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洛瑤
摘要: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教學著眼于學生基本技能培養(yǎng),對相關后續(xù)的課程起引導及鋪墊作用而開設的課程。由于課程內容的性質,導致很多學生對于本科目的學習并不理想。采用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可以更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合作探究能力,也改變了教師的授課方式,同時要求教師的教授水平更高,教學準備更加完善。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特種設備;使用;維護;教學
前言
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教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計算機軟件的應用課,集操作性、知識性、實用性為一體,具有實踐性強、發(fā)張速度快、應用范圍廣等特點。面對學生自律性不強,以及基礎知識相對薄弱的問題是,采取何種教學方法是一個關鍵問題。對此,采用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的幫助展開探討和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教師必須對所講知識點進行整合重構,分解成若干可執(zhí)行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完成布置任務的教學模式,其顯著特點是理實一體,實現(xiàn)了學生自主或小組合作共同利用專業(yè)知識完成學習任務,重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具有較強的實踐價值。
1、概念簡介
1.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
在開展案例教學時,要經過周密的準備與策劃,組織學生圍繞特定的案例展開討論,引起反復的互動交流。通過案例教學,結合實際理論,匯集其中的經驗知識、信息觀點,從而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
1.2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近年來在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中頗受重視的一種教學方法,指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緊密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利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應用學習資源,開展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作的學習,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
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學習中,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等,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高智慧的學習體系。
1.3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教學
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教學主要是介紹運用特種設備使用的方法以及如何對設備進行維護。
2、傳統(tǒng)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對單元內容教學時,往往以教師講解為主,將知識點梳理、演示一遍,學生只能被動地收聽與接收,然后模仿教師的操作,以達到所謂的學習目的。這個過程恰好忽略了學生的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時,缺乏挑戰(zhàn)性,無法體驗到學習的快感與成就感,從而覺得乏味枯燥。可能在某一個環(huán)節(jié)上記憶失誤便無法進行后續(xù)操作,甚至受到打擊,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生被動吸收知識的過程,實質是教育理念的缺失,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其次,學生的來源較為復雜,對于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不能完整的了解,學生的自制能力、學習的主動性不能很好地把控;對于理論課程,實踐課程的安排不恰當。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參與到教學環(huán)境中來,聽不多,乏味而放棄學習,導致學習效果差,無法完成后續(xù)的學習。
3、采用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
教師在采用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教學實施單元教學后,學生將會對于教師引導、小組合作研討的學習模式更為適應,從而能夠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品。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的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教學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讓學生通過查找、瀏覽、交流獲取資源的過程中,進行更為快速有效的學習,增加了與人合作的機會,培養(yǎng)了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分析能力。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教學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切實感受特種設備給生產帶來的改變。相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而言,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學習氛圍更加活躍,學習過程更為自由,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序有質的探究學習中的問題,讓學生的記憶更為深刻。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加入分層教學的方式,將會給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要求,讓其更加適應學習的節(jié)奏,更好的把握學習內容。
4、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在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教學中方式與成果
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實踐,要求教師在課程規(guī)劃中考慮教學內容調整,以適應教學目標。教師通過對教材的二次編排,將知識點進行整合處理,設置有計劃、有順序的“案例”與“任務”,引導學生進行練習與學習。課程設置更要從簡單的零件視圖到復雜的三角視圖循序漸進,針對知識的層次和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教學任務。
備課內容也要依托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教學,將所涉及到的知識點一一對應,達到對特種設備的使用維護知識的綜合運用運用和全面涉及。例如:跳出專業(yè)限制,增加案例的選擇空間,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更要有針對性,在內容選擇上更具有代表性,適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的講解過程要由淺及深,由簡到難,遵循漸進的原則,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分層設計,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課程結束后,要及時對案例進行總結,加強學生的以及和感悟。布置個性化的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技術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體會其中的成就感。
此種教學模式在實施中需要注意以下五個問題:(1)從宏觀角度看,不是所有課程都適合采用,要根據(jù)課程性質、課程間的銜接關系、學生的接受度和可承受度來確定是否采用。(2)必須要明確同一門專業(yè)課知識點不一定都適合此模式教學,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3)進行學情分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大綱做好課前設計工作和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4)必須對學生進行分組,4—5人一組為宜。在安排座位時,一個小組的學生可以分布在相鄰兩排坐,便于討論和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合最好是采取自愿的原則。(5)要有現(xiàn)代化信息管理平臺作支持。教師可以運用藍墨云班課等教學APP軟件對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的各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和管理,以提高教學效果。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為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教學的學習提供了一個生動而豐富的環(huán)境,是一種有益于傳教學的新型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在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教學中采用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幫助全體學生賊樣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的能力。靈活運用案例聯(lián)合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將會在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發(fā)揮處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英.案例引領,任務驅動在機械教學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7,29(23):213-213.
[2]馬梅娜.“案例+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特種設備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6,(7):235.
[3]沈勝宏.“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中職機械課程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思考[J].考試周刊,2017,(47):169-170.
[4]李宏巖,趙丕錫.基于創(chuàng)造思維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10).90
[5]吳玉萍.CDIO視角下的企業(yè)資源計劃(ERP)教學改革探索[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