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非
藍紫是一種招魂色。
四月剛過中旬,滿園子的鳶尾就發(fā)花了。今天從花前走過,感覺這沉沉的藍紫色,就要把我的魂魄攝走了。
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沉迷于詞語,就忽然打算,要為所有的詞語,找到它們對應的事物。比如說,假設萬物都有顏色,那禁欲是什么顏色?魂飛魄散又是什么顏色?
冥思是什么顏色?愛與死,又是什么顏色?
離開文明繁雜的北半球,往南走,到新西蘭,你就會遇見一種高樹,開滿了紫色的花朵。再往南走,在離開大陸去往南極之前,如果你投宿在南美洲最邊緣偏僻的這個小鎮(zhèn),你定會發(fā)現(xiàn),到處是這種高樹,開滿了紫色的花朵。
這樣到了文明稀薄,氣溫寒徹的南極,你忽然明白:禁欲的顏色,魂飛魄散的顏色,就是紫色。
當然,藍紫色的睡蓮,也是我傾心的。在古埃及,藍色睡蓮象征永生,因為它朝開暮合,如日出之神。它出現(xiàn)在廟宇的廊柱上,墓穴的壁畫中。頭飾蓮花和手執(zhí)睡蓮的人物,徜徉在人間和地下的建筑和繪畫里。尼羅河上盛開的藍色睡蓮,與這個國度其他獨特的事物,如砂紙草書寫的亡者之書一樣,指向來生。今生是可以忽略的片段,往生已然,只有來生是可以熱烈向往的。同樣在南歐的修道院,歷史上祭祀用的花朵也是藍色蓮花。它有著非同尋常的顏色,安靜的姿容,出沒于溪河潭澤,生長于一切流水潺潺的地方。
在艾倫·坡的長詩 《烏鴉》里,一只漆黑的古鴉,于漆黑的夜晚,飛抵詩人的住所。它停歇在門楣上方的雅典娜半身塑像上,一遍遍說“永不”。今天我反復閱讀,總覺得此詩的每一節(jié)結(jié)尾,這只古鴉說的“永不”,就是對詩人所提的每一個問題的答復。
當他問及已經(jīng)過世的麗諾兒,是否身在天堂?烏鴉答道“永不”;當他說要痛飲一杯忘憂水,以便忘卻對麗諾兒的思念,烏鴉答道“永不”;當他怒斥“先知,兇兆,不管你是魔是鳥”,請立刻離開,烏鴉答道“永不”;這時他看到這只古鴉,像夢游的魔邪,將陰影投射在地板上,他最后一次發(fā)問:我的靈魂,能否從這陰影中升起?回答是“永不”!
而在此之前,在這個漆黑的暗夜,詩人正獨自宿醉在空寂的住所。突然,他聽到窗外“窣窣窣”的聲響,便起身走去,以為是一陣風的敲打。待他開門,才發(fā)現(xiàn)這只古鴉,矜持冰冷,高棲在門楣之上!他在有著紫色窗簾的臥房里,抱著一個有著紫色襯里的天鵝絨靠墊,時而忐忑不安,時而滿腔悲憤,聆聽這只烏鴉的回答。所以,紫色,于瀕死的艾倫· 坡,于我,不亞于一種招魂色!
在濟慈的詩歌《夜鶯頌》里,也出現(xiàn)了紫色。那是紛紛凋零的紫羅蘭,被綠葉遮蔽著,連同香草,山楂,灌木,薔薇,野玫瑰,是詩人在傾聽夜鶯時,靈魂出竅,想到的花神酒鄉(xiāng)的幻象。“夜色溫柔”,泡沫在杯沿浮動,紫色的嘴唇,啜飲著酒漿,而詩人,已經(jīng)隨著這不死的夜之精靈,飛入彼岸他鄉(xiāng),遠離此世的悲苦惆悵。
在這半夢半醒的邊界,似乎死亡可以輕易抵達,不但沒有痛楚,反而是一種喜悅。而半醒半夢的境地,也讓他想到了古時逃荒的露絲,在異鄉(xiāng)的田地上,這鳥聲,讓她猛然驚醒,淚水涔涔;以及被囚禁于海中古堡的女子,這鳥聲,讓她在眺望煙波浩淼之際,肝腸寸斷。
這位即將英年早逝的詩人,在苦苦追尋的字里行間,已預見了“溫柔”的死亡,那是鶯歌,如招魂般,助他輕軟飛抵;而另一邊,這鶯歌,也讓他溯古求今,上下求索,如警醒之鐘,力探現(xiàn)世的藩籬霾瘴。所以,這一場靈魂之旅,雖然在開篇時,是痛飲毒鳩之下,突臨冥界的忘川之河,到結(jié)局時,當鶯聲消逝,已不僅僅如喪鐘般讓他回到現(xiàn)實,而是冥思苦想之后獲得恍然頓悟。所以,當詩人說,再見,再見,我好像也聽到了珍重,珍重。死的輕巧之外,還有生的愉悅。一時間死生難分,真?zhèn)文?。于我好像是:再見了太平洋,再見了喜馬拉雅;又好像是:珍重,我愛,珍重,今生……
如果說藍紫是一種招魂色,那讓魂魄掙脫身體的,還有這些神鳥,比如烏鶇,比如夜鶯。辛西婭·扎倫在她一個詩歌系列里,反復寫到烏鶇。說有一首古歌是這樣唱的:要用十二只鳥,烤一張餅呈給國王。當他用刀叉切下烤餅之時,猛然見到了餐盤中,眾鳥驚飛的景象—— 紛紛撲過來要攻擊他。所以詩人說,今夜明月浩蕩,千萬不要獨自坐在蘋果樹下,因為你會不可救藥地想到烏鶇們盤旋而下,即將啄瞎你的眼睛的瞬間!
