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摘 要: 中日兩國自1972年恢復邦交后,為了適應兩國文化教育交流,實現(xiàn)中小學外語教育的多樣化,教育部門開始有選擇地在全國主要大城市開展中學日語教育。我省武漢外國語學校最早開啟了湖北省中等階段小語種教育的先河,進入21世紀后為了適應新時代國際化教育的需要,全省各地陸陸續(xù)續(xù)開設了中學日語課程,包括日語在內的多語種教育百花齊放。本文在對我省近年來的中等日語教育現(xiàn)狀進行分析的同時,對今后如何進一步提高中學日語教育質量做了分析與構想。
關鍵詞: 湖北省 中等日語教育 發(fā)展構想
根據教育部出臺的現(xiàn)行關于高考的相關制度規(guī)定,目前我國高考生的外語應試科目可以在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6門語言中選擇一門,但根據以往高考外語報名情況看,全國絕大部分考生在報考時選擇的外語科目均為英語,其次是日語和俄語。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為了提高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及充實中等外語教育的多樣化,拓寬學生的國際化視野,以及應對部分學生的切實需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學開始開設小語種課程。日本作為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兩國交流日語頻繁,加之中日語言中存在許多共同之處,使得最近開設日語班級的高中漸漸多了起來。但是伴隨中等日語教育的興起,相關研究少之又少,特別是對于我省的中等日語教育的相關研究及探討還處于空白狀態(tài)。因此,對我省中等日語教育現(xiàn)狀進行探討分析有利于進一步了解我省中學階段小語種的教學現(xiàn)狀,對我省探究國際化前沿中學外語教育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一、中等日語教育的時代背景
東北地區(qū)少數民族多,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全中國大部分小語種考生都集中分布在東北地區(qū),加上東北地區(qū)在地理上與臨近的俄羅斯及朝鮮接壤,特別是朝鮮語與日語在語言上的親屬性,使得東三省的朝鮮族考生多會選擇學習日語并作為高考外語選項。
2000年以前,南方地區(qū)將日語作為外語應試科目的考生只集中在全國為數不多的外國語學校,以及極少數的公辦中學和民辦中學。但自從2010年以后針對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開設日語課程的中學開始慢慢增多。尤其是隨著近年來大學對小語種考生選專業(yè)時限制的放緩,選擇小語種的考生,尤其是選擇日語科目的考生開始慢慢增多。
不管新課程標準對教育教學的目標如何設定,對所有學生和家長來說,高中階段的學習目標就是考入考生理想的大學,包括社會在衡量一所中學的教學水平時,更多的是考察該學校高考的升學率,特別是高考的本科(重本)升學率。最近幾年以來,在全國外語高考中,日語考生的平均分遠遠高于英語考生的平均分,在分數方面占據一定的優(yōu)勢,特別是江浙等沿海地區(qū),近年來開設日語作為高考外語的學校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例如上海甘泉外國語學校,最近10多年來一直保持日語在校生1000人左右的規(guī)模。江蘇省泰州民興實驗學校,目前在校日語考生超過900人,自2010年開設日語班以來,每年日語考生高考平均分數均超過同期英語考生。
2014年9月,浙江省發(fā)布了《浙江省深化高校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在該方案中提到,浙江省高考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外語分為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也就是說,從2017年高考開始,浙江省的高三考生可以自主選擇使用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5門外語代替英語參加高考和選考,并且浙江省的外語高考每年考兩次,錄取時按最高成績錄取。在該方案中還清楚地表明,在以后的研究生考試和職稱考試中也可以使用小語種代替英語。
二、我省中等日語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與現(xiàn)狀
我省中學日語教育起步于武漢外國語學校,該校創(chuàng)辦于1964年,是“全國首批七所外國語學?!敝唬硗饬謩e為長春外國語學校、天津外國語學校、上海外國語學校、南京外國語學校、重慶外國語學校和廣州外國語學校。武漢外國語學校在建立之初只開設英語班,此后于1972年增設日俄德法四語,由此開創(chuàng)湖北省中等階段小語種教育的先河。
