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飛 張偉 孫曉靜 張思遠 曹晶晶 劉艷菊
摘 要:共享單車的出現(xiàn)及發(fā)展方便了人們的出行,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問題,是對城市交通運輸系統(tǒng)的補充和完善,但共享單車在為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亂停亂放,擾亂正常交通秩序的問題,給城市管理帶來嚴重的負擔。毋庸置疑,共享單車在自身的管理運營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城市管理面臨嚴峻的考驗,雖然在共享單車運營商和城市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運營模式在不斷改進,但仍存在其它方面問題。
關鍵詞:共享單車;城市管理;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P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8-0235-01
共享單車是在時代的要求下產生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城市的交通系統(tǒng)在不斷的完善,從公交車、出租車、地鐵到滴滴打車等出行方式,并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要求。共享單車便由此產生和發(fā)展起來[1]。共享單車自出現(xiàn)后不久便迅速覆蓋了中國一線城市,其無樁設計,將自行車隨取隨用隨停隨放的特點,滿足了群眾的出行需求和環(huán)保節(jié)能的綠色出行理念,為共享單車的快速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然而,在共享單車發(fā)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夠得到認真對待和處理,共享單車很可能會因為其帶來的負面影響而遭到社會的抵制,不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甚至會像其他一些共享經(jīng)濟一樣,最終歸于失敗。
1 共享單車,所帶來的城市管理問題
1.1 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xiàn)象嚴重
由于共享單車對于用戶來說并不存在所屬關系,用戶在掃碼用車、騎行完成以后,因沒有規(guī)定的停車地點,一些用戶直接將單車停放在公交站、地鐵口、綠化道、人行道,更有甚者,直接占用機動車停車位。這不但影響了城市交通秩序,給市民的安全出行也帶來了不便,破壞了城市的市容。
1.2 共享單車隨意行駛,擾亂正常交通
城市的道路資源緊張,供給行人的步行道路寬度有限,現(xiàn)在又被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所侵占,供人行走的人行道距離變得更加狹窄。還有一些道路禁止自行車行駛,致使共享單車只能在人行道上行駛,人行道可供步行的空間嚴重不足。此外,相對來說,駕駛非機動車輛的民眾會更傾向于為了一時的方便而違反交通規(guī)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jīng)常看到騎自行車的人,不遵守交通信號燈,在機動車之間隨意穿插,橫穿馬路。造成碰撞,摩擦等事故。共享單車的出現(xiàn),使非機動車違法行為逐漸多了起來。
1.3 出現(xiàn)新的安全隱患,影響民眾安全
從各個城市共享單車的運行情況來看,共享單車被惡意破壞的現(xiàn)象如車輛不翼而飛,車胎被故意放氣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共享單車的投放量巨大,但破壞量也非常巨大,一些毀壞的共享單車被成堆堆放,嚴重影響市容和環(huán)境,毀壞共享單車的處理也是一大難題。此外,共享單車的付款方式非常的簡單便利,然而也正是這種簡單便利,讓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通過各種方式將有毒鏈接覆蓋的二維碼上,當用戶掃碼取車時,竊取用戶的私人信息,謀取用戶的私人財產[3]。
2 共享單車存在問題的分析
2.1 單車停放管理有待提高
共享單車的無樁設計,隨取隨用,隨停隨放的模式極大的方便了人們出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共享單車運營商不斷的增加共享單車的投放量,但卻沒有嚴格規(guī)范共享單車的停放位置,在投放的過程中,也沒有明確考察不同地區(qū)對共享單車的需求量,從而導致共享單車的大量堆積,占用人行道,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交通。共享單車運營商依靠網(wǎng)絡在各個城市開展業(yè)務。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與相關政府的聯(lián)系較為松散,不愿與公安,城管等管理部門共享信息,致使共享單車運營商的管理能力相對較差,無法對已投放的共享單車和已損壞的共享單車,進行合理的分布和回收利用。
