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曦
高中歷史課堂的“度”與“效”是高中歷史課堂非常重要的兩個部分?!岸取笔侵附虒W策略使用的合適程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使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理解歷史課本內(nèi)容。教學策略分為教學步驟、教學計劃、教學手段等多個部分,教師應該針對這些方面不斷研究探索,找到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靶А笔侵父咧袣v史三維目標的達成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作為高中教師,應該在實現(xiàn)學生的三維目標方面做出努力。
一、營造輕松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歷史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對歷史學習無法產(chǎn)生興趣。高中學生面臨高考,壓力非常大。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比較法等,但是使用最多的依然是講授法。這種“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沒有時間去思考,大多數(shù)時間跟著教師的思維學習,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想要課堂實現(xiàn)“度”的飛躍,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等新興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辛亥革命》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為學生營造辛亥革命發(fā)生時的社會背景,讓學生被氣氛感染,從而理解辛亥革命的意義。由于影視片斷的真實度不一,教師需要認真選擇影視片段,挑選貼近歷史的片段讓同學們觀看。同學們在觀看的過程中就能理解辛亥革命發(fā)生前我國面臨著怎樣的危機。同學們觀看完后,會對辛亥革命有更多的認識。多媒體的合理使用對教師的教學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應該始終注重教學中的“度”。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歷史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方法老套的問題,單一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些教師與學生認為歷史只需要死記硬背,不需要理解,這種觀念非常明顯是錯誤的。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教師要在引導學生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記憶,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僅降低了學生的背誦難度,也讓記憶更加長久。因此,教師除了在課上采用講授的方法外,還可以讓同學們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或者讓同學們自主組織活動,比如,進行辯論賽或者寫歷史小論文等,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讓歷史課堂不再枯燥無味。
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中的科舉制度時,很多同學認為高考制度同科舉制度一樣,只會培養(yǎng)“會考試的機器”。針對這種看法,教師可以讓同學們組織辯論賽,名字就叫作“論科舉制度的利與弊”。在歷史課堂上舉辦辯論賽讓學生覺得很新鮮,激起了同學們的極大好勝心。同學們積極查找資料,尋找證據(jù)。在辯論的過程中,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觀點,比如,有同學說科舉制度提供了公平競爭的舞臺。
三、重視歷史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知識廣度
開設(shè)歷史課的目的是讓同學們借鑒古人的經(jīng)驗,從歷史事件中學會如何更好地處理當今的問題。因此,除了講授課本知識外,教師也需要拓展課外知識,讓同學們不僅記住歷史內(nèi)容,同時掌握評價歷史的方法,養(yǎng)成尊重歷史、學習歷史的良好習慣。
例如,參觀博物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方法。在《南京大屠殺》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帶領(lǐng)同學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感受日軍侵華時的暴行,提醒同學們要永遠記住歷史,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不懈奮斗。除了參觀之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讓他們利用各種方式了解歷史課外的其他內(nèi)容,使其對歷史有系統(tǒng)、全面的了解。這樣,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能夠讓同學們在實踐過程中感受歷史的魅力,從而愿意投入到歷史的學習過程中去。
讀史可以明鑒,從而影響未來。對于當今的學生來講,歷史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教師需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實現(xiàn)教學的“度”與“效”,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拓展學生的知識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