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
基于現(xiàn)代信息化的發(fā)展,人們關于教育教學的傳統(tǒng)觀念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作為基于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發(fā)展的微信更是在語音、視頻,特別是信息的推送與獲得方面讓人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體驗。這種信息獲取途徑的擴大給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教學在情境創(chuàng)設、時政資料選擇等課程資源開發(fā)方面拓寬了局面,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一條有效的路徑。
一、基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有效教學拓展路徑
人類社會經過了為了生存而進行的生存技能的模仿、試錯和體驗的原始社會,也經過了基于分工而進行合作的工業(yè)化時代,現(xiàn)在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今天,由于分工的更加細致與不可預測性,整個社會到處充斥著基于信息技術而創(chuàng)新的各種期許。為此,作為個體,完全憑借自己對社會需求的體會與感悟,生成或創(chuàng)生出人類新的需求點,而這些需要的知識儲備更多體現(xiàn)的是對知識的個性化需求,或是基于信息技術上的個人習得與思考,使得個人在獲取信息與知識的途徑上多了選擇,讓政治課堂在育人與價值引領上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同時,工業(yè)化時代背景下信息的獲取更多依靠教師的親授或是“啃書本”親學。而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信息與知識的獲取顯得輕而易舉。微信作為目前使用率較高的通訊軟件,其所承載的信息推送與發(fā)布,讓我們在獲取信息的途徑上方便至極,有效地開發(fā)了政治課堂在資源開發(fā)、組合、選擇上的新路徑,為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提供了多種手段。
二、直面課堂教學新路徑的應用探索
政治課堂教學有很強的時事性、生活性,即用最新的時事新聞來活躍政治課堂氣氛,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社會實例來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關注與思考,讓政治課堂教學在資源上具有了廣闊性與多樣性。例如,眾多微信公眾號上的推送信息都可以成為政治課堂教學的資源加以開發(fā)與利用,從而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具有較強的時效性,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都可以實現(xiàn)在教學的關注中成長、在關注中內化。
1.在對國家政治生活的關注中踐行立德樹人目標。
鑒于微信受眾率高,很多黨政機關和部門都有自己的公眾號,我們適當?shù)仃P注并引入最新、最快的相關資訊,就可以讓我們的課堂緊跟國家的腳步,及時了解與把握時代氣息。
2.利用微信推送信息的及時性,構建課堂的時效性。
微信公眾號中有的是對時事新聞的追蹤報道,如人民日報公眾號里的新聞早班車,就是國內、國際熱點時事的梳理與總結。所以,我們可以在每一節(jié)課堂教學的開始設計“新聞早知道”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注意力,實現(xiàn)高效課堂。
3.開發(fā)課程資源,讓我們的課堂更加高效。
有些微信公眾號推送的信息里有的是關注普通民眾生活的小視頻,或是一些“心靈雞湯”式的美文欣賞等。這些資源往往因為其天生的樸實性而“接地氣”,可以說是來源于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將其適時引入課堂,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三、資源選擇使用過程中應該具有的“智氣”
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具有對立、統(tǒng)一的基本屬性。誠然,微信在給我們的課堂提供便利與充實的同時,也給我們的課堂帶來諸多不利影響。一方面是有些公眾號推送的信息本身就具有違倫理性,比如,充斥著無厘頭的“吐槽”甚至是暴力、色情等內容的資源,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在育人的效果上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資源的廣闊性與多樣性也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做到“去粗取精”,一定要有足夠的智慧選擇最適合、最精當?shù)馁Y源運用到我們的課堂中來,以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性。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遵循教學的基本原則,具有篩選的“智氣”,做到為我所用,用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