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鳴璋
習作評價是習作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學習貫徹新課標、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如何改進習作評價,實施多樣性評價,注重評價的實效性?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近年來,筆者參加了“小學語文學業(yè)評價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的研究”課題的研究,認真踐行新課標關于“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的要求,積極改進作文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寫好習作的信心,促使學生形成自我評價,自我促進的意識,有效提高了習作評價的效果。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循序漸進地開展合作化的交流評價——相互學習
1. 自我評價,反思——吾日三省吾文。
所謂“三省吾文”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指導下,通過評價別人的作文,找出自己習作的優(yōu)缺點,并進行互相比較,進行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作文“評”的能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自評自改和互評互改的習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在展示平臺上將分享的內容推送給學生,再引導學生,總結出若干的評改角度與方法,讓學生先試著對自己的習作做肯定的評價,再挑毛病找出與評改例文中的差距。當然,對于小學生來說,嘗試這一過程時的要求不必太高,能進行一兩點的自我評價就足矣。
2. 互相評價——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我們一般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編排時根據學生喜好,自由組合,一個小組中一般都有一個優(yōu)秀生擔當小組長,他在小組學習中既是組織者,又要發(fā)揮主要作用。可以說,他替代了老師組織小組成員學習。有了這些先期的人員配置,學生在活動中就能游刃有余,很好地發(fā)揮集體互助的力量。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自評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角度,找出他人文章中的可取之處,并根據自己的思考,給予肯定的評價。這一過程要求學生不要吝嗇點贊的機會,充分挖掘同學文章中的閃光點,同時還給同伴一些可行的建議,指出習作改進的方向,評價語要做到語言平和,讓人易于接受。在此基礎上,小組全體成員循環(huán)交換閱讀,互相交流,共同切磋,達成一兩項共識即可。
3. 教師評價——教學相長。
通過實驗調查,我們發(fā)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喜歡教師對自己習作進行鼓勵與鞭策。同時也發(fā)現,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情緒波動影響很大,因此,教師的評價應該注重情感的投入,多肯定、多表揚,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至今還保留著師范老師在自己一次習作上的批語,那是五六行紅筆寫的話語……它就像一盞溫暖內心的明燈,給了學生時代的筆者習作中滿滿的鼓勵。
二、多渠道地開展情感化的交流評價——引發(fā)激勵
每個人都希望能獲得同伴們的肯定與贊揚。因此,教師要用童心賞識小學生的作文,用激勵性的語句去評價學生的作文,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哪怕是“真棒”“行”這樣的一個詞或一次上臺展示交流的機會,都能起到讓學生樂于習作的作用。其中習作交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1. “心的交流”。
讓作者誦讀自己的習作,可以配樂或并錄音與同學交流;開展“同學間課堂交流”——由教師誦讀或評點學生的文章;或將文章貼出展示;進行“師生交流評價”——師生共同寫作互相評價,乃至給習作提供更高層次的交流平臺,在社會廣泛交流。這種體驗往往會給學生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前年,筆者接手了一個六年級的班級,臨畢業(yè)時,筆者讓學生寫贈言,并附上照片。雖然相處的時光短暫,同學們還是很用心地制作留言卡,用他們誠摯的語言向老師表示感謝。筆者細細欣賞學生的照片,讀著他們的一張張留言,心里特別有感觸,于是寫下了《贈孩子們》一詩。這首普通的詩通過QQ主頁的日志上傳后,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們紛紛在留言區(qū)留言:“老師,我是上一屆的學生,您能為我們也寫一篇嗎?”“我也寫一篇送你”;“詩中有我呢!真美!送你一個贊”。學生用自己稚嫩的話語表達著感受。這種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不僅拉近了心的距離,也促進了學生語言的表達。
2. “社會交流評價”。
就是將習作推薦至班級推送平臺,乃至推薦到報刊雜志發(fā)表。學生以在平臺上展示自我為榮,在平臺上比高低,互鼓勵。這樣的交流實現以點帶面,鼓勵學生樂于習作。筆者還設立了許多發(fā)表習作的園地,如班級的“素質展示欄”“每期佳作榜”等,給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習作的平臺。幾年來就有二十幾位學生在《福州日報》《小學生周報》《快樂語文》等刊物上發(fā)表過文章,許多同學還參加全國讀書節(jié)征文活動……這些激勵學生的做法,將使“自尊”“自勵”“自責”(負責)之心,蕩漾回旋,達到“一人受益,眾人受教”的目的。
三、人性化的評價語言與標準——心中生情
有效的作文評語應飽含激情,增強學生的作文熱情,保護其作文的積極性,平時筆者在給學生作文下評語時,采用了以下做法。
1. 符號語言評價。
這是針對學生特點直觀形象地評價,對于學生來說,顯得生動有趣。如:畫只眼睛表示善于觀察,畫顆心表示你是生活有心人或有愛心,贊揚畫個笑臉,糖果,畫個翅膀表示孩子想象力豐富……力求多鼓勵少批責。
2. 鼓勵商榷的語言評價。
有的學生作文在內容上不符合要求。我們可以用委婉,富有感情的評語去感染他、激發(fā)他寫好作文的自信心,做到多商量,少強加,給予鼓勵,講清道理。商量式的評語能達到一種和諧的民主氣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在以后作文遣詞造句時注意推敲,做到用詞準確。還有隨性評價,分類評價等,這些形式都會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努力寫好習作的正能量。
評價標準的多樣化,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受益。對于學生的習作,先指出其成功之處,再把文中需要修改的地方告訴他們,并告訴或待修改后再評分,或根據修改情況多次加分,這不乏也是一種激勵機制。舍得送分,突破滿分卷等評價標準,能激勵學生產生成功的喜悅,更能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種下愛習作的種子。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鼓樓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