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麗 花
(河南省新鄭市中醫(yī)院兒科 新鄭 450000)
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常見呼吸道疾病,該病多發(fā)生在學齡前兒童中,該疾病不僅病情較為復雜,而且極易累及患兒多個臟器,因此尋找一種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以及改善患兒預后則成為臨床研究工作中的重點[1]。小兒支原體肺炎治療中,通過施以辨證分型方案,可使患者療效有效提升,為分析辨證分型方案應用情況,分組對照112例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因支原體肺炎進入我院治療的患兒,期待改善患兒病情,同時提升其療效。
從2013年1月~2015年12月因支原體肺炎進入我院治療的患兒中,隨機抽選112例進行對照研究。56例對照組中,男性患兒30例,女性患兒26例;年齡1歲~5歲,中位值(3.7±0.62)歲。56例治療組中,男性患兒31例,女性患兒25例;年齡1歲~6歲,中位值(3.8±0.57)歲。對兩組患兒資料進行對照,P>0.05,可進行對比。
56例對照組行西藥治療:給予患兒靜滴阿奇霉素,用藥量為每天10.0mg/kg,1次/d,一個療程共5d,根據患兒病情狀況判斷療程數,通常在2療程~3療程之間。此外,56例治療組則加行中醫(yī)辯證方案:(1)對于痰熱閉肺類患兒,藥方構成為:9.0g麻黃、6.0g炙甘草、12.0g杏仁以及20.0g生石膏;(2)對于濕熱郁肺類患兒,藥方構成為:1個烏梅、15.0g半夏、7片生姜、15.0g橘紅、4.5g甘草以及9.0g白茯苓;(3)對于肺脾兩虛類患兒,藥方構成為:6.0g黨參、6.0g甘草、6.0g白術、6.0g生山楂、10.0g茯苓、6.0g烏梅、6.0g陳皮、6.0g石斛、6.0g黃芪、6.0g黃精、9.0g生扁豆、6.0g生地、9.0g山藥、6.0g麥冬以及6.0g沙參等;(4)對于肺腎兩虛類患兒,藥方構成為:12.0g百合、9.0g麥冬、9.0g熟地、6.0g貝母、9.0g生地、6.0g玄參、9.0g當歸、6.0g桔梗、3.0g白芍以及3.0g甘草等;(5)煎煮后給予患兒服用,每天1劑,再根據患者年齡狀況確定分服次數,以2次~6次為指標,1個療程共7d,均用藥2療程。
療效標準為:顯效:用藥后,患兒不僅體表溫度基本恢復到正常的狀態(tài)中,而且肺部的啰音癥狀明顯改善,同時施予胸片檢查,表明結果正常;有效:患兒不僅體表溫度基本趨于正常,而且肺部啰音癥狀大幅度減少同時施予胸片檢查,表明肺部陰影面積得到明顯縮小;無效:上述癥狀均未改變甚至加重[2]。
觀察患兒是否有皮疹、局部疼痛、肝功能指數異?;蛘呶改c道不適等情況出現[3],并對兩組咳嗽癥狀消失時間、肺部啰音癥狀消失時間以及發(fā)熱癥狀消失時間等進行觀察與統(tǒng)計。
56例對照組患兒有效率為78.57%(44/56),56例治療組有效率為96.43%(54/56),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行不同療法后有效率 (n/%)
組別例數(例)顯效有效無效總計對照組5632(57.14)12(21.43)12(21.43)78.57%(44/56)治療組5644(78.57)10(17.86)2(3.57)96.43%(54/56)
治療組咳嗽癥狀消失時間是(3.09±1.27)d,對照組是(4.77±1.07)d,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肺部啰音癥狀消失時間以及發(fā)熱癥狀消失時間等對照,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組別(例)咳嗽癥狀消失時間(d)肺部啰音癥狀消失時間(d)發(fā)熱癥狀消失時間(d)對照組(n=56)4.77±1.078.11±2.475.00±1.26治療組(n=56)3.09±1.275.26±2.083.22±1.27
對照組內有22例(39.29%)出現并發(fā)癥,治療組有5例(8.93%),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行不同療法后并發(fā)癥 (n/%)
組別例數(例)皮疹患者局部疼痛患者肝功能指數異常患者胃腸道不適患者總計對照組564(7.14)9(16.07)2(3.57)7(12.50)39.29%(22/56)治療組561(1.78)2(3.57)0(0.00)2(3.57)8.93%(5/56)
汪洪燕[4]等發(fā)現,小兒支原體肺炎不僅是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還屬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一種,常見于學齡兒童中,該疾病主要是由于支原體引發(f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此最為主要的感染途徑是呼吸道感染,隨后經血液流經全身,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且發(fā)病后,患兒常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還可對機體器官造成損害,危及患兒健康成長與生命,需及時給予治療。
