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一個國家之中,是一個家庭之重,是一個做人之本。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在蒸蒸日上,各部門也對教育事業(yè)推出了不同的政策,其中新課程標準就是目前所實行的一個。新課程標準的目的就是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新課程標準要求為,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輔助,并提倡老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提高老師的教育水平跟教學質量,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但是在實際教學生活中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下文就將實際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進行分析和概述。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常見問題;探討
政治教學絕大部分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然而在新時代新課標的引導下,這門課程又有了其新的不同的定義,這就需要思想政治老師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學行為、跟教育觀念,也要思考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進而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針對現階段的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積極性不高
政治這門課程本就是思維邏輯性極強的一門課程,對于老師在課堂中的講解,難免會遇到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的尷尬境地。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中結合現實生活以及課堂理念的知識進行教學。例如:老師與學生多討論一些現實中所發(fā)生的時事新聞加以書本結合與學生提問,讓學生自己主動思考,發(fā)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及解決措施,老師在根據理念知識相結合跟學生講解。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避免了課堂中無人應答的尷尬境地。
(二)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影響
對于我國的教育方式大部分為“應試教育”何為應試教育就是(又稱填鴨式教育)通常被視為一種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考試成績,背誦與解題的教育制度,與素質教育相對應。老師學生只為了成績而學習,而不是為了理解所謂的知識理解這樣做的方法雖說也讓學生記住但沒有深刻印象意義不大。老師應注重思維與現實相結合,不要一味地追求成績從而讓學生囫圇吐棗的把知識咽下去而沒有自己的反思與理解。不要一味的講題背誦。
(三)學習方式僵硬
在現階段存在很多高中老師進行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只注重課堂氣氛而忽略了學生在探討中的深入思考。這就會使學生只注重課堂氣氛而忽略了探究學習的本質。還存在一些教師在公開課與正常教學中存在較大差異,比如在公開課上實施探究式學習來激發(fā)課堂氣氛,而在平常學習中還在使用研習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樣做還是沒有達到新課標的深度含義。另外還有一部分老師對于探究式學習的使用非常頻繁,這樣會是學生產生疲倦感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課堂氣氛的活躍而沒有把知識真正的理解通透。導致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失去興趣從而影響學習質量跟教學水平。
二、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對策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走向
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感走向是政治課程中最成功的體現,由于學生在步入高中后對新生活的認知不斷提高,價值觀也在不斷改變,政治這門課程就是引導學生在正確的年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樣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摒棄原來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把學生帶入課堂再從課堂而融入生活,從而使學生明確自己的方向,樹立起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學生也要做出改變,老師教的知識與自己學到的知識要相互結合,多方面觀察事情的本質靈活運用才能使得課堂不再枯燥無味,學生不再不求甚解。高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使得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水平提高。
(二)利用多方面資源融入課標地方特色
新課標要求思想品德老師要充分調動現有的多方面資源進行教學,探究問題要廣泛不要教材里的知識來進行學習,老師要結合當下時事、民生、生活、地域,給學生提出問題來進行探究性學習思考。要留出充足的時間來給學生閱讀材料跟探討學習。將教材理論與生活現實相結合。另外老師也要主動引導糾正不足,層層深入的解決問題。允許學生的有不同的看法見解,積極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點評,既要指出正確的價值又能講出其中的不足。引導學生進行深思、創(chuàng)思、敢思。鼓勵學生從正確方向進行探索研究。
(三)彰顯時代特色改變教與學
高中政治課的理論性較強,因此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課堂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講解時應與我國的當下時代背景與時代特色。對課程進行實踐性與開放性的講解,從而體現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的發(fā)展特征。以督促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靈活運用多種學習方法來教導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中既能明確學習目的又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樹立創(chuàng)新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權威觀念,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
(四)從教學源頭出發(fā)
教師在新時代的引導下,新課標的要求下。也要樹立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教學實踐中開發(fā)適應自己與學生都受益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身邊生活的素材相結合,做到立足實際出發(fā)積極探討不同問題的本質,從多方面來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切實引導學生道德觀念。
三、總結
結合上文所述,在新時代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不能一味的沿襲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方法。應與學生多交流,多學習自我補充跟上時代的步伐。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在改革教學中一定會出現種種的弊端。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積極探討不斷實踐總結錯誤的教學方法,擯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性,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感觀,立足于學生未來引領學生走在新時代正確的道路上。
參考文獻
[1]王喜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7,(32):102.
作者簡介
王娟(1977.12.02—),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湖北省襄陽市;最高學歷:華師本科;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政治教育;郵編:441000;單位:襄陽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