2.2 部分用戶思想道德觀念有待改善
部分用戶基本的道德素質較低,認為共享單車不是自己的私有財產,與自身的利益毫不相關,在使用時肆意毀壞,導致出現(xiàn)了共享單車大量毀壞,堆積成山的現(xiàn)象。還有一些用戶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用完車后將車停放在住宅區(qū),公交站,綠化帶,安全出口等一系列禁止停放非機動車的地點,極大的影響了人們的出行。更嚴重的是違反交通規(guī)則,引發(fā)交通事故。法律對這種的行為懲罰力度不夠,特別是對共享單車沒有很好的制約方法,讓部分用戶更加的猖獗。
2.3 城市基礎建設不夠完善
現(xiàn)代城市基礎設施大部分還是傳統(tǒng)的建設模式,雖然部分有所改進更新,但整體來看仍然不能夠承受迅速增加的大量共享單車所帶來的壓力,現(xiàn)代城市基礎建設將重點放在機動交通上,公交車、地鐵等路線布置方面。與此同時卻忽視了非機動車交通的發(fā)展,共享單車在短時間內迅速發(fā)展起來,讓城市管理者猝不及防,雖然在加大建設非機動車停車設施,但仍不能滿足需求,共享單車用戶難以找到合適的停放區(qū)域,只能停放在機動車道和地鐵線路的進出站口[4-5]。
3 矛盾解決對策研究
3.1 共享單車運營商合理經(jīng)營
目前,共享單車的數(shù)量趨于飽和狀態(tài),共享單車公司層出不窮,共享單車運營商要科學調配共享單車的數(shù)量,實地考察各地區(qū)的共享單車的需求量,然后合理投放[6]。提高車輛的智能管理水平,增加共享單車的科技含量,讓GPS定位功能在共享單車上的應用更加完善,強化開鎖方式,強化防盜追蹤,促進行業(yè)的自我管理,開通客服熱線,現(xiàn)實反饋用戶投訴和求助,及時對故障單車進行處理,樹立良好的服務口碑。
3.2 政府機關加強處罰作用
公安機關、交警、城管等部門各司其職,從嚴查處違法行為,在小學附近禁止設置共享單車投放點,嚴禁未成年人騎行,嚴厲查處非法載人的現(xiàn)象,如違反者不接受處罰,執(zhí)法者依法扣押共享單車,記錄個人信息并通知運營商領回共享單車。強化二維碼詐騙的偵辦工作,充分整合線索資源,運用各種手段鎖定嫌疑人,進行打擊。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對共享單車各類治安隱患進行曝光,提醒市民遵守交通法規(guī),防范詐騙活動[7-8]。
4 結語
共享單車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濟時代下的產物,共享單車是共享經(jīng)濟下共享資源的一個縮影,在共享單車的共享和社會公共管理的相互碰撞下,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是合理利用共享資源所面臨的挑戰(zhàn),相信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共享經(jīng)濟會穩(wěn)步發(fā)展,為人們生活提供更多方便[9-11]。
參考文獻
[1]尹一丁.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的四種方法[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2-06-29,(022).
[2]益言.共享經(jīng)濟發(fā)展簡介[J].金融會計,總第265期,2015,(12).
[3]肖晗.共享單車市場巨頭全面“開戰(zhàn)”[N].深圳商報,2017-03-02(A05).
[4]呂新杰.共享單車難成共享經(jīng)濟[N].通信信息報,2016-11-02(A14).
[5]房志勇.共享單車押金誰來監(jiān)管?[N].天津日報,2017-02-21(008).
[6]常家瑞.由共享單車的商業(yè)模式之爭引發(fā)的思考[J].領導科學論壇,2017(3)73-74.
[7]譚袁.共享單車_底線競爭_問題探究及防治[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7,(3):36-40.
[8]侯長海.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分析報告[J].互聯(lián)網(wǎng)天地,2017,(2):35-37.
[9]韓倩倩.共享單車背后的資本混戰(zhàn)[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2017,(3):50-52.
[10]COOPER A, REIMANN R, CRONIN D.Ahout Face 3:the Essentials of Interaction Design[M].John Whey&Sons;,2007.
[11]PHILLIPS E.From Chaos to Constellation: Creating Better Brand Alignment on the Web[J].Design Management, 2012,14,(2):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