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琴 秦玉萍
眾所周知,低年級學生好奇多問,活潑好動,自控力差,特別是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一年級學生,很多習慣都不懂。加強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習慣教育,應貫穿于整個小學低段教學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需要輔導員在平時工作中留心觀察,用心琢磨,耐心引導,才能促使他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中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教育是什么?就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钡湍昙壥呛⒆羽B(yǎng)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小學低年級應該加強孩子的習慣教育。如何加強低年級孩子的習慣教育呢?是當前小學中隊輔導員普遍關注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工作,在本文中探討了小學低年級學生在校學習表現(xiàn),提出加強低年級學生習慣教育的策略。
一、從小事抓起,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本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而一年級更是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良好的習慣會形成良好的班風,會使學生在各方面得到提升。因此,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于剛進校門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剛開學的時候,我就把它當成了教學工作的重點。從坐姿、執(zhí)筆姿勢、讀書姿勢、課堂發(fā)言等看似細小的學習習慣抓起。同時關注學生的衛(wèi)生習慣,教育學生不能亂丟垃圾,要保持自己課桌和教室的整潔;要愛護我們課桌椅,愛護墻壁。為了強化學生的一日常規(guī)行為,我經(jīng)常采用歌謠的形式:鈴聲響,進教室。書放好,坐端正。老師講,仔細聽。同學講,專心聽。有問題,要舉手。站起來,大聲講。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時間一長,注意力會不集中,小動作就會多起來。我及時組織紀律,采用口令式的語句,如:一二三,坐坐好,并點名批評坐姿不好的學生,同時表揚坐得端正的學生。一兩個月下來,孩子們在校學習表現(xiàn)好多了。當然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需要反復強調、不斷鞏固提升。
二、語言激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節(jié)課、一兩天說說就行的,它必須貫穿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由于低年級學生自覺性和自控力都比較差,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這就需要輔導員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過急。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北頁P的力量和效果遠遠大于批評。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比較單純,只要是老師大力宣傳的、表揚的事情,他們都爭著搶著去干。輔導員要準確及時地表揚孩子。如課堂上那個孩子坐得端正,哪個孩子手舉得好,哪個孩子回答問題聲音響亮,哪個孩子字寫得漂亮,還有哪個小組衛(wèi)生打掃得好,哪個孩子幫助了別人。在表揚聲中為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們自覺地向受表揚的孩子學習。不知不覺,引導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三、物質獎勵,鞏固學生良好的習慣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對表現(xiàn)好的孩子,采用發(fā)小獎品的方法,鞏固學生良好的習慣。
小獎品大作用。你發(fā)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個“你真棒”的印章,得到獎品的孩子都會表現(xiàn)得很開心,沒有得到獎品的學生會很羨慕,會努力表現(xiàn),爭取下次得到獎品。比如,我班剛開始在食堂就餐時,孩子們喜歡講話,就餐完畢到處亂跑,教育了這個,那個又動起來,我喊破嗓門也收效甚微。于是我采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今天,誰就餐表現(xiàn)好就能得一枚‘你真棒的印章?!眲傉f完,就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調皮王錢城很快吃完飯,立刻坐好,還用手捂住嘴巴忍住不講話。在他的帶動下,周圍的學生也紛紛效仿?;氐浇淌遥伊⒖淘谒麄兊谋咀由仙w了一枚印章。孩子們看到這枚印章如獲至寶,欣喜若狂,一連幾天表現(xiàn)都不錯。漸漸地,我又不斷提高難度,連續(xù)三天表現(xiàn)好才能再得一枚印章。獲得三枚印章?lián)Q一顆紅星貼在班級評比欄里,湊夠三顆紅星可以換一份小禮物。這樣一來,孩子的積極性更高漲了,就餐自然而然就安靜了。每周五班隊會課上,我還鼓勵學生對照“班規(guī)”開展自評、互評,每周評出 “做操之星” “寫字之星”“衛(wèi)生之星” “紀律之星”等,不斷鞏固學生良好的習慣。
四、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對一年級學生來說,什么是集體,什么是集體榮譽感,在他們心中是比較模糊的。但是集體榮譽感,對培養(yǎng)一個好的班集體尤為重要。我通過實例,努力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集體榮譽。哪天班上晨午檢得100分,我都會和學生們一起鼓掌歡慶。我會告訴他們,這是我們班的榮譽。每周的衛(wèi)生文明中隊評比名次,我也會向學生們宣布。暗暗地我發(fā)現(xiàn),每當班衛(wèi)生評比被扣分、名次低的時候,孩子們都會在教室唉聲嘆氣。這時我明白,他們已經(jīng)懂得了集體榮譽的重要性。晨會課上,我再次強調要為集體榮譽而努力,要認真早讀,認真做兩操,排隊要做到快靜齊,要保持教室整潔干凈。學生聽了,也暗自下決心,逐漸改掉不良習慣,努力為班級爭光。學生一旦有了集體榮譽感,也能促進他們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五、揚長避短,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課間十分鐘,低年級孩子最容易闖禍。班上調皮王周子恒、陳王逸、錢城最喜歡追逐打鬧,同學們經(jīng)常告他們的狀。我找來家長談話,共同商討辦法。交談中,家長們都說他們太調皮,經(jīng)常惹是生非,在家打過多少次都沒用,沒辦法教育。我問:“你們孩子身上有沒有閃光點?”答案驚人一致:這三孩子雖然調皮,在家卻喜歡勞動。我聽了微微一笑,有辦法了!課間,我就讓這三人合作擦講臺,整理課桌椅,撿拾地面垃圾、拖地,三人欣然應允。由于他們下課精力都在勞動上,也就無暇惹是生非。我還經(jīng)常在班上夸獎他們,給他們頒發(fā)勞動獎章,現(xiàn)在他們干得更起勁了。
總之,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它需要學生長期的堅持,更需要輔導員在平時工作中留心觀察,用心琢磨,耐心引導,學生良好的習慣才能養(yǎng)成。
【作者單位:高郵市外國語學校小學部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