無獨有偶,我今日碰巧聽到一個人說,他于春天,在南方的一個原始森林里,突遇了一對神鳥:翻飛糾纏,但很快消失在茫茫山色之中。我一看照片,青金色,或者就是一種藍紫色!那閃光的羽翼,指向了一種纖塵不染的世外物種。就在目擊的剎那,我的靈魂忽地又開始游弋了……
當然,讓我靈肉分離,魂飛魄散的不只有藍紫色,不只有神鳥,還有明月。羅伯特·潘·沃倫, 在一首題為“月之夢幻”的詩中,提到童年時的某夜突然醒來,發(fā)現(xiàn)月光如水,而家人在睡眠中發(fā)出輕重不一的呼吸:父親的,深切沉靜;而母親的,猶如池中的蓮花,摩挲之輕微,一如絲綢過水……
而今他重回故居,同樣月華如練。他不知道自己為何在此,又要去往何處。他尋思著:好像這月光正在做夢,他便可以順著月華指點的一條道路走去,上山澗,至宛然流水之處,遙望兒時的白色房子,已經(jīng)人去樓空,一片寂寥。奇妙的是,他覺得自己只不過是月光之夢的一個過客,不管多么真實,終將遙遙逝去,淪入虛空??墒撬终f,這一切,一切生時的哀樂喜怒,因為如此真實,所以將永不腐朽!
說到月華,奧登在青年時作了一首小詩,雖然略顯生澀,可在我眼中,一直覺得好,好得愛不釋手。他在詩中,說到明月如夢,托住浩浩乾坤。又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的情義哀愁,終不及明月那樣長久恒常。今小譯如下:
這月色之美
斷古絕今
完好,稚嫩如初生;
如果它以后
顏色漸增
那是因為它
另有了一個愛人。
如一個夢
存有他世時光
白日便是
此夜的若失悵惘。
因為光陰可用來丈量
因為此心反復無常
那里幽靈出沒
并且無跡可尋。
但這明月
絕非幽靈手造
縱使手造完畢
幽靈也是坐立不寧;
直至它隕落
愛,絕不及
它的甜蜜
悲傷,也絕無
它的凝望久長。
真是巧中加巧,因為我一直熱愛花園這個隱喻,不久前也作了一首詩,營造了一個明月千里,冰輪皎皎的夜晚,一只貓頭鷹從空中拂掠,哀鳴不絕的場景。剛好幾年前的深夜,我在收聽的電臺廣播里,聽到一句話,叫作“貓頭鷹,請不要哭泣”,所以就決定以此為題。詩中,我煩請這只神鳥不要哭泣,否則整個花園將被淹沒,如大洪水,而園丁的一切辛勞,也將付之東流。
我曾經(jīng)聽說,有一個人在明月之夜,睡不安穩(wěn),因為看到偌大一個院子里,空庭積水,忽然擔心門外的庭院會消失。于是他起來,開門察看了一遍,發(fā)現(xiàn)院子還在,就回去躺下;可是沒過多久,又擔心院子會不見了,又起來出去查看……如此反復。今天我忽然想到,換作我,就會在院子里,遍地手植藍紫的花木。午夜過后,這種顏色,必定將我招魂而去,而此時神鳥呼唳,明月無疆,我的靈魄,必將遨游翩翔,縱使不是無窮境界,也必有大徹如悟的瞬間!所以便不會有夜不能寐,輾轉(zhuǎn)反側(cè)的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