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管理實際上就是“人性”管理。它是班主任根據設定的目標,帶領學生對現有的資源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以實現教育目的的過程。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他們的個性特點。創(chuàng)造條件打開學生心扉,成為他的朋友,同時培養(yǎng)學生干部,并在班級中開展有效的班級活動。重塑學生的人格魅力,喚醒他們進取信念,以達到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的自治目標。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藝術;解決策略
班級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最基層單位。它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時代新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班風必定有積極向上,爭先創(chuàng)優(yōu),腳踏實地的特點。而這些特點也集中體現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班級凝聚力。學生只有在這樣的班級里,才能有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班主任是班級管理核心,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藝術,是形成良好班風的關鍵。只有班主任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喚醒他們的進取信念,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優(yōu)良班風,才能使一個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得到綜合的提升。
一、 踐行以人為本 重視個性差異
當下很多老師在實施教育教學過程中,沒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往往是采用“保姆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他們沒有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忽略了學生個性、要求過分的統(tǒng)一,壓抑了他們的發(fā)展。這樣的環(huán)境中師生之間很難建立相互信賴的人際關系。在班級管理中,如果師生之間沒有建立相互信賴的人際關系,要管理好班級就難了。
老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以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出發(fā)點,順應學生的稟賦,確立和尊重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個性差異,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教育、理想得到升華。學生在這樣的集體中獲得了歸屬感。當他意識到自己也是班級的組成部分,集體需要他,班級需要他,老師和同學都在關注著他時,他就會對班級產生深厚的感情,對這個班集體產生強烈的依附感,并且會對這個集體產生巨大的向心力,集體強大的凝聚力就表現出來了。這樣,學生就會千方百計為建設好集體出謀獻策,千方百計地為集體服務,為集體爭取榮譽和利益,甚至會傾盡所能把這個班級建設好。
二、 打開學生心扉,做學生的朋友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十分確信,確實有那么一種精神品質,一個缺少了他們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者的品質,而其中首要的便是深入兒童精神世界的本領?!钡拇_,心靈是智慧的發(fā)源地,是人類靈魂的所在,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該打開學生心扉,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秾W記》也說:“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我們要管理好一個班就得和孩子進行心的溝通,努力成為學生的朋友。初中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這個關鍵的轉型時期,生理和心理都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在這個時期很多家長外出務工經商,這些學生都成了典型的留守少年。當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困難迷惘時,他們需要聽眾,需要理解和支持者。但由于父母的關懷不夠,同齡人之間的羞澀,很多時候沒有找到傾訴對象,沒有找到支持者。他們內心感到苦悶,部分活躍的學生就會自尋方法,自找出路。于是他們往往制造事端,抵制和反抗班級管理。為了搏出位遇事就會和你對著干,有時候還會通過極端手段展現出來,從而引起同學圍觀和關注。長此以往,他們就會慢慢地養(yǎng)成不良習慣,成了問題少年。這不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對學生的人格造成嚴重影響。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和學生建立了有效的溝通渠道,成功走進了學生的內心深處,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為學生排憂解難。慢慢地,學生就會受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和諄諄教導而煥發(fā)光彩。
三、 用心培養(yǎng)干部 巧建溝通橋梁
班級管理單憑班主任的個人力量是有限的。班級需要一個協(xié)作的團隊來管理,班干部就是這個團隊的中堅力量。他們是老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和紐帶。盡管班主任扮演著引導者和朋友的角色,但教師的本質身份是無法改變的,而且班主任也需要自己的空間、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不可能做到時時刻刻對班級的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為了確保師生溝通渠道暢通,老師能即時了解同學的具體情況,這就需要組建以班團干部為中心的班級管理核心,培育他們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當班級核心管理層組建完成后,就對其進行業(yè)務培訓。培養(yǎng)他們能代表學生,真正反映學生的實際問題的發(fā)言能力,提高他們的協(xié)調能力和溝通能力,使之成為師生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而不是淪為老師的耳目口舌。班主任要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有“服務、獨立、標榜”的意識,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同學,使他們主動地工作,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并在紀律上,學習上,生活上獨樹一幟成為榜樣。如此一來,學生就會緊緊圍繞在核心管理層周圍,學生的集體感,榮譽感和凝聚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四、 有效開展活動 優(yōu)化班級管理
班級活動是一個班生命力的具體體現,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示和彰顯的平臺,很多難以理解的問題會讓學生從有效的活動中親身得到體驗,從做過中體驗,從做過中理解。這樣必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勁頭,從而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特別是學困生在有效的班級活動中,將會重塑造他的人格魅力,喚醒他積極進取的信念,使這些同學們的集體觀念和紀律都得到增強,一定程度使班集體形成了一股合力,這樣會促進班級目標實現。班主任可以通過有效的班級活動發(fā)現學生的的閃光點和存在問題,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使教育的有效性和良好班風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總之,班級管理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無論怎樣,我們都要以促進學生的進步、健康和發(fā)展為教育前提。要實現高效的班級管理,我們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fā),想學生所想,扮演好學生的引領者,做學生學習上的好幫手,生活上的好朋友,努力去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這樣的班主任才是一個成功的班級管理者和締造者。
參考文獻:
[1] 劉良華.《憑什么讓學生服你》——一本寫給班主任的書 [J].北京教育(普教版).
[2] 崔其升.我的管理方略[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黃華福,廣東省吳川市,廣東省吳川市吳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