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教學階段,化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有極大的幫助。由于實驗是化學十分關鍵的一部分,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感悟,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開展。趣味化學實驗是在化學實驗中賦予了趣味,其操作簡單、充滿了奇巧,會極大的吸引學生注意力,對此,下面就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化學實驗;應用
一、 前言
化學學習與實驗有十分緊密的關聯,學生可以在化學實驗操作中,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還能將化學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操作中,有利于達到全面發(fā)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趣味化學實驗,可以將整個實驗過程都變得新穎奇趣,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認知。
二、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效果影響因素
(一) 教師教學方式
由于化學實驗本身具有一些危險元素,同時在教材中也規(guī)定具有危險性的實驗需要由教師進行操作。這就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初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上出于安全考慮,就會謹慎選擇化學實驗,甚至是有的化學教師會不允許學生近距離接觸化學實驗,導致學生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參與積極性不高,這就對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帶來了一定影響。
(二) 教師實驗組織經驗
在以往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會在實驗開始前向學生提一些嚴肅性、安全性的要求,缺乏了趣味性,這就導致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趣味性化學實驗時,會欠缺一些經驗,在實驗過程中會表現出組織管理失控,從而造成學生對教師的組織能力產生質疑,極大的影響到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 學生的參與性
在以往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學習知識的地位,這也導致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過于依賴教師。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時,學生會用大量的時間進行記錄,沒有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導致整個實驗都是為了最終的結果,而忽視了實驗過程中的價值,沒有充分發(fā)揮出實驗的作用,同時也制約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三、 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開展
(一) 利用趣味化學實驗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化學教材中,涉及的物質、實驗現象都與學生本身的日常生活有十分緊密的關聯,所以學生在學習初中化學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趣味性化學實驗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密信顯字”“燒不壞的手帕”等趣味性實驗來讓學生意識到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氫氧化鈉溶液、酚酞試液進行“密信顯字”實驗,在實驗之前,教師可以先用酚酞試液在紙上寫一點有幽默性的文字,隨后,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用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噴壺,噴向用酚酞試液寫過字的紙上,學生就會發(fā)現紙上開始顯出字來,通過這樣簡單的實驗,學生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什么可以顯出字來。同時在“燒不壞的手帕”的實驗中,教師事先將全棉手帕放入燒杯中,在燒杯中加入水與酒精比為1∶2的混合液,然后教師用坩堝鉗將手帕取出來,并將手帕點燃,等火焰熄滅后,學生就會發(fā)現手帕沒有被燒壞,這時學生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通過這類趣味性實驗的開展,學生就會對化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實驗結束后,學生就會更加主動的進行化學知識學習。
(二) 利用趣味化學實驗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在開展趣味化學實驗時,教師應該注重科學實驗方法的滲透,從而培養(yǎng)學生樹立科學意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趣味化學實驗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化,以此全面提升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并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溶液》這一單元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開展“制取硫酸銅晶體”的實驗,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1)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上網查找關于結晶的資料,了解哪些因素會對結晶帶來影響,并從中找出幾個比較感興趣的因素進行控制。(2)實驗探究,讓學生針對實驗進行探究,并對影響實驗的因素進行分析。(3)分組,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靈活的分組,讓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控制因素,開展實驗。(4)各組組長對本組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進行統(tǒng)籌、匯報,并對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這樣的趣味性實驗活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同時還促進了學生對溶解度、溶液過飽和度等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綜合發(fā)展。
(三) 利用趣味化學實驗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悟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以實驗為依托,引導學生觀察、探究實驗現象及實驗結果,可以極大的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感悟。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利用趣味化學實驗,指引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解決,從而全面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例如教師在講解《溶液酸堿性的檢驗》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溶液進行酸堿性檢測,如洗衣粉、白醋、洗發(fā)水、84消毒液等,并讓學生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為什么皮膚接觸洗衣粉后會發(fā)紅,甚至是脫皮?頭發(fā)是在弱酸性環(huán)境下健康還是在弱堿性環(huán)境下健康?”讓學生在動手檢測生活中常用物質pH的同時,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這樣就可以全面加深學生對于酸堿指示劑的理解。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對初中生來說,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能力還處于發(fā)展時期,同時他們對于生活中的新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理。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通過趣味化學實驗的開展,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更加熱衷于學習化學知識,這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有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永旭.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運用探究[J].學周刊,2016(28):186-187.
[2] 趙麗平.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9):141-142.
[3] 李琳.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116-117.
[4] 焦寒雪.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8):66.
[5] 周春.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的應用探究[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6,23(8):82.
作者簡介:陳小清,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泉港區(qū)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