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應用文寫作作為高職院校的基礎課的地位愈加凸顯出來。對于職業(yè)院校的學生來說,應用文寫作作為一門基礎課,不僅是學習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基礎,更是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被廣泛應用的,學好了應用文寫作,就能奠定一個好的文化基礎。然而由于受自身知識結構的限制,高職的學生在學習應用文寫作時,容易遇到認知上的瓶頸。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情境化教學,將枯燥的應用寫作變成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本文將從什么是情境化教學、情境化教學的意義、以及在課堂中如何創(chuàng)建情境化進行分析和說明,從而在能在今后的課堂中合理使用情境化教學,達到教育目的。
關鍵詞:情境化、教學、基礎課
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的語言專業(yè)性相對較強,需要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在寫作過程中很好地使用專業(yè)術語,但是很多高職院校的專業(yè)中,往往又把應用文寫作安排在新生進校的第一個學期開始教學,這就大大增加了教學的難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陌生而產生排斥的心理。這時就需要一個化解這種尷尬境地的教學方法,而情境教學法通過將學生放在相應的情境中,把靜態(tài)的學習變成動態(tài)的學習,引導學生用耳朵去聆聽,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心靈去感悟,從而在虛擬的情境中理解教師在講什么,自己在做什么,又應該怎么做,達到完全釋放自己的寫作靈感,進一步內化知識體系。
1 什么是情境化教學
情景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學生的。諸如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游觀光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2 情境化教學的意義
2.1 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育學界中,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什么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呢?因為人們一旦對知識產生興趣,也就有了源源不斷地想要掌握知識的動力。如果對一個知識點不感興趣,甚至覺得乏味,就缺乏了解的欲望,這樣就與我們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馳了。誠然,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所學習的對象保持盎然的興趣和足夠的熱情,那學習的主體和學習對象之間就形成了非常樂觀的關系,學生在消化知識的過程中就顯得駕輕就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設置相應情境,學生樂于接受,有興趣認識新知識,整個課堂氣氛就會變得活躍而不呆板,氣氛活躍,教學環(huán)境寬松。
2.2 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應用文是一門相對枯燥的學科,特別是老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加更凸顯這一弊端性,因為應用文寫作中理論知識中對格式的要求,特別是在黨政公文等一些較復雜的文種中知識點較多,且對字體、簽章格式,發(fā)文機關、發(fā)文字號,秘密程度等都有嚴格要求,如果在講授理論知識的時候將學生引導進入相應的情境中,學生就會受情景影響,將注意力集中到相應的事情上,在遇到困惑時,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從而積極主動將自己置身情境中去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請示”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寫一份“關于改造教室板壁的請示”,學生就會根據(jù)本班教室特點和自身對班級文化的獨到見解來寫這份請示,在寫完后,交替檢查是否在請示中有不妥之處,同學之間相互監(jiān)督,既能及時掌握自己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又能以實際生活為例,解決實際問題。
2.3 增強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情境化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了主體對知識和環(huán)境的雙重認識作用。情境化教學是將教育對象放到相應的教學情境中,引導他們感知情境,而不是只在“紙上談兵”,死記硬背。同時,情境化教學能把學生從枯燥的理論知識中引導出來,使學生身心愉悅,老師在情境化中就能和學生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這種關系一旦建立,學生就愿意在教師的帶領下積極主動去探討知識和學習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而情境化教學就是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置身情境,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應用文寫作在傳統(tǒng)教學中,極大多數(shù)是教師站在講臺講,學生坐在座位上做筆記,或是在課下背下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方法無形中減少了教師和學生的課堂互動,學生學習按部就班,沒有創(chuàng)新性。而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就會因為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而走進學生當中,增加師生互動,而學生也能在情境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不受生硬的理論知識所局限。