于1994年建立的黃岡市外國語學校相繼開設日語、俄語、德語等小語種教學班和國際班。20世紀以后,湖北省中等日語教育開始慢慢發(fā)展起來,特別是各類外國語學校及各校國際班的興起,使得我省的中等外語教育不斷登上新臺階。如2000年建立的宜昌外國語學校,2004年創(chuàng)建的宜昌天問學校,以及最近2006年成立的恩施州清江外國語學校,均在成立不久后開辦日語班。
進入2010年以后,我省中等日語教育迎來跨越式的發(fā)展。仙桃市田家炳實驗高級中學于2010年開設日語教學實驗班,首屆面向全省招收一個班,并于當年10月1日開學,該校開啟了江漢平原地區(qū)開設日語、備戰(zhàn)高考的先河。該校的日語課程由日本國語言學院委派有資質的日本國籍教師及中國國籍的日語教師共同任教。2012年9月,恩施州來鳳一中開設了恩施州第一所把日語作為第一外語的日語班,該校采用每班30人的小班化教學,并且專門配置了一名日本外教。由于日語班開設成效顯著,在隨后的幾年間,恩施州內的宣恩縣、咸豐縣、利川市、鶴峰縣等地區(qū)先后開設了日語班。如上表所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開設日語班的高中數量達到76所,占據全國開設日語課程高中數量的10%左右②。
在學生學完高中全部日語課程后,這些日語班的學生一般有兩種選擇:可以選擇參加國內普通高考考試報考國內的大學,其需要在高考時選擇考試外語為日語;不參加高考的考生可以報考日本的大學,但通常需要在日本的語學院學習一段時間才可以報考日本的大學。隨著國外其他國家對我國高考認可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考生憑借國內的高考成績報考其他國家的大學,例如韓國一部分大學對于國內高考上重本(部分學校二本線即可)的考生予以直接認定并根據分數段給予學生不同程度的獎學金及學費減免政策。
三、我省日語高考現(xiàn)狀分析
2017年全國日語高考參考人數約為1.2萬人,占當年高考總人數940萬人的0.1%左右。當年我省普通高考報名人數為302413人,其中小語種考生一共1644人,相比2016年小語種考生人數增加了588人,其中日語考生1519人③,約占全國日語高考參考人數的13%。這一數據與我省開設日語班的學校與全國開設日語班學校數量比例相同大致。其后依次為法語考生74人、俄語考生37人、德語考生14人。這些考生分布在全省27個考區(qū)的41個考點④。從數據可以看出,除英語外,日語考生占據了小語種考生的92%以上。
據教育部年報統(tǒng)計,截止到2016年底,我省共計普通高中532所,高中數量排在全國第11位,僅僅比排名第10的福建省少1所學校。如前文所示,我省開設日語課程的高中為76所,約占全省高中數量總數的10%。即全省每8所高中里就有一所高中開設日語課程,按照現(xiàn)如今的發(fā)展態(tài)勢,這一比率在今后還會持續(xù)增高。
湖北省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后,高考試卷各科均為全國卷。自2004年起,湖北省考試教育院受教育部委托,開始承擔全省普通高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自主命題任務。其后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省考試教育院于2015年高考后停止承擔高考自主命題,歷時12年的湖北省自主普通高考命題被畫上休止符。從2016年開始,湖北省高考語數外三門將統(tǒng)一使用全國卷,雖然高考命題的主體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高考作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的性質沒有變,高考命題的依據、總體考查要求、高考命題原則和標準都沒有變。另外小語種一直都是使用的全國卷,但由于部分省份(浙江?。└呖伎純纱瓮庹Z,因此不排除今后個別省份有單獨命題的可能性。
對比英語全國卷和日語全國卷的試題類型及卷面結構,自從2000年以后日語試題題型基本不變,我省在2004年至2015年期間使用自主命題試卷,湖北卷與全國卷題型稍有不同。從上表可以看出日語的聽力比英語少5題,寫作比英語卷少一個改錯題;閱讀理解跟英語一樣均為20題但是分值上比英語多10分;語言知識運用比英語多10題,但是分值上反而減少了5分。就歷年高考外語的平均分來看,日語要比英語占據一定的優(yōu)勢。相關研究將日語考生平均分高于英語的原因簡單地歸結于日語簡單,從高考大綱來說,日語的高考考試范圍確實比英語少很多。
其原因主要可歸為三類:首先,漢語跟日語雖然屬于兩個不同的語言,但是由于日語中存在大量的漢字詞,且很多單詞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思相同或者相近,大大減少了考試的閱讀難度與寫作難度,并且減少了考生的閱讀時間;其次,由于近年來國內日本文化的影響,大部分中學生從小就接觸日本動漫跟游戲,具有一定的興趣基礎;最后,隨著1997年高校改革后,高等學府日語教育呈現(xiàn)出高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每年畢業(yè)的日語本科生,研究生甚至部分日本留學歸來的畢業(yè)生開始大量進入高中教授日語,彌補了中等日語教育空缺。
