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郭
所謂“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沒有帆,也沒有風。”本文針對語文課外閱讀有效開展的問題,著重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一、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二、中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意義;三、中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開展的策略。
一、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
據(jù)筆者對某校100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diào)查,目前學生的課外閱讀因為受到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實際狀況并不樂觀,甚至讓我們擔憂:一,課外閱讀的氛圍較為淡薄,部分學生缺乏閱讀的興趣。二,閱讀內(nèi)容較為單一,閱讀時間顯得不足。15%的學生課外閱讀時間為0,堅持每天課外閱讀1小時以上的學生只占30%左右。三,閱讀指導不夠,方法不當。會寫真正意義上的讀后感的學生不足6%,堅持自覺寫讀書筆記的不足20%。四,閱讀習慣尚待培養(yǎng),自覺意識不夠等。
二、中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意義
1.開展課外閱讀體現(xiàn)了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
《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薄熬拍觊喿x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從近幾年各地語文考試所選用的考題來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趨勢:試卷檢測的重點不再是死記硬背的基礎(chǔ)知識,而更多的是涉及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考查。
2.開展課外閱讀是開拓視野、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強調(diào)“要大量閱讀”,“一學期讀它80到100萬字不為多”。實踐表明,多讀書就能使我們廣泛地接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開闊我們的視野,拓寬我們的知識領(lǐng)域。
3.開展課外閱讀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閱讀將成為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一個人會不會閱讀將決定其向社會獲取智慧量的大小。我國閱讀專家曾祥芹和韓雪屏曾提出在新世紀中,人們將迎來三方面的挑戰(zhàn):(1)書籍量的無限增加與閱讀時間的相對減少的挑戰(zhàn);(2)呈幾何級數(shù)膨脹的信息對讀者接受能力的挑戰(zhàn);(3)不斷出現(xiàn)的新知識對讀者理解力的挑戰(zhàn)。在浩瀚的知識信息海洋里,學生可以沖破時空的局限而看到世界的過去、現(xiàn)在以及未來,感受當今世界脈搏的跳動,從而達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三、中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開展的策略
1.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心理學研究顯示: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最直接、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影響。它是人們的一種復雜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能夠推動人們?nèi)ヌ角笮碌闹R,發(fā)展新的能力。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倍韲逃覟跎晁够f:“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的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閱讀興趣是閱讀活動中最直接、最活躍的意向心理因素,它是學生從事閱讀活動和對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及意義進行主動探究的一種積極心理傾向。
《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币虼?,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促其自覺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我們就應著力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這正如劉國正先生所言:“有了興趣和習慣,你不讓他讀都難,幾天不看書,他就會覺得空蕩蕩的,難受?!?/p>
下面以《關(guān)心下一代周報》為例,談具體的激趣過程。(1)巧借問候之語,營造讀報氛圍?!敖裉炷阕x報了嗎?”每天上課,我總以這樣的問候檢查孩子們的讀報。同時列舉名人與身邊同學堅持讀報的事例,宣講讀報的意義及對于提高寫作水平的作用。(2)巧變“發(fā)報”形式,強化讀報質(zhì)量。每次換報前做到“三檢”:一是檢查讀報痕跡;二是檢查讀報筆記;三是檢測讀報內(nèi)容。
依據(jù)學生閱讀興趣的差異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學生的興趣及動機是推進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若能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要求學生自主選擇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能真正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提高。由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興趣的差異性設(shè)計閱讀文本,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例如,在學習了《變色龍》一文后,教師可依據(jù)學生興趣的不同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喜愛科普讀物的小組搜集與變色龍有關(guān)的科普類閱讀材料,讓喜好文學的小組查找契訶夫的作品《變色龍》,讓喜愛漫畫的小組搜集關(guān)于變色龍的漫畫類圖解,這樣,學生既通過有目的的搜集過程經(jīng)歷了一次課外閱讀活動,又通過自己喜愛的閱讀文本再次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關(guān)注差異,指導與自主有機結(jié)合。教師應依據(jù)學生閱讀興趣、閱讀水平、閱讀習慣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要求,制定具體化目標,分別進行科學指導和客觀評價。
首先,允許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書。由于每個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不同,在課外閱讀時必然會有不同的自主化選擇,教師應依據(jù)學生所選課外閱讀材料的特征,為學生合理、高效的自主閱讀提供合理化的建議,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書中領(lǐng)悟出與語文學習相關(guān)的知識經(jīng)驗,利于推進學習水平的提升。其次,確保學生讀自己讀得明白的書。調(diào)查顯示,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和閱讀水平具有很大差異性,一些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而一些學生閱讀能力相對比較低,語文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培養(yǎng)出同一模子的“人才”,而是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自己已掌握知識的基礎(chǔ)上得到最大化提升,獲得個性化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以“尊重學生的差異特征”為出發(fā)點,有的放矢開展閱讀活動。把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機結(jié)合,引導學生把課內(nèi)閱讀中獲得的閱讀方法遷移到課外閱讀中,也把課外讀過的文章與課堂文本進行勾連、比較,調(diào)動積累,深化記憶與理解,得法于內(nèi),得益于外,從而使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閱讀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營造課外閱讀氛圍
