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試結合學生成長中存在著生命意識淡薄的問題現(xiàn)狀,充分發(fā)揮教材文本的優(yōu)勢作用,嘗試對生命主題教學進行思考與探索。
關鍵詞:生命路徑;教學路徑;創(chuàng)設情境
史懷哲說:“我只能敬畏所有生命,我只能與所有生命共同感受,這是所有道德的基礎和開端。誰體驗到了這一點,并繼續(xù)體驗到這一點;誰體驗到了這一點,并始終體驗到這一點;這就是道德。”《道德與法治》最大的亮點是把生命教育作為底色,且在七年級下冊的第四單元進行了重點闡述。
2016年秋我接手了七(14)班的班主任,班上兩位同學的舉動讓我對生命教育有了更為迫切的認識。
案例一、入班后的一個月,班級進行了數(shù)學測驗,一個叫楊萌萌的女生僅考了16分,班級倒數(shù)第一。周一早讀時間我把她請到辦公室進行了一番批評,在我看來這個成績是不能讓人接受的。第一節(jié)語文課,她只上了半節(jié)課就哭著去了衛(wèi)生間,等同學們在另一座教學樓一樓找到她時,她已哭得不成樣子,并且用頭往墻上撞,似乎起了個包。
案例二、摘自另一位女生的周記:“又是新的一周,時間過得好快。我期待著結果,但內(nèi)心充滿了緊張。一天又一天,日子過得很累。因為當知道成績,又是一種心情。宋老師我想轉學,也請您理解。我相信每個人心里總有個引子,當它一步步向火觸近,是非常容易點著的。我厭煩了這種生活,它使我生不如死。我并沒有不喜歡這里,我與這里的每個同學、老師相遇,相識都是一場緣分。但是我知道自己在這里待不下去了,我想學會讓自己……”
事情雖已過去,至今心有余悸。剛上七年級的學生,十二三歲的孩子,怎么就有如此的想法和行為!毫無疑問,這兩個孩子都無法面對學習生活的“打擊”,生命意識淡薄,亟須加強引導。不僅如此,我甚至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孩子越來越脆弱,他們似乎對生命“很不在乎”,甚至冷漠無視。
一、 吃透教材編寫意圖是開展好生命主題教學的前提
教師應首先加強對課標的研究,理清教材編寫思路與邏輯。作為德育課程,必須遵循德育教育規(guī)律,知情意行的邏輯統(tǒng)一規(guī)律。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由“探問生命、珍視生命、綻放生命之花”三課組成,教材按照“是什么——怎么辦——如何過”,闡述了生命知識、生命關系和生命價值,逐級提升學生對生命的認知、對生命的行為、對生命的境界理解。生命主題教學,絕不僅僅是認知生命知識,萌發(fā)道德情感,落實生命行為,自覺敬畏生命才是價值追求。
二、 創(chuàng)設情境情感體驗是落實好生命主題教學的路徑
為此,我結合執(zhí)教“敬畏生命”的部分環(huán)節(jié),嘗試對生命主題教學做出思考與探索。
(一) 在情境分析中提高生命認識
【給敬畏生命一個充實的理由】課前播放《等待你的消息》視頻。
師問:人們在等待誰的消息?239條生命就這樣突然無端的消失了,聽到這樣的消息,你有何感受?
生答:生命無常,生命很脆弱。
師問:生命如此脆弱,導致生命受傷害甚至消逝的原因有哪些?
生答:有戰(zhàn)爭,疾病,饑荒,地震、火山、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師引導:在這些災難面前,生命顯得如此渺小,所以我們會害怕,恐懼,因為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逝去就無法挽回。
師問:馬航失聯(lián)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一個月內(nèi)總計投入4400萬美元,是航空史上最貴的搜尋行動。各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搜尋,你認為值得嗎?
生答:值得。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生命是寶貴的。
追問:當生還可能幾乎為零時,還要繼續(xù)搜尋嗎?為什么?
生1:不用搜了。浪費錢,可以省下來用在有意義的地方。
生2:要搜??赡苷也坏?,至少對家屬有一個交代,因為生命是神圣的。也可以找到原因,總結教訓,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fā)生。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歌曲,把學生的情緒帶到馬航失聯(lián)事件中,體會生命的脆弱,易逝。通過基于真實情景下的設問,有利于啟發(fā)學生思考生命的神圣,進而產(chǎn)生敬畏之感。)
(二) 在尋找反思中落實生命行為
【給敬畏生命一場心靈的洗禮】呈現(xiàn)材料:馬航失聯(lián)以來,搜尋工作始終沒有停止過。兩年多來,中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在內(nèi)的很多國家共撥款約15.3億人民幣,完成了超過11萬平方公里海域的搜索,共搜尋到22個飛機碎片,其中有3個碎片已確認屬于馬航MH370客機。
師問:國際社會用最大的努力想方設法搜尋生命,敬畏生命。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也存在著對他人生命冷漠的現(xiàn)象,你能說出這樣的幾個例子嗎?
生1:有的病人砍傷醫(yī)生,醫(yī)鬧事故。
生2:校園里有的同學以大欺小,甚至打架斗毆,對他人身體造成了一定傷害,也對學校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
生3:我們班里有的同學有自殘現(xiàn)象(有學生在笑)
師歸納:我們要對他人的生命存有敬畏之心,所有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傷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也包括自己的生命,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過渡:不傷害他人生命是敬畏生命的底線,如果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或需要幫助時,我們也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別人必要的幫助和關愛。你能舉出發(fā)生在你身邊的類似事例嗎?
生1:無償獻血,幫助他人。
生2:有人幫扶殘疾人過馬路。
生3:到敬老院給老人送物品等。
師歸納:剛才同學們所列舉的行為,包含著對他人生命的尊重和關愛,更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擔當。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心存敬畏,行有所為。
(3)在榜樣激勵中提升生命境界
【給敬畏生命一次自覺的行動】出示圖片:2016年里約殘奧會,中國及世界各國殘疾運動員奮發(fā)拼搏的颯爽英姿。他們身殘志堅,克服了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與艱難,向全世界展示了即使殘缺也不放棄綻放生命精彩的樂觀、自信、堅強。可是,在我們身邊一些同學,因為一點小事就自暴自棄,傷害自己身體等??赡苣阕约河X得這沒事,但你不知道接下來就是事故的發(fā)生。
請大家以“你以為……沒事,但你不知道……”為話題,搜尋身邊發(fā)生的事情。
生1:你以為同學們之間打打鬧鬧沒事但你不知道如果碰到要害部位,誰都后悔不及;
生2:你以為你這是發(fā)泄自己,但你不知道你的親人是多么擔心你;
生3:你以為熬夜玩手機游戲沒事,但你不知道你的身體健康在受到傷害。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思考、舉例,體會生命會因小事而受到威脅,生命是如此脆弱,生命如此珍貴,進而珍視生命。)
作者簡介:宋懷雷,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阜陽市第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