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戶
如果談到作家里有誰能配得上“赤子之心”,我想無人能出豐子愷之右。他不僅在面對孩童時單純童真,貧窮和成人世界的復(fù)雜也難以將其異化。
我最初喜歡上他,是因為《華瞻的日記》,他以小兒子的口吻寫了一篇反思大人世界的日記。貪玩得忘記了吃飯的“我”被媽媽領(lǐng)回家,心中憤憤不平:“家的分法實在不講道理” “為何不將小孩和小孩分為一家”;到街上玩耍,看到了兒童汽車,爸爸卻不同意自己把車開回家,為什么呢?那明明就空著,沒有人坐,自己開回家豈不兩全其美?“我”向爸爸許愿,要爸爸不讓天下雨,姐姐卻笑“我”癡,可天不下雨“我”就能在外面暢快地玩耍,晚上姐姐要學(xué)習(xí)的時候,也讓爸爸給點燈,為什么說我“癡”呢?姐姐也癡?!拔摇笨吹接袀€麻子拿刀割爸爸的耳朵和脖子,媽媽和姐姐卻完全不管,“我”哭起來,他們又笑“我”,還叫“我”也一起去“剃頭”,大人的世界“我”是完全不能理解了。
這樣可愛的文字,難以想象出于一位成人之手,那時的豐子愷二十七八歲,正值青春,卻少有躁動,滿懷童真。他對其他事物的觀察,亦生動有趣,中學(xué)課本中的《白鵝》便是典型的例子。大白鵝的姿態(tài)、步調(diào)、高傲的個性,都被他摹寫得如在眼前,鵝吃飯要“三點一線“:先吃一口冷飯,再喝一口水,接著便要吃泥和草,為了它去找泥吃時,冷飯不被狗吃完,還必須有人在一旁侍候,好一副貴族作派!豐子愷寫下這些文字,傳達(dá)出的是趣味,是歡樂而活潑的生活氣息,他的“赤子之心”是從娘胎里帶來的,是天賦。
其實說他是頑童也不為過。平日里他最喜歡和孩子們嬉鬧。由于喜歡孩子,他生了七個,家里幾乎成了孩子國。他最喜歡為孩子們寫文童和畫畫。他不僅是個有文心的作家,更是有天賦的畫家。雖然師從李叔同學(xué)習(xí)西方畫法,卻為了用畫來傳遞新文化,放棄了西方畫,轉(zhuǎn)而采用最簡潔經(jīng)濟的畫法,就像我們今天的簡筆畫一樣。豐子愷的畫簡潔卻不簡單,一幅幅小小的漫畫中隱藏著無數(shù)的情思。孩子當(dāng)然是他繪畫的主要對象。他畫“爸爸剃頭”時的華瞻,是手持棍棒、表情委屈、雖流著淚卻想為爸爸“報仇”的小小男子漢。而當(dāng)爸爸不在時,華瞻又是調(diào)皮搗蛋第一人,瞧,趁沒有人,他正拿著爸爸的毛筆在桌子上一通亂畫,過“畫家”癮呢,而他的表情沉醉又帶著頑皮。寶姐姐和弟弟妹妹做游戲,讓軟軟當(dāng)新娘子,蒙蓋頭,而華瞻做新郎官,戴著爸爸的大帽子,寶姐姐自己當(dāng)媒人,穿著大花衣裳,讓兩人手牽手,三雙胖乎乎的小手牽在一起,三張笑盈盈的臉相映成趣,兄弟二人玩拉黃包車的游戲,沒有車便用椅子替代,弟弟拽住哥哥的腳,哥哥躺在椅子上,卻怕弟弟扶不穩(wěn),故而緊緊抓住椅子的兩個把手,嚇得驚叫,牙齒也露出來了;弟弟卻樂呵呵的,忘我地沉醉在游戲之中;椅子在黃土地上拖出兩道痕跡。這是一顆多么細(xì)膩敏感的心呀,這是一雙多么敏銳的眼睛,發(fā)現(xiàn)生活中這些稍不注意便轉(zhuǎn)瞬即逝的快樂。
豐子愷這些充滿童趣童味的畫,許多都被選人民國的小學(xué)課本之中,他喜歡孩童,但他從未放下自己的社會責(zé)任,他作畫是為了啟發(fā)國民,用最簡單的方式啟蒙下一代。因此他的畫中多是兄弟姐妹相親相愛,是小兒女的美好感情,是親人之間的互相幫助,使人讀后不自覺地露出微笑。他的畫還涉及社會生活,例如黑色星期一,微博與之相比簡直弱爆了,那時候豐子愷先生就已經(jīng)畫了“星期六之夜”和“星期一之晨”,同樣的一個人,周六晚上因為放假,傻傻地樂著,到了周一一早卻不得不被碩大的鬧鐘震醒,掙扎著去上班,一張臉上寫滿了“人艱不拆”,使人看來忍俊不禁。