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瑋
摘 要:朗讀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每個學段的新課標閱讀部分都率先強調(diào):“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堂上恰當有效的朗讀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升他們對文字的鑒賞能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讓課堂更富活力,盡顯張力。
關鍵詞:范讀;個性化;張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7-057-1
朗讀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它是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的一種切身體驗。就小學中年級而言,朗讀是對文本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跳板”。王尚文教授也說過:“朗讀的本質(zhì)就是文本對象化與讀者對象化的交互作用,是讀者與文本的對話?!痹谛W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充分合理地朗讀,才能調(diào)動他們閱讀的興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讓課堂充滿生命的張力,成為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
一、示范朗讀,傳授朗讀方法
中年級階段,學生的閱歷尚淺,知識面很窄,領悟能力也差,因此,教師的范讀尤為重要,教師繪聲繪色、聲情并茂地朗讀可以很快地將學生引進文本,進入角色。教師在范讀的過程中,聲調(diào)的高低起伏、表情的豐富變化、語速輕重緩急,都會使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更好地理解老師的解說,做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讀。但需要注意的是范讀的時機選擇也要恰當,不是學生剛一開始接觸到文本的時候教師就進行范讀,而是要充分相信學生對文本的感知能力,什么時候范讀視情況而定。
在教學蘇教版《北大荒的秋天》一課,教授學生描寫北大荒秋天的美麗天空一段時,我先叫兩個學生起來朗讀,感覺很平淡,沒有把天空美輪美奐的景色表現(xiàn)出來。于是,我飽含感情地把課文給同學們朗誦了一遍,他們聽得入神,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夸張地張大嘴巴習慣性地鼓起掌來。有同學羨慕地問:“老師,您讀的太好了,我們要怎么做才能和您一樣呢?”于是,我反問他們:“那你們有沒有聽出老師的朗讀與你們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嗎?”其實這個時候,他們聽出了不同,卻又講不出個所以然來。我便抓住時機告訴他們怎樣做才叫“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因為老師在朗讀時眼前就仿佛真的出現(xiàn)了那樣的美麗景色,還有在讀這段話時要注意語速應根據(jù)內(nèi)容的變化時緩時急、聲調(diào)時重時輕。讀‘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空才會有幾縷流云。時,重讀‘一碧如洗,突出天空的干凈,后面語速放緩,體現(xiàn)出悠然的意境,你們可以試著讀讀看?!蓖瑢W們便迫不及待地朗讀起來,一個個表情也變的豐富起來,一副很享受的樣子?!薄霸谧x‘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時要注意它們雖然是并列的,但要讀出變化。可以前一個輕后一個重,前面的語速放慢,后面的語速變快,如此將顏色的豐富感以及讀者們的驚嘆表現(xiàn)出來。來,我們一起來試試看?!边@回,同學們的朗讀果然和之前大不相同,他們可以將我剛才的分解吸收的很快,也讀得很到位,很有味道。
二、循序漸進,保證朗讀時間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都很好地說明了多讀的重要性。朗讀是學習語言的基礎,是學生直接與文本進行對話的主要形式,也是學生獲得語文能力和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應該將充足的時間留給學生朗讀。為了讓學生讀準讀好、讀流利、讀出感情、讀出韻味,教師還要精心設計問題,有針對性地朗讀指導,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朗讀的形式有很多,上面講到的范讀是其一,還有齊讀、男女生分讀、分小組讀、開火車、分角色朗讀等等。以讀代講,其實也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蘇教版《小露珠》一課,第二至五自然段,可先讓學生自由讀,找出這一部分的中心句:“小動物們都喜歡小露珠?!比缓笤僮寣W生分自然段細讀,弄懂小動物們喜歡小露珠的原因。這三個自然段,我先指名同學起來讀,明確指導他們讀出喜歡的感情。再請同學們學著剛才同學讀的樣子自己讀,邊讀邊思考:小青蛙贊美小露珠“像鉆石那么閃亮”,蟋蟀贊美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小蝴蝶贊美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圓潤”這三個比喻句寫出了小露珠什么特點,并且通過朗讀讀出這些特點。然后,我還利用多媒體出示鉆石、水晶、珍珠,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達到更好的理解效果,讓同學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賽讀,看誰讀的更好。最后,我請學生再齊讀這三句話,通過“蹦到大荷葉上”“爬到草桿上”“落在花朵上”來體會三種小動物不同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傊?,每讀一遍,都帶著問題,為了理解去讀。
這樣,通過足夠的時間,多樣的方式,加強了朗讀的訓練,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也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營造了極好的課堂氛圍,達成了教學效果,使得課堂更富張力。
三、尊重學生,鼓勵個性朗讀
面對形式多樣的文章,倘若我們的朗讀指導一味地按照字、詞、句、段、篇的順序進行,那樣的朗讀肯定是非常無趣的,學生也一定提不起興趣。語言文字是具有內(nèi)容的,是具有思想的,是具有情感的,是具有規(guī)律的,是具有想象力的,而且“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朗讀就是個性化的理解過程,只要你的體會有道理,說的對,你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朗讀課文??傊?,在課堂上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個體,讓學生思自己之所想思,說自己所想說,讀自己之想讀,在文本中自由徜徉,體會到思考所帶來的愉悅和成就感,進而提高理解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朗讀,多么像帶領著孩子們在語文這個大花園里散步,不急不躁,信庭漫步,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張小蓮.讓朗讀真正走進課堂.小學教學參考,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