難考究。而越來越多的高級餐廳會在店內(nèi)供應(yīng)面條湯,貝爾所在的莫吧餐廳就是其中之一。作為新奧爾良當?shù)厝送瑫r也是餐廳的主廚,貝爾說道,“沒人能準確說出面條湯是怎么來的”。
有人認為,20世紀初時中國移民和美國黑人的文化交融,使家庭生活、廚房料理及各式食材被雜糅在一起,面條湯也就此形成。但也有人認為這種菜式出現(xiàn)的時間還要晚一些,大約是在二戰(zhàn)或越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之后,是戰(zhàn)士們從太平洋戰(zhàn)區(qū)歸來后因想念那里的熱湯面發(fā)展出的一道料理。
更令人費解的是別處也有類似面條湯的食物,比如與之相似的越南粉、拉面等。若你把面條湯誤認為是跟弗吉尼亞東南部的某種食物同樣的東西也情有可原。弗吉尼亞東南部有種食物叫有客,是有客面的簡稱。它是中餐外賣的一種。
主食用的是雞蛋撈面,而不是意面,配料則有面條湯里不會有的香腸和洋蔥等。有客面的精髓是番茄醬,而不是面條湯里點睛之筆的辣椒醬。顧客還可依個人喜好加醋。弗吉尼亞版本的“面條湯”的形成或與中國移民有很大關(guān)系,但是它看起來或嘗起來與正宗的新奧爾良面條湯截然不同。
若非骨灰級吃貨或伯爾頓的旅游與美食節(jié)目《伯爾頓不設(shè)限》的粉絲(該節(jié)目在2011年某期節(jié)目中就介紹了琳達女士和她的面),新奧爾良之外鮮少有人聽說過面條湯。
當我在撰文時,遇見一對來自巴吞魯日(Baton Rouge,是路易斯安那州首府,也是僅次于新奧爾良的第二大城市)的夫婦。即便他們是路易斯安那本州的居民,也壓根沒聽過新奧爾良有這種食物。
貝爾說:“極少有游客聽說過面條湯。如果是個資深吃貨或者是專程來新奧爾良覓食的人,可能會聽過,但依舊不確切知道面條湯究竟是什么東西?!?/p>
可毋庸置疑的是,不管面條湯是誰何時創(chuàng)制的,它的起源是家庭廚房和路邊攤。在家庭廚房烹制好的面條湯,會在爵士酒吧外或新奧爾良傳統(tǒng)銅管樂隊游行的街邊售賣,或是賣給路上喪禮游行隊伍里表演的歌手、舞者等。
正是由于這樣的起源和新奧爾良這座城隨性不做作的氣質(zhì),當?shù)厝顺悦鏃l湯的方式也很獨到:最地道的吃法不是在餐廳或廚房,而是端著外帶盒子吃。吃的時候甚至都用不著勺子,用勺子反倒礙事。
貝爾掌廚的莫吧餐廳里供應(yīng)的面條湯也有非常接地氣的淵源。先前,一位見習(xí)廚師經(jīng)常帶面條湯作午餐,還與同事們一道分享。后來面條湯就成了員工餐,不久后被寫進了菜單里,現(xiàn)在已成為餐廳最受歡迎的一道菜。
吃的時候甚至都用不著勺子,用勺子反倒礙事。
莫吧餐廳的面條湯很美味:配上味道鮮美的醬油,一大把芹菜末,少許辣醬油,湯的滋味比別處的面條湯更足。因為湯頭實在極好加之莫吧本身是個高級餐廳,興許是環(huán)境使然,我還是配了個勺子喝湯,但實際也是做做樣子而已。
但之后每當我想到新奧爾良的面條湯時,想起的卻總是琳達女士做的。我猜并不是我一個人這樣想。琳達女士和她載著幾千份面條湯的外送小貨車總在銅管樂隊游行、法國市場、爵士音樂節(jié)、懺悔星期二狂歡節(jié)(Mardi Gras,人們通過狂歡節(jié)、化妝舞會和化妝游行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節(jié)日)等地出沒。(友情小提示:千萬不要一邊吃著面條湯一邊問琳達女士她爵士音樂節(jié)上能賣出多少份。我有親身教訓(xùn):“我的天!這也太多了吧!2.5萬多份?”我直接把嘴里的湯噴了出來。她立馬說:“別噎著!”)。
琳達女士什么都會做,蔬菜燉海鮮,秋葵濃湯,海鮮炒飯和貝涅餅等無所不能。而面條湯是唯一她從媽媽那里學(xué)來的,而媽媽從外婆那里傳承的菜肴。
