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雙
【摘 要】
在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解讀,而預習環(huán)節(jié)就顯得非常重要。高效的預習,能夠讓學生在解讀文本之前明確學習的重點以及將要達到的目標,讓學生的解讀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認識的深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前預習 深度解讀
預習環(huán)節(jié)做得好,能夠為學生的深度閱讀掃清障礙,讓學生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做到目標清晰,重點突出,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得深刻的認識,而且能夠讓學生對文本情感有更加透徹的體驗,接受情感的熏陶,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
一、預習基礎,消除閱讀障礙
在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文本的時候,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學生掃除閱讀的障礙,讓學生順利解讀。而這樣的學習過程完全可以在學生自主預習的環(huán)節(jié)中進行解決。在指導學生預習的過程中,從文本中的重點字詞以及文本創(chuàng)作的背景,都可以是學生自主預習的重點內容,在掌握了這些內容基礎上的閱讀,學生們對文本內容的解讀就會更加準確,為學生深度解讀文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錢學森》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基礎知識進行預習,為學生的深度解讀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今天老師要求大家在課下的時間,完成對《錢學森》這篇課文的預習,下面老師將預習任務發(fā)布給大家。”于是教師為學生公布了預習單的內容:1.找出文本中你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的方式解決這些字詞的讀音以及理解這些字詞的意思;2.利用課下的時間查閱資料,找一找錢學森回國的相關資料,看一看錢學森是在什么樣的背景環(huán)境下回國的?3.初步體會文本中的情感,說一說自己的認識。這樣的預習單,首先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了閱讀的障礙,同時了解文本創(chuàng)作的背景資料,讓學生在學習文本內容的時候,對其中的深刻內涵就能有更加準確的理解,這些工作都為學生深度解讀文本奠定了基礎。
預習是深度解讀的基礎,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首先需要預習準備的就是基礎知識部分,這是學生走進文本對話交流的基礎,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單任務,讓學生解決最基本的障礙,同時對文本的情節(jié)以及背景資料有初步的掌握,這樣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探究,就能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讓語文課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預習細節(jié),促進深度解讀
在我們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略對文本細節(jié)的探究,同樣,在指導學生完成預習單的時候,教師也要將細節(jié)的預習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預習細節(jié),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細節(jié)進行體會學習,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仔細挖掘,抽絲剝繭,逐漸深入文本,抓住文本解讀的關鍵,幫助學生深度體會文本的內涵,最終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教學《生命橋》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細節(jié)進行預習,然后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以及情感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預設了這樣的預習任務:“同學們,一篇文章能夠打動人心,可能就是小小的一個細節(jié)性描寫。在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中,有幾處就需要引起大家的關注。例如在文本中寫到生命橋的時候作者使用了‘一座這個數(shù)量詞,那么,如果我們將其改成‘一座座可以不可以?情感上有什么變化?你認為哪一個更好?”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們陷入深思,學生們自主思考,認識到當時是一頭頭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搭建起一座座橋梁,如果我們使用“一座座”其實更能讓大家體會到文本中那種壯烈的情景,更有助于激起讀者的情感。
這樣,在指導學生預習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細節(jié)入手,或者教師有意識地預設一些細節(jié)讓學生進行體會,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們的認識能夠更加深入。而且,預習細節(jié),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三、預習疑惑,實現(xiàn)精讀升華
在指導學生閱讀文本的時候,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敢于大膽質疑,能夠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疑惑,這也是預習過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務。在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預習,在整體感知文本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疑惑,這樣能夠明確學習的重點以及難點,讓學生抓住文本解讀的關鍵,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精讀,最終實現(xiàn)升華學生情感體驗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最佳路徑》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在鼓勵學生自主預習的時候,進行這樣的引導:“同學們,學習文本就是解決大家學習疑惑的過程,在教師解讀這篇課文之前,希望大家通過自主預習,能夠提出你的疑惑,然后我們進行歸納整理,看一看這篇文章我們需要重點解決什么問題?”可以說,這樣的設計給了學生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學生們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提出問題,大家的思考角度不同,提出的問題也各種各樣。例如有的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世界上的最佳路徑的創(chuàng)作者是怎樣設計出來的?他的靈感來自哪里?給我們怎樣的啟示?這樣的問題也是我們學習的重點。
指導學生預習的過程,變成了學生自主質疑的過程,而學生在完成預習的過程中,也有意識地走進文本尋找答案,自主解決問題,這樣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的精讀、深讀,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
總而言之,深度閱讀是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一個語文教師需要追求的目標。要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目標,對于語文教師來說,除了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外,還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高效預習。預習單,讓學生約會課堂深度閱讀,讓課堂走向高效。
【參考文獻】
【1】何曉驍.閱讀教學中“預習單”的有效設計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7(Z1)
【2】魯劍鋒.關鍵知識:課前預學的突破口——論小學語文課前預學單的設計策略【J】.創(chuàng)新時代,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