四、提高我省中等日語教學質量的若干構想
近年來我省雖然在中學日語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及歷史因素的限制,在與沿海江浙省份相比之下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結合我省中等日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需要學習和借鑒相關教育發(fā)達地區(qū)的成功經驗,這些成功的教育經驗與理念將有助于不斷提高我省中等日語教育質量,有助于提高我省中學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并能夠大幅度提高日語考生高考時的外語成績。
1.轉變教育觀念,拓展國際化教學質量。由于歷史原因,現(xiàn)階段一些學生及學生家長對于日語教育持有反感的態(tài)度,部分人對于外語教育的認識不足,甚至存在陳舊觀念。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行的中等外語教育體制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伴隨著國際化浪潮的來臨,中等教育應該轉變陳舊的不合時宜的傳統(tǒng)觀念,開闊國際化視野,提高國際化教學水平。特別是隨著我省經濟的發(fā)展和對外聯(lián)系的加強,不僅僅是日語,其他外語教育也需要加強。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通過多樣化的外語教學,完善學生的國際化思維方式,并且可以達到增強學生人文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學習理念的良好效果。
2.完善相關辦學體制,強化對日語教育開設的扶持與管理。一個良好的辦學體制對于教育的快速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關教育教學部門在開設日語課程的時候應該充分完善相關教育設施,挖掘自身的辦學力量。例如江浙一帶的外國語高中都與當地大學結成教學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大學教學資源充實中學的日語教育力量。我省可以依托武漢的一系列高校完善中學的日語教育機制。同時政府及相關教育部門要扶持那些教學水平還很薄弱的學校。各學校之間也可以開展相互學習相關交流活動。
3.加大力度吸引優(yōu)秀青年人才師資隊伍建設。我省應提高相關教師待遇,加大力度吸引高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甚至更高水平層次的青年教師來我省教學。并依托武漢高校對中學的在校日語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同時可以實行“送出去,引進來”的原則,每年可以定期選送一批優(yōu)秀教師前往日本學習接受教學培訓。此外,也可以推進省內中學與國內外兄弟學校之間的交流,并聘用一些具有豐富教育經驗的外教,以彌補我省日語師資的不足。
注釋:
①數據來源:由筆者根據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2015年的調查結果及與湖北詞源教育內部資料整理做成。另外由于一部分地區(qū)的個別學校并沒有公開相關日語班級招生信息,因此實際上開設日語班級的學校是超過該調查表的。
②筆者對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2015年的調查結果數據以及通過對全國各中學調查統(tǒng)計得出,至2017年底全國開設日語課程的高中數量范圍大致在700所左右,在校日語學習者6萬人左右。
③全部日語考生1519人中,有1388人為湖北詞源教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代為培養(yǎng)。
④中國教育在線高考服務平臺http://gaokao.eol.cn/。
參考文獻:
[1]唐磊.試論基礎教育日語課程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王穎芳.高考小語種(日語)考生現(xiàn)狀及前景分析[J].考試研究,2012(5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日語教學大綱(實驗修訂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日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