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金 呂秀金 張明丹
(汕尾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汕尾逸揮基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 汕尾 516600)
卵巢病變的種類比較多,囊性病變的比例達到60%~70%[1],在臨床上的表現不夠顯著,通常情況下是應用B超對其進行篩查,但是對于病灶性質和范圍采用B超診斷無法立體呈現[2],MRI在卵巢病變診斷中有良好軟組織對比度,可以實現多方面成像,所以在臨床的應用比較廣泛[3]。在臨床卵巢囊性病變診治過程中,想要得到有效的影像學依據,本次則選取65例卵巢囊性病變患者,對患者的臨床MRI診斷結果及鑒別診斷展開分析,具體如下。
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經我院手術病理證實的65例卵巢囊性病變患者,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41.6±3.5)歲。有顯著癥狀患者54例,癥狀表現為腹部按壓有包塊、下腹部墜脹感等,無顯著癥狀11例。
在患者檢查之前,囑咐患者要保持適度充盈膀胱,檢查中采用的儀器為飛利浦achieva 1.5T磁共振掃描儀。取患者平臥位,在掃描過程中掃描范圍為從臍部到恥骨。常規(guī)平掃+增強掃描,平掃序列采用軸位TSE T1WI、TSE T2WI及T2W SPAIR,矢狀位T2W SPAIR及冠狀位T2WI,增強掃描采用軸位T1WI+FS,矢狀位壓脂T1WI+FS,冠狀位T1WI并減影。T1WI中TR、TE設定為110~170ms、12ms,其中翻轉角度設置為70°,T2WI中TR、TE設定為3000~5000ms、96~120ms,掃描層厚設置為5mm、掃描矩陣設置為320×256、層間隔設置為0.5mm、掃描影像采集次數為2~3次。對比劑采用先靈公司的釓噴酸葡胺,劑量1mmol/kg。
本次研究的入選標準為:卵巢囊性病灶內液性成分>80%,并對患者的影像學征象認真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卵巢病灶部位的MRI信號以及形態(tài)顯示等,并將診斷結果詳細記錄,確定分析患者的病變性質,在分析過程中嚴格依照影響圖片結果分析,和手術病理資料對比分析影像診斷結果。
本次研究中數據的采集與處理均由筆者親自完成,并保證所有數據的真實性與科學性。使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1.5T MRI診斷和病理臨床符合例數和符合率計數資料以“%”形式錄入,結果采用χ2檢驗。結果檢驗水準P>0.05時,兩組數據差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5例患者實施MRI診斷之后,診斷結果顯示60例患者和手術病理診斷結果一致,符合率為92.3%。將MRI診斷符合率和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納入統(tǒng)計學檢驗,結果顯示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MRI檢查結果和手術病理組織檢查結果進對比分析
組別符合例數不符合例數符合率MRI(n=65)60592.3%病理結果(n=65)650100%χ2值3.0783.017-P值0.07930.077-
65例MRI診斷卵巢囊性病變結果為:13例單純囊腫:MRI診斷顯示14個病灶,濾泡囊腫8例,黃體囊腫伴出血4例,直徑為1.2~4.8cm,8例患者顯示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12例單發(fā)類圓形囊性腫塊具有清晰邊界以及完整包膜,信號顯示均勻,囊壁光滑平整,4例患者顯示T1WI高信號,下端可以發(fā)現低信號沉積;9例巧克力囊腫:MRI診斷顯示12個病灶,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3例患者為雙側性病變。3例患者病變顯示為多囊表現,直徑在2~3cm,出現混雜信號;1例為上下囊病變,上囊信號為T1、T2短,下囊為T1、T2長,下囊近下方能夠發(fā)現少量不規(guī)則低信號影沉積;4例卵巢冠囊腫:MRI診斷顯示2個病灶,形狀為圓形和橢圓形,長T1長T2信號影,囊壁光滑平整,和卵巢囊腫診斷鑒別難度較大;3例卵巢腹膜包裹性囊腫:MRI診斷顯示2個病灶,均有盆腔手術史,左側附件區(qū)前方出現長橢圓形,后方出現不規(guī)則囊性包塊,為10 cm×7 cm×8cm,囊壁光滑平整,等短T1長T2信號,比較均勻;18例卵巢畸胎瘤:MRI診斷顯示22個病灶,4例患者為雙側病變,信號不均勻,T1WI、T2WI信號混雜,增強后強度不夠均勻;16例卵巢囊腺瘤:MRI診斷顯示18個病灶,2例為雙側,直徑為8~15cm,輪廓不規(guī)則,信號不均勻,長T1長T2,囊壁薄不均勻,可以發(fā)現大小不等的乳頭狀結構,實性部分則為囊變壞死,通常為囊實性;其中8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MRI診斷6個病灶,直徑平均為(10.5±3.5)cm,并呈現出多房,各個小房出現纖細分隔,并為蜂窩狀,能夠出現不同的MRI信號;10例卵巢漿液性囊腺瘤:MRI診斷顯示10個病灶,病灶T1信號偏低,T2信號偏高,瘤體有較薄的壁,直徑平均為(10.2±3.3)cm;2例囊腺癌,T1WI為稍高或高信號,T2WI為高信號,囊壁和囊壁結節(jié)強化,厚度在3cm以下。
圖1~圖4同一病人,左側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
圖5~圖6同一病人,左側卵巢囊腺癌
圖7~圖8同一病人,左側卵巢囊腺瘤
