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琴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機器人智能技術因綜合了機械、數(shù)學、物理、電子信息、控制理論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而受到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因此,小學機器人校本課程已經引起了眾多小學的重視,紛紛將其納入了本校的校本課程中。如何讓機器人校本課程在實踐中實現(xiàn)資源利用最大化、制度健全化、學習個性化,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機器人校本課程;有效化實施
小學機器人校本課程作為信息科技學科的一部分,是一種普及型課程,旨在充分利用機器人教學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在問題中建構知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校本課程活動的大框架下,最大化地發(fā)揮機器人教育的價值?筆者現(xiàn)針對從教的一所基地小學A在機器人校本課程實施的近幾年來出現(xiàn)的若干問題,探索小學機器人校本課程有效化實施的一些可行性手段和方法。
一、目前校本課程的上課情況
以A基地小學為例說明,A基地小學配備有一間專門的機器人上課教室,內置有校本課程所需設備10套。由于校本課程的普及性要求,目前A校機器人校本課程的上課情況是一周有一個年級12個班上課,每個班級一個星期一次機器人校本課程,每個班學生人數(shù)均在40人左右。目前采用的上課形式是分組教學,4人一組,分為10個小組,一組一套機器人設備。
受限于教學設備、教學場地和師資的限制,A基地小學目前采取同一年級所有班級的同一周的課程均采用相同教學內容的授課形式。上課過程中的一些實際情況和問題分析如下。
1.上課設備需要提前分件
已知A基地小學的機器人校本課程教具總共10套,由于校本課程具有學生人數(shù)多不好控制的特點,所以教師從一開始就采用了每一次課按搭建需求提前將零件分配出來的方式進行上課,這樣可以避免將一整套設備全部發(fā)給學生后隨之而來的是課堂無法控制、零件丟失嚴重的問題。
2.上課進度問題
其次,一個年級12個班一個星期需要上課12節(jié)次,上課教室是固定的,那么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不同班級連續(xù)上課這個問題,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使得教師沒有條件給兩個班級設計不同的課程。在不能把整個設備套裝發(fā)給學生的大前提下,就需要針對不同班級所上的不同內容提前分件。設備套裝零件內容有限,無法滿足提前分出幾次課所需的所有內容,而利用課間的10分鐘來重新分件就時間而言是遠遠不夠的。
考慮到這些實際上課過程中面臨的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只能采取一個折中的方法,即一個年級所有班級上課進度完全相同,但新問題隨即產生,每節(jié)課下課前為了后續(xù)的下節(jié)課能順利進行,需要在本節(jié)課下課前預留至少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將本節(jié)課的搭建物都拆掉并恢復成上課前的分件樣式,這樣才能保證后上課的班級順利進行教學,雖然拆搭過程比較繁瑣,但也初步解決了分件的問題。
二、初步解決方案
1.不斷更新課程內容
我們本學期初對A基地小學課程做了全部更新,在學期開始前就做出了本學期的整體授課安排,我們簡稱為“兩個一”計劃,即一節(jié)課一個新型搭建模型。本學期幾乎所有的搭建方案都是機器人教研組的教師提前根據(jù)授課計劃而重新設計的,我們摒棄了之前幾個學期的搭建案例,力求對搭建案例存在的問題做出改善。
2.分階段設置主題
將課程設置為一個月或者更長時間為一個大主題,一個學期三到四次不同的主題,主題可以和A基地小學自身的科技月、活動周等結合起來,以配合基地?;顒印R部梢宰孕性O置主題,如魅力城堡、魔法公園等能吸引學生的主題,也可以以基礎結構月、科技普及月等知識性活動為主題。
3.編寫“輕薄實用型”小學機器人校本教材
目前市場上的機器人教材多是根據(jù)不同機器人廠家的設備不同來配備的類似說明書性質的教材,所以不論是型號、結構還是使用方法都與我們實際使用的設備有所區(qū)別,即使是我們實際使用設備的機器人教材,它的內容也同我們實際上課內容無法完全吻合,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為了配合實際上課需要,我們針對新學期的新課程安排,結合整個機器人教研組的力量編寫了適合基地校專用的校本教材。這種自編教材最大的亮點在于它將每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知識點都隨書附上,但沒有將每節(jié)課的搭建內容都編寫進去,這樣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學習的新鮮度和保留其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性,使學生不受搭建圖的限制,教師也能更好地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課程安排和特色風格化授課。
以上部分教學改進措施在A基地小學已經引進和實施,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鍛煉。通過這些探索研究,筆者深感機器人校本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做中學”的過程中,將知識在大腦中建構起來。從長遠來看,如何更好地促進機器人校本課程有力實施和發(fā)展對于機器人專任教師而言是任重而道遠的。
參考文獻:
[1]何勇平,范蔚.校本課程特色與學校更新[J].課程·教材·教法,2006(10).
[2]史婷,葛文雙.我國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發(fā)展中的若干問題分析[A].第六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文集[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