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畢業(yè)年級教師又一次來到初三年級,將與學生一同應對每年的中考??偨Y經驗,備戰(zhàn)中考,具體有以下幾點思路進行交流。
關鍵詞:備考總結;思路整合;方法指導
一、 整合知識點,形成知識網絡
首先要細致研讀分解《中考歷史學科說明》,明確需要復習的知識性內容有哪些,做到胸有成竹;其次要明確《中考說明》中各類知識點不同層次的要求;最后要夯實基本史實,將歷史知識貫穿起來形成知識網絡體系,讓學生在知識網絡體系下記憶知識、鞏固知識。以上這些在我們初三復習階段中,主要是由第一輪單元復習完成。
二、 構建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理解歷史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
帶領學生記住基本知識,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是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點內在聯(lián)系。將歷史發(fā)展過程的連續(xù)性呈現(xiàn)出來。以上在初三復習階段中主要是由第二輪專題復習完成。例如專題:《思想的力量:中外思想解放運動》
1. 中國古代思想:百家爭鳴
2. 中國近代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維新思想”“三民主義”“民主科學”“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3. 近代西方思想: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馬克思主義
三、 強化歷史與現(xiàn)實的結合點,凸顯歷史學科的借鑒功能
這個理念主要在我們復習階段第三輪強化復習中完成,即時政熱點和周年大事的復習。這里要強調的是教師要關注時政新聞,特別是每年國內外主要新聞事件和每年3月份“兩會”的內容,將收集到的時政新聞熱點和考點結合起來,編制成試題拿給學生練習或測驗。舉例《2014包頭市初中升學考試試卷》13題材料一,以周年大事這一熱點和外交部長王毅就中日關系的講話相結合,考查1894年和1914年的周年大事,既體現(xiàn)了歷史與現(xiàn)實的結合,又緊扣時政和周年大事,達到完美呈現(xiàn)。結合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形成,加強了歷史與現(xiàn)實的緊密結合。
四、 注重新史觀在復習階段的滲透
在復習階段上課,需要學會多用新史觀來重組知識,多角度地審視歷史,從而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一個全新的多元史觀看待歷史的能力。
(一) 革命史觀。例如在復習中國近代史時,被視為西方殖民入侵,把中國變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過程,以及伴隨著中國人民的反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實現(xiàn)民主的過程。
(二) 文明史觀。文明史觀下世界現(xiàn)代史即20世紀以來世界文明演進,表現(xiàn)為兩種現(xiàn)代化模式的并進,“1917年十月革命創(chuàng)立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模式和羅斯福新政國家干預經濟的方式進行改革調整”,例如:《2014年包頭市初中升學考試試卷》12題得以體現(xiàn):
材料一 1933年3月,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宣稱:我向你們保證,我誓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靠政府的力量調節(jié)和改革經濟,旨在復興。 為此,以3R(復蘇Recovery、救Relief、改革Reform)為核心的“新政”開始推行。
(1)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材料中“3R”所代表的“新政”措施。
材料二 鄧小平是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為了擺脫“左”傾思想和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他提倡中國“致富”,給中國經濟“松綁”……成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松綁”的主要原因并說明“松綁”的主要內容。
(3)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三) 全球史觀。全球史觀是指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是由分散向整體發(fā)展轉變過程。舉例:《世界經濟格局即經濟全球化的歷程》:(1)15世紀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形成一個整體,是經濟全球化的起點(2)科技革命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形成。
(四) 近(現(xiàn))代化史觀。中國近代化表現(xiàn)為經濟上的工業(yè)化(即現(xiàn)代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人類從農業(yè)文明過渡到工業(yè)文明的進程),政治上民主化(即用民主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專制制度),思想上指實現(xiàn)人文化和理性化(即以民主科學理念取代封建思想和獨裁)。
五、 值得關注幾個問題:
(一) 考試命題以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版)》為基本依據(jù),關注每年《中考歷史學科說明》。其內容列出來考查范圍70條知識點,可進行參考。
(二) 關注學生。關注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
(三) 關注學生答題技巧的訓練。書寫上規(guī)范ABCD序號的規(guī)范,材料題先閱讀后再挑出重點畫出關鍵詞,對應答題看分值答題,答案層次化、序列化。
總之,教育是合力,用好課堂時間,守住自己的陣地,才能實現(xiàn)高效復習。以歷史課標為經,中考說明為緯,在全面布好的經緯網上,安排整合好考點,實現(xiàn)中考大豐收。
參考文獻:
[1] 中考學科考試說明:2017年版 /包頭市教育教研考試中心制定,——包頭: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7(2).
[2] 2014-2016《包頭市初中升學考試試卷》.
[3] 2014-2016《包頭市初中升學考試試卷》.
[4]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郭雪梅,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內蒙古包頭市第四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