支原體肺炎患兒治療中,常見方案是西藥治療,常用藥物為阿奇霉素,盡管效果突出,但是卻無法對患者免疫受損問題進行改善,而且血液組織內抗體始終處于陽性標準,因此部分醫(yī)師選擇聯(lián)合中醫(yī)辨證分型方案進行治療[5]。中醫(yī)學將“支原體肺炎”定義為“肺炎喘嗽”,發(fā)病機理是“肺氣虛弱”、“肺氣閉塞”以及“肺失宣降”等,且根據患兒病情特征,可將其分作四種分型,分別是“痰熱閉肺類”、“濕熱郁肺類”、“肺脾兩虛類”以及“肺腎兩虛類”等,根據疾病類型不同,選擇不同藥材進行治療,效果更佳突出[6]。
研究所用藥材中,炙甘草可以“益氣中和”;杏仁可以“降肺氣”;半夏不僅可以“燥濕化痰”,而且還能“和胃降逆”;橘紅除了能夠“理氣行滯”外,還可以“燥濕化痰”;麻黃在“止咳平喘”以及“舒經通絡”方面效果突出;白茯苓則能夠“健脾”等,通過對中藥材合理搭配與應用,除了能夠達到“止咳化痰”以及“滋養(yǎng)肺腎”的效果外,還能夠改善患兒咳嗽癥狀消失時間、肺部啰音癥狀消失時間以及發(fā)熱癥狀消失時間,同時防止不良癥狀出現[7]。研究行不同治療措施后,56例對照組患兒有效率為78.57%(44/56),56例治療組有效率為96.43%(54/56),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內有22例(39.29%)出現并發(fā)癥,治療組有5例(8.93%),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兩組咳嗽癥狀消失時間、肺部啰音癥狀消失時間以及發(fā)熱癥狀消失時間等對照(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陳小荊[8]等人觀點(研究組92例有效率96.65%,對照組92例是82.61%;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4.13%,對照組38.04%)相符。
綜上所述,對于患上支原體肺炎的小兒,在予以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進行中醫(yī)辨證分型方案,除了能提升療效、縮短患兒癥狀恢復時間外,同時還能防止皮疹、疼痛或者是胃腸道不適等并發(fā)癥出現,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1 劉娜,陳秀東,尹龍海,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聯(lián)合雙黃連口服液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響.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9):94~97.
2 鄭鋒,陸鳳娟,徐穎,等.雙黃連顆粒聯(lián)合阿奇霉素干混懸劑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中藥材,2015,38(2):416~418.
3 王琳琳,白曉紅,趙歷軍,等.熱毒寧注射液輔助紅霉素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痰熱閉肺證)臨床療效觀察.世界中醫(yī)藥,2016,11(4):632~635.
4 汪洪燕,趙秦,李鵬飛,等.肺、脾、腎俞拔罐治療對支原體肺炎患兒免疫功能影響及臨床療效觀察.針灸臨床雜志,2015,31(7):48~51.
5 楊會榮,劉建華,趙秀敏,等.清熱解毒方對難治性支原體肺炎患兒支原體活體的影響.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14,29(2):10~11;16.
6 韓建東.中藥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及對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西部中醫(yī)藥,2015,28(3):121~123.
7 齊慶華.阿奇霉素聯(lián)合頭孢類抗生素、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療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評價.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2):13.
8 陳小荊,黃海波,袁樂平,等.沙參麥冬湯合瀉白散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效果.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20):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