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怡
摘要:張愛玲在給胡蘭成的情書中,寫了“因?yàn)槎?,所以慈悲”八個字。這是一句不問世間問是非的話,她所說的慈悲,并不是悲天憫人的慈悲情懷,而是明了于心的受之當(dāng)然。這也是張愛玲創(chuàng)作中的一貫心態(tài)??v觀張愛玲的文學(xué)作品,雖然掀開了生活的華美衣袍,展現(xiàn)了千瘡百孔的多面人生,但是她筆下的事件,皆是小事小非,她筆下的人物,皆是小奸小壞,可以說,就是因?yàn)樗昧巳诵?、懂得了生活、懂得了藝術(shù),才以這樣一種超然而絕卓的姿態(tài)存在,故可謂——我懂故我在。關(guān)鍵詞:張愛玲;我懂故我在;文學(xué)
張愛玲的“懂”,既有入世的熱鬧,也有出世的涼薄,而這一切反映到她的文學(xué)作品之中,使她成為中國文壇最特別的存在。
一、懂得人性之冷漠
張愛玲的父親是一爪“遺少”,一生性格乖張、庸庸碌碌、揮霍無度,張愛玲的母親是一個新式女性,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個性獨(dú)立、身心漂泊無依,這樣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完全沒有共同語言和感情基礎(chǔ),是人們意料之中的事。然而,可悲的是,這樣背道而馳的兩個人,卻在一件事情上殊途同歸——那就是對于子女的冷漠涼薄,甚至是狠毒無情。父親的虐待、后母的刁難、母親的漠視,使張愛玲從小就體會到人性之冷漠,而這一人生感悟映射到她的作品當(dāng)中,就有了《金鎖記》中尖酸刻薄、嗜錢如命的曹七巧;也有了《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刻薄寡恩、自私自利的家人“群畫像”。
二、懂得人情之冷暖
看過張愛玲傳記和散文的人應(yīng)該都會發(fā)現(xiàn),在張愛玲記錄日常生活的文章中,有一位“出鏡率”極高的女性——她的姑媽張茂淵。與跟生母之間的相處相比,張愛玲跟姑媽之間的相處似乎更加和諧與溫馨,而張愛玲的姑媽對于張愛玲來說,也不僅僅是一個長輩,而是同時扮演著親人、朋友、知己甚至人生導(dǎo)師等角色。從某種程度來說,她讓張愛玲的人生更加圓滿,使童年至少年時期的張愛玲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家庭的破碎、父親的虐待、繼母的挑剔、母親的遠(yuǎn)離,還有親人的溫情和朋友的理解。也正是這樣,讓張愛玲更加懂得人情冷暖,使她的人生中,不止有涼薄,還有溫情。而這種溫情,也體現(xiàn)在了張愛玲的文學(xué)作品當(dāng)中。比如,《小艾》中的小艾,雖然在做女傭的時候飽受折磨和屈辱,且留下了不能生育的病根,但是她并沒有就此對生活充滿仇恨,而是帶著滿腔的熱情認(rèn)真經(jīng)營跟金槐的婚姻與愛情,并且為了照顧來逃難的婆婆一家,忍辱負(fù)重,再次出去給人當(dāng)女傭。故事的結(jié)尾,張愛玲給了小艾一個溫情的結(jié)局小艾跟金槐終于團(tuán)聚了,并且在工廠當(dāng)了工人。而‘引弟引來的弟弟已經(jīng)在途中,就快要到了,不知道是弟弟還是妹妹。小艾有時候想著,現(xiàn)在什么事情都變得這樣塊,將來他長大的時候,不知道是怎樣一個幸福的世界……”
再比如,在《傾城之戀》中,白流蘇的前半生坎坷多變,波折不斷,即使在遇到范柳原之后,感情上也依然漂泊不定、生活上依然孤苦無依,乃至她不得不拿自己當(dāng)作賭注,遠(yuǎn)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愛情,掙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換下半生的現(xiàn)世安穩(wěn)。然而,面對情場老手,白流蘇又豈能輕易凱旋。此時,張愛玲展現(xiàn)了自己溫情的一面,她用殘酷的戰(zhàn)爭成全了白流蘇的愛情,故事的最后,“狂轟濫炸,生死交關(guān),牽絆了范柳原,流蘇欣喜中不無悲哀,夠了,如此患難,足以做十年夫妻?!?/p>
張愛玲的故事雖然多以悲劇結(jié)尾,但是從她的字里行間,卻也能感受到她對于主人公的同情與悲憫之心,這表明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并非只有涼薄而無溫情,只有真正見識并理解了人情冷暖的人,才能真正的以冷靜克制的語氣,表達(dá)洶涌澎湃的情感。
三、懂得人間之世俗
張愛玲曾經(jīng)說過:“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睂τ谔岢顑?nèi)斂、淡泊功名的中國人來說,將“想要出名”宣之于口就已經(jīng)俗不可耐,又急不可耐的說“要趁早”,簡直是突破了俗氣的底線。然而,張愛玲就是這樣一個“俗氣”的人,也正因?yàn)樗私馊碎g的世俗,才讓她在生活中看透了世俗之后,反而不被世俗所擾;在作品中道破了世俗之后,反而顯得超凡脫俗。
在生活中,張愛玲跟胡蘭成的愛情故事早已經(jīng)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而這段愛隋故事,自始至終也透著濃郁的世俗之氣——愛情緣起于才子佳人之間的互相欣賞,緣滅于“渣男”的屢次‘劈腿”。在他們戀愛的過程中,張愛玲還曾在送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題字:“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可見,再才情萬丈的才女,在愛情面前,也變成了俗人一個,淪為“塵埃”。
四、結(jié)語
“因?yàn)槎?,所以慈悲”,在張愛玲的作品中,處處體現(xiàn)著“我懂故我在”的獨(dú)特氣質(zhì)。因?yàn)閺垚哿岬摹岸谩?,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傳神的人物,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和藝術(shù)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