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芳
摘 要:自主探究式教學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教師應在此模式下認真研究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貼近生活、注重趣味性、強調教學實踐以及情景創(chuàng)設,通過這些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應用題相關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自主探究模式;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9-00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16
一、自主探究的概述
(一)自主探究的內涵
自主探究可以從自主與探究兩方面進行理解。自主和探究需要在教師的指導和啟發(fā)下,激發(fā)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首先應該對具體事物進行觀察和動手操作,然后進行合作、溝通與交流,最后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應該加強對相應的數(shù)學知識的掌握。
(二)自主探究的特點
1.自主探究具有趣味性
在教學中采用自主探究模式,使得學生可以進行大量體驗,因此自主探究教學模式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趣味,而這種趣味剛好適應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且能激發(fā)他們對于學習的熱情和對知識探索的欲望,促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自主探究具有實用性
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很注重實踐和操作。在實踐和操作中,學生可以靈活掌握所學知識,這能夠充分發(fā)揮課堂的有效性。
3.自主探究具有交互性
在教學當中,自主探究方式能夠促進師生之間以及同學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同時在溝通交流中,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在自主探究模式下的教學方法
(一)自主探究模式教學要盡可能貼近生活
數(shù)學是生活的產物,因而對于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題材的選擇一定要貼近生活,教師要綜合和整理生活和社會現(xiàn)象進行應用題教學題材的編制。為了學好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學生一定要觀察生活中與之相適應的事物或事件,不斷積累生活經(jīng)驗,使自己的應用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點,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實踐水平,加深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索來對問題進行解答,然后教師再給予指導,促進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的提高,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自主探究模式要注重趣味教學
小學生年紀小,認知水平不高,難以對系統(tǒng)性較強、邏輯性強的應用題進行正確理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自主探究模式中的趣味性融入其中,并且構建師生之間以及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在遇到較難的問題時,教師應該對學生加以指導,并讓學生進行討論以促進問題的解決。例如,一張桌子的實際價格是一把椅子價格的十倍,且桌子的價格比椅子的價格多288元,問一張桌子和一張椅子各是多少錢?學生在剛接觸這種類型的題時應該是無從下手的,這時教師就應該對學生加以指導,對應用題進行分析,也可以用其他物體來代替桌椅,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應用題上,激發(fā)學生對應用題的探究欲,促進學生對應用題解題能力的提高。
(三)自主探究模式教學要強化教學實踐活動
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對一些實際問題進行解決是小學教學進行應用題教學活動的目的,因而教師應該加強教學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采用自主探究模式進行教學,可以提升數(shù)學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性,以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質量。例如,在講解長方形周長和面積時,教師不僅要講解題的方法,還要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把學生分為各個小組,然后讓各個小組測量課桌、黑板以及地面等物體,并組織學生通過對這些物體的測量編出一些應用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學習數(shù)學知識。
(四)自主探究模式教學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
在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根據(jù)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設計教學任務,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討論,以此提升教學效益。例如,某化肥廠一共需要生產860袋化肥,現(xiàn)在已經(jīng)生產了8天,平均每天生產60袋,而現(xiàn)在由于某些原因,該廠在5天內必須完成任務,問該廠在5天內一天需要生產多少袋化肥?此題涉及的內容與學生生活相差甚遠,激不起學生的探究意識。這時教師可以通過交流對話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交流對話中對此問題主動探究,這樣也能提高教學效益。
(五)自主探究模式教學要使教材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
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在學生能夠正確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上開展與之相關的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才能使教材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應該對應用題進行詳細分析,讓學生對應用題的基本類型和求解方法進行有效掌握,然后要對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進行培養(yǎng),促進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探討。通過互相探討與學習,學生對于應用題進行分析與解答,以此提高自身的解題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例如,“把七本書放入三個抽屜,不論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至少放入了三本書,其原因是什么?”對于這類應用題,教師可以先對其進行詳細分析,向學生講授其解題方法,同時教會學生解決該類應用題的解題步驟與方法,然后可以讓學生進行相互探討,并布置一些與此相類似的應用題,再進行講解,通過加強鞏固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自主探究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和交互性的特點。為了提高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相關知識的教學質量,教師應該采用自主探究模式進行小學應用題的教學,使教學更具趣味、更貼近生活,而且可促進師生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全面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何勤.試論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
[2] 王利勇,潘金花.試論做好小學中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7(7).
[3] 胡瑋瑛.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自主探索”[J].才智,2013(26).
[4] 蔄佳彤,周春玲.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索[J].職業(yè)技術,2017(9).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