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瀟
摘 要:初中階段開設美術課程,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美學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要重視美術教學。然而,現(xiàn)階段的初中美術教學現(xiàn)狀卻不太樂觀,很多學校、家長、教師都忽視了美術教學的重要作用,將美術等同于了繪畫,認為升學考試美術并不占有什么地位,從而忽略了美術教育的意義,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對此,筆者從現(xiàn)狀入手,就如何改善初中美術教學提出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高效;課堂教學
比較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的實際課堂主要以相關教師為主要中心,學生們只是被動地接受相關知識。相應的美術課程體系在其結構、教學方式以及相應的內容和評價管理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從而給相關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zhàn)。因此,本文在相應的新課改體制下對美術教學策略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給相關教師和學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以情趣化教學為抓手,不斷優(yōu)化初中美術課程活動模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是情趣思維高度發(fā)展并積極深化的關鍵階段,而且美術學科及其課程活動被長期排除在應試大門之外,如果不考慮這些現(xiàn)狀而謀劃教學改革,則無異于避重就輕甚至是盲人摸象。在初中美術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應本著“以生為本、寓教于樂”的施教原則,準確把握并充分利用學生求新、求異和求趣的心理需要,努力挖掘教材內容及其教學活動中的各類情趣因素,積極有效地開展情趣化教學活動,從而為構建和諧健康的教學關系而大開方便之門。比如在教學“調色板”內容時,有教師創(chuàng)設了實驗導入情境:課前準備各裝有紅、黃、藍三色溶液的杯子和幾只空杯子。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把紅、黃溶液倒入同一只空杯子,瞬間變成了橙色。魔術般的實驗迅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情趣,充分發(fā)揮了引人入勝的作用,課堂教學整體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改革課堂結構
在比較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中,其相應對的教學結構主要是由相關學生的練習與教師教學以及相關知識的講解所構成的,而在這些環(huán)節(jié)里占據主導地位的就是相應的美術教師,學生們的很多活動都是在相關教師的實際安排下直接完成的。而在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單純的教而不知道教育學生怎么學,其已經不能夠充分地滿足實際課程的需求。所以,相關美術教師就要依據相應的教學特征,積極改變比較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積極建立起以相關學生為中心的詢問、欣賞以及討論講解等新課堂結構,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實際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而相關美術作品的欣賞也是整個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其最終的目的就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詢問就是讓學生形成問的習慣,此時也可以進行教師問;講解是說美術教師針對一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討論就是說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對一些比較具體的問題進行討論;而訓練則是說要進行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性教學,這也是相關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會貫穿在整個教學的體制中。以進行學習的學生為重點的教學方式可以進一步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整個美術教學中去,進一步加強其美術學習的意識,積極調動學生探究與體驗美術的積極性,從而最后讓學生自主地愛上美術學習。
三、合理指導學生的美術學習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等教學理念深入人心,但這不代表學生不需要教師的指導,尤其是美術教學中,學生對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只不過這種指導要合理、科學。
1.指導要適時。
技法指導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可喧賓奪主,占用學生的時間,而應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指導。那么,什么時候最合適呢?教師可在學生心憤憤而口悱悱時進行指導,這能使學生精神更集中、求知欲望更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導要適度。
即技法指導難易適度。過難學生學不會,過簡學生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對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有所了解,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現(xiàn)狀及年級特點,選擇恰如其分的技法指導方式。
四、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1.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他們互幫互學,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這一方式的運用,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將全班學生按照4或6人分成幾組,并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分工合作,互相討論、交流,從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如《花圃》一課中,在學生設計環(huán)節(jié)中,我就運用了此法,讓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提示他們商討什么主題,確定主題后進行明確的分工,不僅讓他們掌握了制作的方法、步驟,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2.重視多媒體輔助教學。
初中美術課程中,欣賞課占據的比例雖然不大但它卻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如何利用美術作品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來直接感染學生是美術欣賞課中最值得研究的課題。多媒體教學為此提供了最佳的手段。美術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各種工具軟件處理圖像,制作出集圖、文、聲、像、動畫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將作品展示給學生,從而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另外,對于某個局部的賞析,教師也能明確地在屏幕畫面上指出,這非常有利于學生觀察,能擴大和優(yōu)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涂曉燕.新課改下周口地區(qū)中學美術教學資源共享現(xiàn)狀調研與對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
[2]葉玉婷.小學美術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D].杭州師范大學,2013.
[3]吳海青.人文視野下的中學美術教學評價[D].杭州師范大學,2007.
[4]劉嬋玉.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評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