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繆金元
在2011年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大展上,趙冠軍的草書入展作品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趙冠軍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很早就在書壇脫穎而出,在青年書家中堪稱佼佼者。趙冠軍原是國家工作人員,因為太酷愛書法,一心浸淫書法藝術,令他人不解地辭去公職,做一位職業(yè)書法家。
趙冠軍的書法如果單從形質(zhì)上看,和眾多師法二王一路下來的書家似乎別無二致。其實,從文化內(nèi)涵上去透視趙冠軍的書法,除二王衣缽外,可以感受到書法更深層面上的哲學意義,字里行間滲流著的老莊哲學。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上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薄按笙蟆痹揪褪恰暗馈保按笙鬅o形”就是“大道無形”,這就是說,至大的氣勢、景象沒有固定之形,世界上最偉大恢宏、崇高壯麗的氣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具體的事物和格局,由于“固無定形”而能容納“多形”時時吞吐吸納外來之物,以壯大豐富自己,故能在看似“無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進而表現(xiàn)出“氣象萬千”的面貌。
“大象無形”落實到草法的藝術和美學范疇就可以表述為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見形跡,至美的形象已經(jīng)到了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歷史上學“二王”者不計其數(shù),皆以右軍書法比“盡善盡美”,列宋、元、明、清諸朝學書人,無不尊魏晉“二王”。唐代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顏真卿、柳公權,五代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 、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歷代書學名家無不皈依王羲之。但難能可貴的是,上述大家都能擺脫“形跡”自成“氣象”,顯然這是成為偉大書家的規(guī)律!
現(xiàn)在來欣賞趙冠軍的草書,其筆法雖然以“二王”為宗,但他力求創(chuàng)造一種書藝瀟灑、自然虛和之美的藝術境界。以“二王”為宗卻并不刻意固守,書法所謂“不見蹤跡”并不是不要傳統(tǒng)功力,而是需要擺脫“墨守成規(guī)”不入窠臼。不入窠臼方能“氣象萬千”,這是草書最為精氣之處!也正是趙冠軍書法玄妙之處!
趙冠軍書法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他的作品中處處流露出一種隨心從化,恬淡平和的意境。這和他不僅以“二王”為宗,并且還推崇魏晉書風蘊含的玄理是分不開的。玄學講順應自然,自由任情,“不滯于物”。所以史上名士,大多好山樂水,“放浪形骸”,徜徉自得。趙冠軍也不例外,并且他把這種玄遠的風度,自覺或不自覺地融入了自己的書法之中。他還豐富于變化,沒有雕飾“形跡”,筆畫秾纖折中,不激不厲,超逸悠游,有一種特殊的風韻,點畫之間讓人感受到的是“思逸神超”。由于運筆達到了隨心所欲,無拘無束的境界,內(nèi)心的情感于是能自然流露于筆端。
中國書法雖然看似是以筆墨線條來表達文字之美,其實更是以玄素兩種色彩為表達媒介的藝術形式?!靶本褪恰昂凇薄ⅰ八亍本褪恰鞍住?。玄,是筆墨線條;素,乃是留白。上升到哲學概念,“玄”為“陰”,“素”為“陽”,因而包含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陰陽變化之道。
趙冠軍的書法理念明顯是以中國藝術精神為主核。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趙冠軍草書一方面氣勢上承繼了二王的“飄若游云,嬌若驚蛇”的精神,將“玄”的筆墨線條經(jīng)營的委婉寒素,遒美健秀;另一方面,筆墨之外計白當黑,息息相對,線條左右空間云煙,自然涌動。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匈忏辟?,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边@種狀態(tài)的追求就是不求單一,而是著力于多義和多元。趙冠軍正是以這種狀態(tài)去追求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莊子《逍遙游》節(jié)錄
張繼《楓橋夜泊》
盧摯《雙調(diào)·沉醉東風秋景》(“松枝側(cè)倚”應為“松枯倒倚”)
李白《渡荊門送別》
文徵明題畫詩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