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俐敏
器物作為文明的物質(zhì)表達(dá),代表了不同時代的文明、審美、工業(yè)、制造業(yè)的發(fā)達(dá)程度。器物不僅出現(xiàn)在生活中、各種手工藝制造品中,還出現(xiàn)在漢字中,作為漢字的基礎(chǔ)部件,構(gòu)成一組組會意字、形聲字。從字形中可見這些器物的用途,以及對字義的深遠(yuǎn)影響。它讓漢字從造字開始便帶上了色彩,有的溫和,有的凌厲,有的慘烈。
作為部首的器物字有“刀、斤、辛、皿、壴、豆、缶、皿、酉、網(wǎng)”等,在構(gòu)字方面也比較活躍。但是,伴隨著文明的進(jìn)步,器物的迭代或者淘汰,很多記錄器物的用字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在博物館出土器物的標(biāo)識中可見一斑。本文主要探討器物部首中常用的器物字和幾個有趣的會意字。其中刀部如“初、刪、利、別、刖、劓、辨、班、契”等,辛部如“宰、妾、童”等,皿部如“蠱、盡、益”,網(wǎng)部如“羅”,下文將舉例講解。
“初”的左邊,學(xué)生最容易寫作“礻”,這是因為他們感覺“初”跟“衤”沒有關(guān)系。在漢字學(xué)上有個概念叫“造意”,就是指“字的造形意圖”。著名文字學(xué)家裘錫圭先生指出:“字形表示出的意義往往要比字的本義狹窄,字形對字義常常只是起提示作用……不能過分拘泥于字形,將字形表示的意義和字的本義混為一談?!薄白中伪硎镜囊饬x”就是“造意”,比如,“初”就是“用刀裁衣服”,這個“造意”表示這個字的“本義”——事情的開始,其字形為“”。
“刖”和“劓”是兩個從造字來看比較有趣的字,所表達(dá)的意思卻是血淋淋的。這兩個都是刑罰用字,“刖”是斷足的刑罰,字形為“”,從字形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個人的腿被鋸斷的樣子,這種刑罰在歷史文獻(xiàn)和出土器物中都有實證。反映在歷史文獻(xiàn)中,就是著名的成語 “踴貴屨賤”,“踴” 是假腿。晏子在集市上看到為受過刖刑的人制作的鞋賣得貴,普通人穿的鞋賣得便宜,以此來提醒齊景公,刑罰太過酷烈。在出土器物中,山西博物院有一件青銅器——刖人守囿銅挽車,坐在車前面的那位守護(hù)園林的人,就是斷足,被稱為“刖人”?!柏妗笔歉畋亲拥男塘P,其甲骨文字形為“”,據(jù)傳說,楚懷王的美人受鄭袖蠱惑,說王喜歡看到美人掩鼻子的嬌媚,于是美人見到楚懷王便捂鼻子;鄭袖又告知楚懷王,美人見你之所以捂鼻子,是因為嫌你太臭了。這種兩面三刀的挑唆,導(dǎo)致了美人被施以劓刑。直到漢文帝時,這種刑罰才被廢除。
“辨”和“班”中間的部分都是“刀”的部首變體。“辨”是個形聲字,從“刀”“辡”聲?!鞍唷笔怯玫栋延穹珠_,所以“班”有分開的意思?!鞍唷钡牧x項有:①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②工作或?qū)W習(xí)的組織;③軍隊編制中的基層單位,在“排”以下;④工作按時間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場所。在這些義項中,分割的對象從“玉”變成了人群、時間、空間等,但還是能夠看到“分割”這個隱性義素的存在。李白的《送友人》中“蕭蕭班馬鳴”之“班馬”為“離群的馬”,講的就是“分離”?;们叭说涔剩浴笆捠挵囫R”指友人所乘之馬,也指友人如離群之馬,語義雙關(guān)。
“辛”字作為一個構(gòu)詞能力較強(qiáng)的漢字,構(gòu)成的詞語有“辛苦、辛勞、辛勤、艱辛、辛辣、辛酸”等,從這一系列詞中可以看出,“辛”字所構(gòu)成的詞表示的意義,或者辛勤奔走,或者心情飽含苦楚,或者味覺受到刺激,總之,都是一種令人不舒適的狀態(tài)。再看用“辛”構(gòu)成的合體字,常用的如“辜、宰、辠”,“辜”是罪的意思,“宰”現(xiàn)在是主宰、宰相的意思,“辠”其實就是“罪”,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秦始皇帝初兼天下后,發(fā)現(xiàn)“辠”和“皇”長相酷似,以為不善,便廢“辠”,改為“罪”,取“網(wǎng)羅是非”之意。
可見“辛”本來就是一種刑具,從“辛”的字都跟罪有關(guān)系。如“妾”與“童”,就是分別指有罪的男女奴隸。郭沫若先生說:“黥刑無法表現(xiàn)于簡單的字形中,故借黥刑之刑具……以表現(xiàn)之?!彼?,“妾”字甲骨文為“”,“童”字甲骨文為“”,字形上部均有“辛”這種刑具。女奴隸地位低下,有顏色者被主人選為“妾”,但是又說“妻妾不分則家室亂”,“毋以妾為妻”,妾被視為下賤之人,后又成為女子的自謙之詞?!巴弊忠嗳唬热缜偻?、書童、馬童,干的都是奴仆之類的活。
“皿”就是器皿。從“皿”的會意字有“蠱、盡(盡)、益”等?!靶M”字形為“”,就是器皿中有蟲子,“蠱”就是人工培養(yǎng)的一種毒蟲,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都知道苗女善于下蠱,據(jù)古文獻(xiàn)記載:“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為蠱,故從蟲皿也。”
“網(wǎng)”作為部首主要是以變體“罒”呈現(xiàn)的,從“罒”的常用字并不多,會意字更少,常用的只有“羅”,字形為“”,繁體字寫作“羅”,從“網(wǎng)”從“隹”,就是捕鳥的網(wǎng),所以,經(jīng)常說“羅網(wǎng)、網(wǎng)羅、包羅、張羅”。
總之,器物字作為重要的部首字,記錄了古代物質(zhì)文明的發(fā)展及其對精神生活的重要影響,還原了古代社會的一些場景,比如刑罰、契約等,可見人類文明每邁出一步,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