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帆
有沒有一些實操性強的、可落地的經營管理辦法?如何協(xié)調團隊的步伐,讓一個團隊活得像一個人一樣?如何在沒錢的時候請到一些原本請不動的高手?如何避免公司意外死亡,讓企業(yè)擁有穩(wěn)穩(wěn)的幸福……
為了管理好自己的公司,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讀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程,但這些高大上的理論,并不能讓他們知道該怎么做。他們有很多困惑,比如:有沒有一些實操性強的、可落地的經營管理辦法?如何協(xié)調團隊的步伐,讓一個團隊活得像一個人一樣?如何在沒錢的時候請到一些原本請不動的高手?如何避免公司意外死亡,讓企業(yè)擁有穩(wěn)穩(wěn)的幸福?
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企業(yè)管理的“基本功”要比一些“玄妙”的理論更為重要。接下來我將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和心得,為大家提供一個“顆粒度”非常細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搭建手冊。
企業(yè)“心法”:
讓一個團隊活得像一個人
用武俠小說的話來說,所有的招術、招式一定是源于“心法”,“心法”最后形成了你的“心力”。對一個企業(yè)來說,最根基的“心法”就是“使命、愿景、價值觀”。
使命就是這家公司到底要完成什么事,什么東西使你與眾不同?愿景是一個企業(yè)長期要達到的目標。價值觀是什么事情你可以做、什么事絕對不可以做。
企業(yè)“心法”在公司的管理中如何使用?
第一步:謝絕自嗨,開啟群智。使命、愿景、價值觀,不是一個人自嗨拍腦袋拍出來的,是核心團隊一起討論提煉出來的最大公約數?!皠P叔講故事”的“心法”,是我們所有高管花了好幾天的時間,閉門討論提煉出來的。使命: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愿景:成為影響每一個中國人的童年品牌;價值觀: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永不磨滅的好奇心。
第二步:細化理解、言行一致。制定出 “心法”之后,一定要把它拆解成普通員工都能理解的話語,才能讓大家往一致的方向前進。比如我們的價值觀聽起來很高大上、很漂亮,但是要讓它真正落地,就必須進行拆解:1、“獨立之人格”拆解為“誠信”、“擔當”和“務實”;2、“自由之思想”拆解為“坦誠”和“合作”;3、“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拆解為“創(chuàng)新”和“突破”;4、“永不磨滅的好奇心”拆解為“心存敬畏、不斷學習,勇于嘗試”。
第三步:落地考核、形成閉環(huán)。將“心法”拆解完之后,還要按照“心法”的要求對員工進行考核。要評判每個員工,需要分解成兩個維度:維度一:業(yè)績指標。維度二:價值指標。
按照這兩個指標,“凱叔講故事”大致分出了六類員工。孫悟空:業(yè)務能力極強,價值觀極正;擎天柱:業(yè)績好、價值觀正;睡美人:長得漂亮、價值觀正,就是不出活、老睡著;猛張飛:業(yè)績做得不錯,但比較莽撞,總會出現一些問題;南郭先生:啥都不行,但能夠濫竽充數;岳不群:觸犯了價值觀紅線,不管武功多高強,立馬干掉。
把人才進行分類后,我們會按照相應的指標進行自上而下的考評。我們有一套相對完善的評分體系,分數值從0到5分不等。如果一個員工得到了4分,說明他的表現基本達到了預期;拿到5分,表明他的表現超越了預期;而如果單項評分低于3分,就表明他有可能不適合帶團隊,更適合單兵作戰(zhàn),就需要調整他在公司中的位置。
第四步:事事回應,不斷優(yōu)化。作為管理層,要做到對員工事事回應,不斷優(yōu)化。我理想的人際關系曲線是,一開始可以有一個超越現實的預期,但是一旦低下來之后,能有一種方法盡量不跌破你的紅線。這就需要溝通的技巧。
人際關系曲線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對一個人的認知會不斷發(fā)生變化。要通過反復的溝通,加強彼此之間的信任,這樣可以避免高管成為馬加爵式的領導。
馬加爵式的領導是指,工作中你第一次招惹我,雖然我心里氣得不得了,但我就是不說;第二次,你動我拖鞋,我還是不說話;第三次,你動我水壺的時候,我忍無可忍,直接拿東西干掉你。
為了加強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溝通,我們做了很多嘗試。第一,每個季度會做一次交流、考評。月度做的話頻次太高,溝通的效能、成本都受影響;年度做的話,頻次太低,反饋的及時性不夠。第二,每次交流至少半個小時,有時候會達到一個小時。各種問題反復溝通,既要看到這個季度的評估,也要看到下個季度的工作要求和展望。第三,下級對上級進行匿名考評,這樣員工可以有安全感地把自己內心的真心話寫出來。
