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瑋
廣東省第一榮軍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廣東廣州 51026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多發(fā)生于老年人群,可防可治[1]。COPD西醫(yī)治療主要使用支氣管舒張劑、糖皮質激素等,伴隨著臨床用藥時間延長,極易出現耐藥,至急性發(fā)作頻繁,肺功能較差[2-3]。選取該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COPD患者,采用中西結合治療方案,取得較好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124例COPD患者,均分兩組。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為對照組,男39例,女23例,病程 0.6~4 年,平均(2.3±0.4)年,年齡 65~79 歲,平均(73.3±2.7)歲。采用中西結合治療方案為聯合組,男38 例,女 24 例,病程 0.5~4.2 年,平均(2.1±0.5)年,年齡 66~79歲,平均(72.1±2.8)歲。 對照其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4]:年齡>65周歲;符合COPD的診斷標準慢性病程;臨床資料完整;知情同意配合回訪。排除標準[5]:肺部手術史及其他嚴重疾??;重要器官損傷;甲狀腺功能亢進;該組藥物;精神異常等,所有病例均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兩組均予基礎治療,包括戒煙、支氣管擴張劑、止咳祛痰及氧療。對照組常規(guī)西藥治療,即霧化吸入2 500 g支氣管擴張藥沙丁胺醇(國藥準字H10983170),并根據患者的一般情況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潑尼松龍(國藥準字 H33021207)30~40 mg/d,口服,連續(xù) 1 周。聯合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以大補肺湯為主方的加減藥劑,方藥組成:黨參、茯苓、黃芪各25 g,熟地黃18 g,紫石英 15 g,紫蘇子、地龍各 12 g,五味子、丹參、當歸、桃仁、芥子各9 g,鹿角膠(烊化)、甘草各6 g。依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適當劑量調整。1劑/d水煎服,早晚分服。14 d為1療程。
對動脈血氣及肺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量FEV 1、FEV1與FVC的比值(FEV1/FVC)等指標進行分析。對其過程中出現的急性發(fā)作次數、藥物的不良反應、合并癥進行對比分析。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采用百分比(%)表現,數據相比采取χ2校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聯合組血氣與肺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聯合組急性發(fā)作次數(1.2±0.5)次少于對照組(3.5±0.9)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137 5,P=0.000 0),且藥物不良反應、合并癥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詳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急性發(fā)作次數、藥物不良反應、合并癥比較[n(%)]
呼吸科常見病之一的COPD,其反復發(fā)作,病程較長,易出現免疫功能障礙,后至嚴重呼吸衰竭,為致殘、至死重要原因[6-7]。COPD的發(fā)病機制,與氧化、抗氧化失衡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COPD的不同時期與分期治療上側重點應有所不同[8-9]。因此隨著臨床廣泛使用西藥,臨床效果日漸變差且不良反應逐步上升。在我國傳統(tǒng)的醫(yī)學中,COPD屬于咳嗽、喘證的范疇,認為痰濁水飲與血瘀互擾。老年COPD非急性發(fā)作時的穩(wěn)定期時以肺氣虛弱證候為主,大補肺湯選自《備急千金要方》,方中以五味子斂肺氣;黨參、黃芪補益肺氣;鹿角膠、熟地黃臣藥和紫石英溫腎益精;紫蘇子、地龍、芥子、茯苓為佐藥化痰降濁,降氣平喘,丹參、當歸、桃仁亦為佐藥活血化瘀。依據患者自身疾病病程與身體狀況,給予適當加減應用藥物治療。在方藥的使用過程中,其療效亦得到現代藥理研究的支持,其中現代藥理學表明丹參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氧化之功能,可以舒張收縮狀態(tài)微血管,對于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及細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謝障礙有著有力的作用。此藥物使用中更能調節(jié)T淋巴細胞亞群紊亂,提高呼吸道免疫力,提高患者自身對于炎性、細菌的排斥能力,進而改善肺功能,達到標本兼治之目的。從該研究中可明顯看出,聯合組血氣與肺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聯合組急性發(fā)作次數(1.2±0.5)次、藥物不良反應(17.74%)、合并癥(12.90%)明顯少于對照組,該組研究結果與龍春等[10]研究結果中急性發(fā)作次數(1.1±0.3)次、藥物不良反應(18.12%)、合并癥(10.10%)相近,具有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COPD患者而言,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功能,降低急性發(fā)作次數、藥物不良反應與合并癥的出現,效果理想,值得臨床推廣。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血氣及肺功能變化(±s)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血氣及肺功能變化(±s)
組別聯合組(n=62)對照組(n=62)t值P值PO2(KPa)11.03±1.52 8.76±0.54 11.857 3 0.000 0 PCO2(KPa)6.43±0.42 8.02±0.51 20.929 7 0.000 0 VC(L)0.416±0.007 0.386±0.015 16.007 1 0.000 0 FVC(L)0.834±0.002 0.781±0.013 35.981 7 0.000 0 PEV1、(L)0.742±0.017 0.672±0.014 27.291 8 0.000 0 PEV1/FVC(%)64.34±8.02 51.23±7.02 10.582 0 0.000 0
[1]邱文達,謝飛.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7,33(1):50-51.
[2]趙彩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3):290-291.
[3]余靜.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6,10(4):216.
[4]潘玲玲,王海英,劉霞,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療效Meta分析 [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1):6177-6179.
[5]蔣紫云,朱碧媛.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7,26(20):100-102.
[6]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1-10.
[7]劉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7,33(9):1037-1038.
[8]劉增濤,潘瓊艷,於杰,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7):1377-1378.
[9]馮毅,楊偉,周麗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虛血疲證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2):301-302.
[10]龍春.中西醫(yī)聯合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7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8):4046-4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