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梁,萬明明,徐光輝
(1.鹽城市阜寧縣人民醫(yī)院內科,江蘇 鹽城 224400;2.鹽城市阜寧縣中醫(yī)院內科,江蘇 鹽城 224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肺部異常炎癥之一,其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所合并產生的綜合征,臨床上將其稱為重疊綜合征[1]。該綜合征患者有極大的幾率出現呼吸衰竭或是心疾病等,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著極大的威脅,死亡率較高[2]。也正是因此,本文主要是對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效果進行觀察分析,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臨床治療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內三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接受治療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使用數字隨機分組法對患者進行分組,每組患者30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8~76歲,男20例,女10例,體質量34.08~82.22 kg。對照組患者年齡27~75歲,男22例,女8例,體質量33.97~82.03 kg。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如性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參與研究的患者均為自愿加入研究,并簽訂研究知情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對患者使用BIPAP呼吸機(德國)進行治療,根據患者情況對鼻罩或是面罩進行選擇,并對吸氣壓、以及呼氣壓進行調節(jié),分別為12~24 cmH2O,3~14 cmH2O。
研究組患者則采取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進行治療:對氣道壓力進行調節(jié),標準以自動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機結果為基礎,使用面罩并與吸氧管接通,日間進行1~2次通氣,每次持續(xù)2小時,夜間則持續(xù)6小時。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動脈血氣相關指標進行檢測,主要包括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壓(PCO2)、pH、氧飽和度(SaO2)以及氧分壓(PO2)[3];對兩組患者的睡眠檢測指標進行調查,主要包括患者呼吸紊亂的總次數、呼吸暫停持續(xù)的最長時間、患者夜間最低血氧飽和度、以及血氧飽和度低于90%的時間[4];并對兩組患者的肺功能進行檢測,對研究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動脈血氣相關指標情況 研究組患者的動脈血氣相關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動脈血氣相關指標情況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arterial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兩組患者的動脈血氣相關指標情況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arterial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PO2(mmHg)73.25±2.57 64.57±1.03 8.362 5<0.05組別研究組(n=30)對照組(n=30)t值P值PCO2(mmHg)43.36±2.08 65.36±3.65 8.932 5<0.05 pH 7.23±0.05 7.01±0.01 8.635 8<0.05 SaO2(%)95.63±2.01 85.36±2.04 8.563 2<0.05
2.2 兩組患者的睡眠監(jiān)測指標情況 研究組患者的睡眠監(jiān)測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睡眠監(jiān)測指標情況(±s)Table 2 Sleep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both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的睡眠監(jiān)測指標情況(±s)Table 2 Sleep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both groups(±s)
血氧飽和度低于90%持續(xù)時間22.6±2.52 57.45±12.24 8.632 5<0.05組別研究組(n=30)對照組(n=30)t值P值呼吸紊亂的總次數21.31±2.58 71.25±2.31 7.155 2<0.05呼吸暫停持續(xù)的最長時間1.11±2.54 50.36±5.47 8.362 5<0.05患者夜間最低血氧飽和度88.32±3.54 77.45±2.21 8.336 2<0.05
2.3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 研究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s)Table 3 Improvement of lung function in two groups±s)
表3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s)Table 3 Improvement of lung function in two groups±s)
組別研究組(n=30)對照組(n=30)t值P值RV%166.32±6.58 205.14±12.14 8.363 3<0.05 FVC%55.32±2.98 47.85±2.6 7.222 5<0.05 PEF%58.32±3.24 48.57±1.24 8.900 5<0.05 MVV%54.21±1.02 45.32±2.47 8.463 5<0.05 RAW 2.15±1.01 4.02±0.51 7.563 2<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由于疾病的影響會導致患者出現較為強烈的氧化應激反應,進而加重患者慢性炎癥的程度,炎癥反應發(fā)生的主要位置,包括氣道、肺血管、以及肺泡壁部位,抑制患者炎癥部位具有的正常功能[5-6]。
傳統(tǒng)臨床上對患者采取手術治療等方式,對患者的傷害較大,且獲得的治療效果較差,且隨著患者病情的加重,會出現氣道阻塞的現象,壓力逐漸升高,對治療工作有著較大的阻礙[7]。后臨床逐漸對患者采取CPAP呼吸機進行治療,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在實踐中發(fā)現其對患者的動脈血氣情況、以及肺功能較差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差[8]。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對患者采取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進行治療,該種治療方法可對吸氣、呼氣壓力進行調節(jié),可對患者潮氣量的需求進行保證,而呼氣末壓力降低,則可有效排出氣體,同時避免出現小氣道塌陷、或是肺不張等現象,對通氣現象以及患者的肺功能、夜間缺氧情況進行改善[9-10]。
本次研究中,采取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患者,其動脈血氣相關指標有著明顯的改善,且患者的睡眠監(jiān)測指標,也出現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也有明顯的改善,與采取CPAP呼吸機進行治療的患者相比,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中,對患者采取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動脈血氣情況,以及患者的睡眠質量,對患者的肺功能進行提高,進一步加強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在今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治療工作中進行推廣和應用。
[1] 程益康.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1):102-103.
[2] 錢麗萍,楊江華,金培英.雙水平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4,13(6):550-551.
[3] Lieuwe D Bos,Peter JSterk,Stephen JFowler.Breathomics in the setting of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16,138(4):970-976.
[4] Giorgio Castellana,Anna Grimaldi,Marco Castellana,et al.Pulmonary Nocardiosi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new clinical challenge[J].Respiratory Medicine Case Reports,2016,18:14.
[5] 戴月梅,夏宇,陸影,等.2種通氣模式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療效對比[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9(3):349-353.
[6] 趙曉燕,劉建峰,嚴志剛,等.常規(guī)加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COPD合并OSAHS效果觀察[J].人民軍醫(yī),2016,59(2):158-160.
[7] 王幼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病人的臨床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6):136-138.
[8] 王帆,任華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10例觀察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1):68-69.
[9] 孟丹,徐傳藩,陳培生,等.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COPD合并OSAHS效果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5,26(12):1742-1744.
[10]劉冰,王國興,張斌,等.雙氣道水平正壓通氣治療COPD合并OSAHS重疊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5,14(11):92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