你希望別人懂你,前提是你要先懂別人。只有這樣,你高薪聘請來的人才能夠發(fā)揮出應有的力量。
在這種企業(yè)文化之下,我們的團隊逐漸有了自己的語言和思考方式,有時候表現得像一個人一樣。公司很多員工和管理層都是因為認同我們的企業(yè)文化才來到這里并選擇留下,即使外面有更高的offer,也沒有考慮離開。
企業(yè)文化:為什么要銷毀價值兩百萬元的產品
使命、愿景、價值觀催生出你的企業(yè)文化,但是這樣的企業(yè)文化是需要用一些事情去考驗的,就像煉鋼、煉鐵一樣,要去淬火。
2016年底,我們經歷了一次淬火。我們做過一款非常重要的硬件產品,叫“凱叔西游記”。在這個產品的第四部即將推出的時候,我發(fā)現有一段不到兩秒鐘的音頻重疊了。這個時候,整個車間生產出來的設備已經有一萬多臺,總價值將近200萬元。
當時我們已經跟孩子們承諾,2017年春節(jié)前將讓他們聽到“凱叔西游記”的第四部。而且這個產品在春節(jié)前上市,是我們對投資人(當時我們正好在做B輪融資)的一個重要的業(yè)績承諾。
這個時候,我們面臨4個選擇:A、正常售賣,遇到客戶投訴加倍補償;B、告知用戶瑕疵,由用戶決定是否購買;C、告知用戶瑕疵,打折售賣;D、完全銷毀,重新生產。
我們管理團隊的一致決定是選擇D,全部銷毀。從商業(yè)上來看,A、B、C、D都有道理,但是從價值觀的角度,只有選擇D才是真正踐行了“做對得起良心的產品和服務”。
做出這樣的決定后,我們的投資人很驚訝也很理解,他們認為只有這樣的公司才有可能在親子行業(yè)里走得最遠,所以我們后來順利地從俞敏洪老師那里拿到了B輪融資。
這件事中間還有個小插曲。當我去了解為什么出現這個兩秒鐘小事故的時候,我發(fā)現這個問題是被當時的硬件產品經理給壓下來的。他發(fā)現了這個問題,但是為了庇護公司的兩個員工,沒有把這個事情上報。
這是一個看似特別仗義,實際上是用公司利益換取個人情誼的行為。發(fā)現這個情況后,那位硬件經理明確跟我講,希望我不要再繼續(xù)追查此事,否則他只能辭職。
當時我們所有的供應鏈廠家都掌握在他手里,如果他真的辭職,后面一整年的計劃都會受到影響,但我決定繼續(xù)追查下去。因為公司的價值觀是我們所有的小伙伴一起討論出來的,高于每一個人,高于所有的行動,這種明確違反公司價值觀的行為,是不容妥協(xié)的。
如果每個人都像這位硬件經理一樣,在職權范圍內,把自己認為不好的事情壓下來,那么這家公司早晚會爆炸。因為長此以往,公司會形成某種習慣和潛規(guī)則,每個人都相互之間罩著,拉派系、立山頭,最后倒下的是公司。
什么樣的價值觀決定了什么樣的企業(yè)文化,什么樣的企業(yè)文化決定了你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
企業(yè)架構:從“0”到“1”再到“10”
價值觀決定了你的企業(yè)文化,而企業(yè)文化決定了你的組織架構和組織運行模式。
從“0”到“1”:分工明確化。很多從0到1的小公司,一開始的實際運作都是老板一人發(fā)揮指令。發(fā)展到30-40人的時候,老板一個人指揮不動了,好多事情不能盯得那么細。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層級,也就是總監(jiān)和經理級,需要劃分組織架構和職權,讓分工明確化。當公司發(fā)展到60-100人的時候,部門人數開始快速上漲,有些部門的人數可能會達到30人以上。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招聘比較高級別的副手,也就是VP(泛指高層副級人物)級人才。
從“1”到“10”:完善腰部力量。當公司規(guī)模發(fā)展到120-300人的時候,說明公司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變化,下一步要從1往10走。人數規(guī)模開始迅速擴張,業(yè)務越來越復雜,所有部門都變成了幾十人的大團隊。這個時候需要完善的是腰部力量,招募更多的高手,形成一個有戰(zhàn)斗力的小團隊。如果腰部力量不夠,即使有幾個比較好的VP,這個團隊還是長不大、飛不快。
企業(yè)戰(zhàn)略:一條留言催生一個年收入幾千萬的業(yè)務
企業(yè)戰(zhàn)略不是靠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在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生長”出來的。
找壁壘?!皠P叔講故事”做的是兒童故事,而且一開始做的是繪本故事。但繪本這件事沒有壁壘,我們可以做,別人也可以做。于是我們花了3年時間,根據兒童的特點,重新改編了《西游記》這樣的經典名著,打造出我們的原創(chuàng)核心產品“凱叔西游記”。