讀書是一項心靜的活動。課外閱讀需要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閱讀氛圍的營造在學生的知識、能力及品格等方面起著重要的形成和促進作用。在這樣的氛圍下,堅持一段時間以后,不僅使讀書的學生學有收獲,而且原來讀書興趣不濃的同學也受到了積極的熏陶和感染,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由此可見,要想使課外閱讀得以有效開展必須著力營造學生的課外閱讀氛圍。
(1)創(chuàng)造閱讀環(huán)境。實踐表明,要想營造必要的課外閱讀氛圍,我們應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舒適幽雅的閱讀環(huán)境,如建立閱覽室、班級圖書角等。具體要求:無論是閱覽室還是圖書室,都應做到室內(nèi)的安靜整潔、通風采光。同時,在室內(nèi)外的墻壁四周可酌情懸掛一些關(guān)于讀書的名人名言,在閱讀的過程之中,還可適時播放一些輕音樂。如此則能使學生從一進入室內(nèi)開始就能感受一種濃郁的書香氣息,并且能讓學生的思想沉浸于音樂與知識的海洋之中,獲得審美情感熏陶。
(2)樹立閱讀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熏染和督促兩種力量比較起來,尤以熏染更為重要。好學是傳染的,一個人好學,可以傳染起好多人好學?!雹俳陶咦陨順淞駱?。②樹立同伴榜樣。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fā)現(xiàn)班級熱愛讀書的典型,并加以表揚。如此則能通過長時間學生間的相互影響,促進學生間爭相閱讀良好氛圍的形成。③樹立名人榜樣。
(3)針對學生閱讀習慣、方法的差異,進行因人施“法”的閱讀指導。
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各有差異,因此在課外閱讀活動中,不能以統(tǒng)一的要求指導學生閱讀,而應該針對不同的對象提出不同的讀書要求。那么,如何針對學生的差異因人施“法”予以閱讀指導呢?首先,通過調(diào)查,了解本班學生的閱讀習慣,摸清楚哪些學生喜歡選讀,哪些學生能認真做讀書筆記,哪些學生側(cè)重于瀏覽閱讀,哪些學生會精讀。其次,進行分類,分為精讀型、選讀型、速讀型和“筆讀”型。在開展讀書交流會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讓筆讀型的學生談讀書時收獲的感想;精讀型的談品味語言的方法;速讀型的談獲取了哪些信息;選讀型的談為什么選取這個內(nèi)容來讀。加強對精讀、選讀型的學生進行速讀指導,對速讀型的學生進行精讀指導。結(jié)合課文學習中的延伸閱讀,給予精讀型學生更多搜集資料的任務(wù),以提高其瀏覽閱讀的能力,引導速讀型學生掌握品讀的方法。
3.推薦課外閱讀內(nèi)容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看書必須同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后,才能釀出蜜來?!庇娙丝吕章芍胃嬖V我們,閱讀者對于閱讀材料的選擇要能“像挖寶礦的礦工,把礦渣甩在一邊,只揀純凈的寶石”。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lǐng),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p>
因此,在平時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中,我們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以及文章的篇幅長短、內(nèi)容深淺等方面的情況,著力為其推薦一些合適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如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兒版,還有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賓孫漂流記》《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另外還可向?qū)W生推薦與教材同類題材的作品,如學習了課文《黃果樹瀑布》可推薦學生閱讀《迷人的張家界》一書;學習了課文《早》可推薦學生閱讀《朝花夕拾》;學習了課文《莫泊桑拜師》可推薦學生閱讀小說《項鏈》或《羊脂球》等,以此作為課內(nèi)課文學習的補充。
4.指導課外閱讀方法
古語曰:“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痹陂喿x的過程中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乃至成材后走入社會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在平時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著力指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
(1)瀏覽泛讀法?!盀g覽泛讀法”有其具體的適用范圍,比如對于那些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我們只需通過看標題、目錄、內(nèi)容提要、前言等大致了解其主要內(nèi)容時,便可采用此法。同時,當我們的讀書僅為了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或?qū)iT搜集某方面的知識時,也可采用此法。
(2)品味精讀法。對于那些語言雋永、引經(jīng)據(jù)典、情節(jié)生動的美文佳作、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zhì)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我們應著力指導學生采用“品味精讀法”。如此,學生則能通過靜心細讀體會文章的立意構(gòu)思,揣摩其布局謀篇,欣賞到其中的妙詞佳句,從而把書中的精華變?yōu)樽约旱闹R營養(yǎng)。
(3)讀寫結(jié)合法。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我們還應指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及時拾貝的習慣。具體的筆記方式有摘抄式、提綱式、讀后感式等。從中高年級開始,就可指導學生寫好文摘卡、讀書筆記,分門別類地摘記文章的題目、作者、書刊名和知識要點,從而為學生的作文能力提升奠定基礎(chǔ)。
(4)學用結(jié)合法。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本身滲透著閱讀的方法。如《無字詞典》《煮書》《讀書作記號的學問》《讀書莫放攔路虎》《學與問》《精讀與泛讀》等。對于這些學到的閱讀方法,教師應著力引導學生主動總結(jié)概括,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求得具體的實踐應用,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課外閱讀能力。
5.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1)開展閱讀交流。為了使學生課外閱讀不走馬觀花、囫圇吞棗,在讀書節(jié)中還可舉行讀書感受交流活動。課外閱讀交流可每周安排一次,每次為一節(jié)課,既有在全班進行的交流,也有分組交流,內(nèi)容為自己課后所讀的各種書籍。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個人發(fā)言,也可以由發(fā)言者向其他同學提問。
(2)嘗試日記贈言。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還可嘗試用日記贈言的形式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除了教師給學生贈言之外,學生之間也可進行輪流互贈。如此以往,則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把課外閱讀當成一種自發(fā)的、主動的具有渴求熱望的自我行為。
(3)進行習作創(chuàng)作。閱讀與寫作緊密聯(lián)系,勤于動筆能有效促進閱讀內(nèi)容的深化。在閱讀的基礎(chǔ)上,可經(jīng)常舉行一些讀后感征文比賽等活動。
總之,語文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艱巨的過程,這其中既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更需要學生的不懈努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有將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工作納入到正常的語文教學計劃之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促進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從而為學生的終生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