卵巢囊性病變屬于一種婦科綜合性病變,在臨床極為常見,發(fā)生在女性卵巢區(qū)域。該病變會在很多因素的影響下發(fā)生,由于該類病變臨床癥狀并不典型,因此在患者臨床鑒別及診斷中具有一定難度[4~8]。在現代醫(yī)療技術發(fā)展環(huán)境下,臨床診斷中主要采用的是影像學技術,同時MRI技術在疑難疾病鑒別診斷中的應用也逐漸廣泛[9~12]。MRI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多方位成像,尤其是在軟組織病變診斷中的對比度較高,可以清晰顯示卵巢病變異常情況和正常解剖情況,在對卵巢腫瘤實施定位及定性鑒別診斷中具有較高清晰度,所以MRI技術在卵巢囊性病變診斷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臨床診斷結果能夠為患者的手術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13~15]。在本次研究過程中,65例患者MRI診斷結果和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對比,60例患者符合病理診斷結果,符合率為92.3%,對其實施統(tǒng)計學分析發(fā)現,MRI診斷結果和病理診斷對比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078,P=0.0793,P>0.05)。從這一點可以明顯看出,在卵巢囊性病變鑒別診斷中,MRI技術在囊性腫塊形態(tài)以及邊緣等診斷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圖像顯示清晰,清晰影像學診斷結果能夠為患者臨床醫(yī)師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實現對囊性病變的準確定位定性,從而為患者制定針對性手術治療。
卵巢囊腺瘤的MRI診斷中,能夠發(fā)現其表現為大小不一囊性腫塊,可見囊壁比較薄同時也比較光滑;漿液性囊腺瘤通常情況下是單側發(fā)病,屬于單房,診斷中可以發(fā)現患者病灶大小直徑為5~7cm,并具有清晰邊界;腺瘤囊中通常存在稀薄液體,MRI診斷能夠發(fā)現T1WI多為低信號或等信號,T2WI多為高信號;有一部分患者在囊壁上也能夠發(fā)現出現乳頭狀突起,這類患者容易發(fā)展為卵巢囊性癌。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發(fā)現有1例漿液性囊腺癌患者發(fā)生囊壁乳頭狀突起,能夠發(fā)現存在癌變的可能性。粘液性囊腺瘤通常是多房囊性腫塊,一些患者也會出現子囊、孫囊,診斷中發(fā)現病灶直徑較大,通常是10~14cm,且具有清晰邊界。粘液性囊腺瘤囊內容物年度比較大,同時具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在MRI診斷中能夠發(fā)現各房信號高低不等,T1WI主要呈低信號,和漿液性囊腺瘤T1WI信號相比較高;囊腫容易發(fā)生出血,一旦發(fā)生出血也就會出現T1WI、T2WI升高。在乳腺囊性病變診斷中子宮內膜樣囊腺瘤比較少見,在MRI診斷中特點和含脂類囊性腫塊有一定類似,因此容易被誤診成為畸胎瘤,在臨床上對其需要加以注重。但是卵巢囊性病變診斷中,還是容易發(fā)生誤診問題,針對這一問題也需要加以重視,同時也可以結合其他診斷方式,以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診斷準確性。
總之,MRI在卵巢腫瘤診斷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 肖飛鷹,葉伙華,陳傳明,等.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的影像學表現及病理對照研究.當代醫(yī)學,2014,36:86~87.
2 薛春升.低場MRI對女性盆腔良性腫瘤的診斷價值.當代醫(yī)學,2013,4:68.
3 魯釗,單明,溫鋒,等.卵巢囊性腺纖維瘤的CT及MRI診斷.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3,24(8):575~578.
4 李院華,喻思思,康紅祥,等.卵巢囊實性占位性病變的 MRI 診斷.放射學實踐,2014,9:1021~1024.
5 何業(yè)銀,李紹東,盧曉冬,等.DWI結合動態(tài)增強對卵巢囊實性腫瘤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價值.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4):103~105;110.
6 楊文德,徐茂盛,梁久平,等.卵巢囊實性腫塊的MRI鑒別分析.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4,25(2):106~108.
7 劉凱,夏進東.MRI聯合血清Caspase-3含量檢測在卵巢囊腺腫瘤良惡性診斷中的意義.河北醫(yī)學,2016,22(5):753~755.
8 羅琳,何炳均,單鴻,等.卵巢囊實性惡性腫瘤彌散加權成像的臨床應用價值.中國CT和MRI雜志,2010,8(2):53~56;封3.
9 林海明.DWI聯合血清CA125測定對卵巢腫瘤的診斷價值.廣西醫(yī)科大學,2016.
10 宋志慧,張會敏,張學輝,等.MRI聯合腫瘤標志物在卵巢囊腺腫瘤良惡性診斷中的意義.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4):386~387.
11 苗燕平,韓曉東.上皮來源的卵巢囊實性占位病變的MRI診斷及誤診分析.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4):214~215.
12 阮兵,梁漢歡,鄒其源,等.卵巢囊性腺纖維瘤MR特征及病理分析.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10:1804~1807.
13 孔鵬,孟令平,楊斌,等.不同b值DWI在卵巢良惡性囊實性病變中的診斷價值.實用放射學雜志,2017,33(6):587~590;610.
14 張雅麗,王麗,張潤,等.超聲造影對卵巢囊實混合性包塊的診斷價值.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5,26(2):137~138.
15 商守宇.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對卵巢囊實性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分析.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1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