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福
如果將一節(jié)道德與法治課比作“一份美味菜肴”,那么,它的“色”“香”“味”應是什么?如何才能讓它“色香味俱全”呢?因教師不同,方法各異,炒出“這份菜”的“色”“香”“味”是不一樣的。
在準備好菜肴所需食材后,炒菜所要進行的第一步是“放油”。師生的“激情”就好比“一勺油”。準備上課時,教師必須使出十八般武藝,把學生的激情調動起來。在教學“走近老師”這一課時,我以“活動導入”調動學生激情。為此,我專門設計了兩個活動:一是“喊口號”。師:“準備好你們的課本和激情,我們的口號是——”女生:“我自信!”男生:“我能行!”齊:“我成功!”第二個活動是“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下面的句子所比喻的是什么人,并強調“答對有獎”。
1. 辛勤的園丁。
2. 三尺講臺寫春秋。
3.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我讓兩個學生回答問題,他們都答對了——都能說出“老師”二字,全班同學以掌聲形式“獎勵”兩位學生。掌聲停止,我立即補充:“獎勵只分種類,不分貴賤,真誠獎勵,意義同等?!笔艿健蔼剟睢钡膬晌粚W生很高興,課堂氣氛愈發(fā)活躍起來。這樣,學生有了激情,精神也集中了,上課成效自然提升。
要做出一份美味菜肴,不僅要把握好炒菜的火候,還要處理好菜肴的色、香、味。同理,一節(jié)道德與法治課,只有做到了“色香味俱全”,才算成功。
我在教學“走近老師”時,主要以活動貫穿全課,讓學生“在互動中感知,在討論中學知,在感悟中獲知”。這節(jié)課主要有兩方面的學習內容:一是了解教師職業(yè);二是走近老師,學生應該怎么做?我將重點放在后者,圍繞它設計了兩個活動。
第一個活動的內容是:面對身材魁梧、不善言辭的老師,學生應該怎么做?我挑選四個學生,男女各半,分成兩組,另選一個男生扮演“老師”。此活動分兩輪進行。第一輪,由第一組的兩個男生扮演“學生”,兩人拿著作業(yè)去問一位不善言辭的“老師”,有序上場,膽小的甲生看見這位“老師”,因害怕不敢問而離開了。接著乙生來到這位“老師”旁邊,“老師”瞪了他一眼,他也被嚇退了。第二輪,我專門挑選了兩個膽大而又懂禮貌的女生上場,她倆來到這位身材魁梧的“老師”身旁,滿面笑容,大大方方地說:“老師,這道題我們不會做,請您指點一下。”這位“老師”故意瞪了她倆一眼,兩位女生沒有退縮,反而向“老師”做了一個鬼臉,惹笑了這位“老師”?!袄蠋煛遍_心地給她們講起題來。
針對這一活動,全班分組討論:面對身材魁梧、不善言辭的老師,學生應該怎么做?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最終得出這樣的結論:尊重、信任老師。
接著進行第二個活動。這個活動的內容是:碰到老師忙于工作時,學生應該怎么做?我設置的情景是:放學以后,學校里學生所剩無幾,一位老師還在辦公室批改作業(yè)。此活動仍分兩輪進行。第一輪,兩位男同學帶著問題去問“老師”,剛走進辦公室,看見“老師”正在聚精會神地工作,兩人商量后,選擇默默離去。第二輪,兩位女同學拿著練習冊去辦公室找“老師”,她們看到“老師”忙于工作,選擇敲門而入。“老師”馬上停下筆,耐心地給她們解疑釋惑。講完題,等兩位學生離開后,“老師”拿起未批改的作業(yè)本,轉身離開了辦公室。
學生表演結束,全班學生再次分組討論,最終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兩組同學都做得對,碰到老師忙于工作時,我們要理解、包容老師。接著,我又趁熱打鐵,讓各小組自行設計問題:“遇到
風格的老師,我們應該怎么做?”要求學生自主討論,并將討論結果分別寫在卡紙上。最后指名學生上臺投影歸納,得出結論:走近老師,我們應該尊重、理解、信任、包容、感恩老師!
“炒菜”完成了,起鍋前放好“調料”也是十分重要的。這種“調料”就是幽默。事實證明,風趣幽默的教師,往往深受學生歡迎。在課堂上,教師的幽默表現(xiàn),往往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幽默能夠給人帶來歡樂,有助于促進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和興趣。在教學“走近老師”時,我圍繞教學目標和相關活動,有針對性地使用一些幽默的語言、滑稽的動作,并時不時流露出喜怒哀樂的表情,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笑聲不斷。通過這種做法,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