面條湯的傳統(tǒng)烹飪方法用的是牛肉。可琳達女士會做各種各樣的面條湯。她說:“我會做鱷魚肉、龍蝦、生蠔、豬肉的面條湯”。她甚至還會做壽司面條湯、烤雞面條湯、素面條湯,甚至是面條湯口味的血腥瑪麗雞尾酒。
琳達女士制作的面條湯滋味無窮,里面有兩種特別的材料。其一是愛,這聽起來有些像是商家營銷常用的陳詞濫調(diào),但她對此深信不疑,而我們也只好相信了。她說,“烹飪時我在湯里放入了愛,很多很多的愛,真的!”第二種食材則是絕密的,據(jù)說是她外婆和媽媽傳習(xí)下來的秘方。她說這是個連對家里人都不能透露的秘密,她為此還簽署了保密協(xié)議。不過,根據(jù)她的暗示,里頭應(yīng)該有很多調(diào)料混和在一起。
不論她有什么秘訣,結(jié)果相當顯而易見?!胺浅:贸?!”我喝了一口后,琳達女士從我洋溢著驚喜的臉上看出了贊許?!坝袝r候吃著面條湯我會問自己,‘天啊,這是誰做的?味道如此驚艷,到底是誰做的?”制作者當然是我們的琳達女士。
琳達女士經(jīng)常往來各地開設(shè)期間限定攤位(pop-ups, 指在商業(yè)發(fā)達的地區(qū)設(shè)置臨時性的鋪位,供零售商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èi)售賣商品,抓住一些季節(jié)性的消費者),而平常若要找她,她最可能出現(xiàn)的地方就是拜沃特面包房。
我正和琳達女士面包房聊著天,她來了個電話。她接起說:“嘿,寶貝,你要一杯面條湯嗎?我這會兒有點忙,但一個小時后就到家了。讓人上門來取,可以嗎?好的,寶貝!”
我笑著問道,“您的孩子嗎?”琳達女士回答說,“不是,我也不知道是誰”。
原來,類似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顧客們有琳達女士的電話號碼,需要面條湯的話就給她打電話。她以前會給他們送過去。但現(xiàn)在不了,她會做好后會等著饑腸轆轆的客人們來取。她說她從不主動要顧客付錢。她對我說道:“阿曼達,我就是這樣心太軟?!?/p>
一到星期天,琳達女士的電話就響得格外頻繁。
面條湯的解酒功效并不只是迷信,而是有科學(xué)依據(jù)的。前些年的一個學(xué)術(shù)會議上,食品學(xué)家米歇爾(Alyson E Mitchell)介紹說,面條湯可以緩解宿醉。面條湯里頭有煮雞蛋,雞蛋含有半胱氨酸,這種氨基酸有利于清除體內(nèi)乙醛(一種酒精代謝產(chǎn)生的毒性物質(zhì),被認為是宿醉的成因);而肥厚的肉塊則可以減緩酒精的吸收。
因此,無論是在飲酒前還是飲酒后吃面條湯都不錯。再者,湯里的鹽分一方面可以補充酒精利尿作用后隨尿液大量排出的鈉離子;另一方面攝入鹽分后會想多喝水,這樣也能預(yù)防酒后脫水。
米歇爾說:“面條湯是‘直覺科學(xué)的力證:它作為一種民間偏方卻非常有效,但其科學(xué)依據(jù)在多年后才被揭開?!?/p>
見完琳達女士,我沿著波旁街漫步。雖然夜幕還未降臨,但這兒的氛圍卻仿若一場不會停歇的派對:不論晨昏,霓虹閃爍不停,樂聲悠揚不止。幾個美國黑人小孩用油漆罐當鼓敲出帶感節(jié)奏,引得眾人駐足欣賞。一群年方20左右的白人女孩身著芭蕾舞裙走在街上。脖子還戴著狂歡節(jié)珠珠項鏈的一對老夫婦正拄著拐杖散步。
長夜漫漫,有好多事可以做。是去爵士樂酒吧,還是去暢吃生蠔呢?我還沒想好。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明天我得來杯面條湯!(摘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wǎng))
(編輯/小美)
海外星云 201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