3 在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建情境
3.1 前期準備階段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就要掌握各種知識特點所適用的情境化教學手段,充分準備好課堂上所需要的素材和道具。如果在課堂中需要角色扮演,教師還應該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才明白這個學生適合扮演哪一種角色,從而增強教學效果。如果是不了解學生性格特點,在角色扮演中隨意點兵點將,學生一旦勝任不了角色,或是不能充分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人物,不但學生會有抵觸情緒,教學效果也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如果是音樂欣賞等的情境教學,這就需要教師掌握除本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知識,才能將這些知識素材很好地運用在自己的課堂中??梢哉f,情境化教學對教師自身的素質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教師在準備情境化教學中教具等必需品外,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才能在情境教學中對自己所設計的情境了如指掌,信手拈來。
3.2 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應用文寫作教學并不是千篇一律,學生的專業(yè)不同,對應用文的學習要求肯定會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特點來設置不同的情景教學。舉個簡單例子:比如在寫“求職信”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在課前思考研究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告訴學生在寫信過程中要注意的格式后,就讓學生動筆來完成。在學生動手寫求職信的之前,老師做一個小調查,了解學生今后的求職意向是什么,喜歡做什么樣的工作,以及對薪資待遇的要求等等,老師再根據(jù)學生的求職意向來對號入座,扮演一個公司的人事部經理,再把招聘條件列出來,如果是會計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寫:本公司因業(yè)務發(fā)展需要,現(xiàn)招聘會計一名,需要有會計從業(yè)資格證,年齡25-35周歲。如果是其他專業(yè),教師將招聘條件稍作修改,學生一看到是招聘本專業(yè),又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寫起來就得心應手一些。
3.3 從生活中獲取例子進行情境教學
應用文的一個作用,就是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生活中的例子豐富多樣,且學生容易接受,如果用生活作為情境素材,學生就會覺得學習起來輕松自在,容易進入角色。例如在學習“啟事”的時候,老師可以用ppt放一張自己的可愛的小狗照片,先讓學生對小狗進行一個大致描述,然后再跟學生說說在小狗在生活中跟主人一些趣事,接下來再換種情緒跟學生說,因為某種原因,小狗在某個時間段,于某地點丟失,現(xiàn)在狗主人特別著急,想請學生待寫一份訓狗啟事。這樣調動起了學生的情感,學生在寫作中就很投入,在細節(jié)方面也會處理得更好。或是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搜集一些尋人啟事,招聘啟事,引導學生分析啟事的優(yōu)點有哪些,如何去學習寫文技巧,再找出一些啟事的不足之處,分析有缺點和問題的啟事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那些不便等。
3.4 仿真模擬情境
何為仿真模擬情境?即做好角色分配和角色扮演,實現(xiàn)情景再現(xiàn),讓學生真正身臨其境。例如在講解“單據(jù)”的過程中,可以讓一名同學扮演債主,一名同學扮演借款人,如此多分幾組。到還款日期時,一些組扮演沒錢還款,這就依據(jù)借條進行下一步的安排、一些組扮演只還了一部分錢,這樣就可以趁熱打鐵進行欠條的講解、一些組扮演在寫借條時出現(xiàn)漏洞,如沒有寫欠款幣種,或是欠款沒有進行大寫從而被篡改等,借條出現(xiàn)漏洞,就可能雙方僵持不下, 這時老師就請其他同學說說借條的漏洞出在哪里,在今后寫借條要注意什么問題。再如:在講解“簡歷”的時候,教師不直接說如何設計簡歷,而是先擬一個公司的名稱和招聘崗位,以及對崗位的要求。接下來,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做一份富有個性的簡歷。簡歷做好,創(chuàng)設情境,選幾個性格迥異的同學來擔任公司的人事主管和面試官,選出他們認為比較博人眼球的簡歷。簡歷選好,再讓他們說說同學們的簡歷入選和沒有入選的原因。這樣,教師再告訴學生在制作簡歷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制作簡歷的一下小技巧,而學生就會非常愿意在受挫中積累經驗,從而學到知識。
4 結束語
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任何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都是為學生服務,學生只有學會了,學懂了,我們的教育才能完成應有的使命。而情境化教學手段能夠寓教于樂,引導學生在樂中學,也明白為什么學,學的目的是什么。眾所周知,所謂的應用文,就是用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的文章。使用情境化教學,將學生帶入情境,學生知道了什么文種該用在什么場合,如何用,這才是應用文教學最大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陸麗娜.從實用性的角度創(chuàng)新高職語文教學[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07).
[2]王偉超.情景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4).
作者簡介
班青(1989-)、女、貴州盤縣、助教、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