找場景。做出了原創(chuàng)兒童故事之后,我們發(fā)現講故事最常用的場景是在睡前,一邊講故事一邊哄孩子睡覺。所以我們又做了一個內容叫“睡前詩”,通過8次、12次的聲音漸弱,讓孩子聽著古詩詞逐漸入睡。
找衍生品。做了“睡前詩”之后,我們又以此為基礎,衍生出一個叫“小詩仙”的硬件產品。這樣一個百元價位的產品,我們能做到Iphone X級別的防水,能做到從四層樓扔到水泥地面上不會砸壞。
找社會價值。有一天,我在公眾號后臺聽到了一個留言,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告訴我們說,她爸爸媽媽又吵架了。我能感受到孩子的那種恐懼和無助,當父母吵架的時候,她的整個世界是坍塌的。
我突然間明白,如果我們想做一個影響每一個中國人的兒童品牌,光給他們講睡前故事是不夠的,還可以嘗試去影響他們的原生家庭,讓父母明白怎樣和孩子相處。
于是我們開始做父母的教育——“媽媽微課”,這個項目一開始讓我們每年虧損三四百萬元。
作為創(chuàng)業(yè)團隊,我們的資金非常緊張,但我們覺得這件事情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必須先從免費做起。
發(fā)展到今天,這個課程已經覆蓋了一千四五百萬人,有八萬多父母參與了我們的長期訓練營。這條業(yè)務線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幾千萬元,成為一個非常盈利的部門。
KPI:你認為最好的人
可能只是最會討你歡心的人
企業(yè)戰(zhàn)略制定出來后,又可以分解出你所有的短期KPI。
要做好業(yè)務的輔助決策,財務報表很重要。因為你可以用一種非常透明化的方式,給所有員工一個真實、客觀的評價,并在此基礎上給他們一個公平的激勵。
“凱叔講故事”的做法是按照業(yè)務做垂直分割,把所有的間接成本進行合理化攤算,然后精細測算每個人的人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月度分析。
測算人效。我們會在“項目精分表”中,將定向分攤、平均分攤,軟件產品設計、人事、財務,以及倉儲費、物流費、推廣費等,都按照明確的規(guī)則進行拆分。
當你把這些成本合理、合規(guī)地分攤到所有項目的時候,就可以測出一個人的人效。
當把每個人的人效明確測算出來的時候,你可能會發(fā)現你認為最好的那個人,其實人效不一定是最高的,可能他只是最會討你歡心的人。
人員優(yōu)化。當公司處于從“1”到“10”階段的時候,人員會迅速擴張,因為一些中層管理者發(fā)現員工不太頂用的時候,第一反應并不是開掉或者培訓他,而是想再招一個人幫幫他。雖然公司人數越來越多,但效率反而會大大下降,造成人浮于事的現象。
要避免這種現象,就要按照每個人的人效,進行團隊人員的優(yōu)化。每個月我們的管理團隊會在一起看管理報表,一起分析數據,把業(yè)績核算和團隊的利益綁定在一起。
這樣,中層管理者會主動思考,如何通過裁減一些人效相對較低的員工,來實現部門業(yè)績的整體提升。
人才:不能把好話當錢使
對人才的終極認知,其實是以企業(yè)的使命、愿景、價值觀來作為基石的,這是企業(yè)進化的根本。在相似的待遇之下,一個企業(yè)的理想、信念,可以幫助你請到一些特別難請的人?!皠P叔講故事”就是這樣請來了很多業(yè)內高手,到我們公司做中高層管理者。
但同時也要避免一個極端,不能把好話當錢使。胸脯拍得很響,但是遲遲不兌現,這樣會讓人才失去對企業(yè)的信任。
在一些號稱可以分期權的企業(yè)里,大家可能都把期權當一張紙。因為創(chuàng)業(yè)是一個失敗概率特別高的事情,期權兌換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我們不是這樣。在B輪融資的時候,我告訴所有持有我們期權的小伙伴:今天大家手頭的期權已經可以兌現了,有投資人愿意用現金來收購大家手里的期權。
說完之后,大家突然意識到這家公司是來真的,期權是真值錢,而且未來會更值錢。他們會意識到,這家企業(yè)真的是在跟大家分享夢想和財富,這樣就會對公司有更強的熱愛和歸屬感。
一棟樓能蓋多高,跟它的土壤、地基直接相關?!笆姑?、愿景、價值觀”就是一個企業(yè)的“地基”。如果你工作的公司和團隊,有一個讓人為之心動的使命,你的意見能被別人聆聽和尊重,你的價值在公司能有一個公平的財務回報,你是不是會愛上這個團隊,是不是會更努力地工作,最終讓你的用戶感受到這份愛?
每家公司每年都會開年會,有人問我,現在年會上除了喝酒、相互之間拍肩膀以外,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能跟大家分享什么?
我說,你可以想一下,去年有沒有最感動你自己的事情,或者明年有沒有讓你興奮到春節(jié)都不想過了、恨不得馬上就上班的事?如果有,可能那就是你最應該和小伙伴去分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