不僅如此,他的畫亦有犀利尖刻的諷刺。一個狼吞虎咽的小姑娘被面容冷漠的中年男人挾持著,牌子上寫著“販賣”二字,可小姑娘因為難得的一塊蛋糕,甚至完全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處境。一個窮孩子,全身是補丁,拿著包袱去典當(dāng),身子矮夠不著柜臺,老板沒有看見他,正優(yōu)哉游哉地吹口哨。老師們夢見把知識裝在針筒里,給學(xué)生全打進(jìn)去,而學(xué)生當(dāng)然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啦。正由于他是一個極其提倡童真的人,因此他對成人的世界,雖能接受,卻往往悲觀。他將兒童時代稱為“黃金時代”,這也體現(xiàn)在感人至深的《送阿寶出黃金時代》-文中。在大女兒豐陳寶十四歲的時候,他寫下了這篇情真意切的贈文。黃金時代的孩子們,是最為天真、最無雜質(zhì)的人間精靈。當(dāng)他們長大成人,有可喜,亦有所憂,成人的阿寶懂得體恤父母,懂得了分享而非獨占,學(xué)會了做一個“姐姐”??赡切┖⑼煺孀匀坏淖运桨缘溃茧S著時間離去了,而那又是多么可貴且純真啊,這時候我們才發(fā)現(xiàn)貪玩與任性,是如此美好的性情。十四歲的阿寶,爸爸擔(dān)心她該如何從一個唯我獨尊的孩童,成長為面對復(fù)雜人世的少女, “這好比把你從慈愛的父母身旁遣嫁到惡姑的家里去”,為父之人是多么憂心,又多么不舍呀。而曾經(jīng)的你我是多么親密,絨絮落下,父親為阿寶拂去,阿寶貼著父親的臉頰,兩人笑得十分甜蜜。可如今阿寶已是一位即將成人的少女,已經(jīng)和父親有了男女之別,為什么她不能永遠(yuǎn)作孩童,為什么世間分男女呢?豐子愷就這樣毫不遮掩、直抒胸臆?!拔业暮⒆觽?!我憧憬于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上У侥銈兌梦业脑挼臅r候,你們將不復(fù)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但是時間無法阻擋,孩童終將成人?!澳銈兊狞S金時代有限,現(xiàn)實終于要暴露的。這是我經(jīng)歷過的情形,也是六人們誰也經(jīng)歷過的情形。我眼看見兒時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xié)、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寫這些話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而現(xiàn)在你果然已經(jīng)懂得我的話了!果然也要走這條路了!無常迅速,念此又安得不結(jié)中腸啊!”這竟成了黃金時代的一曲深切挽歌,內(nèi)心的惆悵凄涼竟大于祝愿和希望。這便是豐子愷,參透了人事紛繁,視純真高于一切,但他又是一個極其矛盾的知識分子,他必須承擔(dān)屬于自己的社會責(zé)任。他熱愛生命卻不希望生命摻雜太多塵埃。
出淤泥而不染,在塵世保持一顆純粹的心是最難得的。他追求簡單的生活,他看起來毫不費力地過上了這樣的生活,因為他擁有水晶般的心,通透而珍貴。相片中,他總是笑著的,一撮長長的胡子,一副小小的圓框眼鏡,笑起來露出一排整齊的牙齒,年暮之人猶有兒童的面容,這是一顆敏感而不脆弱的真心帶來的。
我們喜歡豐子愷,因為他的存在,讓我們相信不論在什么樣的世界,我們都有能力保持本心,變得更好,而非隨波逐流。年齡不是問題,心態(tài)才是,童心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