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建兵
借班上課,一般都有一個課前交流的環(huán)節(jié)??此崎e聊,這里面也大有學問。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這寶貴的幾分鐘,一些老師甚是用心。聽過不少名師的課前交流,有走情感路線的,與學生套近乎,首先就把學生抬到一個高度,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有走表演路線的,故弄玄虛,課前吊足了學生的胃口,魔術、猜謎、等,秀出教師的十八般武藝;也有教師走技術路線,充分利用課前交流,為“正式教學”做好充分的鋪墊……
一個偶然的機會,作為數學老師的我,有幸聆聽特級教師姜樹華的語文課,教學的是《鮑氏之子》一課。因為是公開課,當然少不了課前交流。作為數學老師,聽語文課,只能看看熱鬧了。于是抱著這種心情聽課,沒想到一個看似隨意的課前交流,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回放一個場景。簡短的問候以后,姜老師問學生,語文老師在哪里?學生們紛紛轉身,并用手指指坐在后面聽課的他們的語文老師。就是這一個細微的動作,引起了姜老師的注意。此時,姜老師立即指出,用一個手指指一個人不是一種禮貌友好的方式,于是向學生介紹一種“走到哪里介紹別人都感到舒服的姿勢”。眼睛看著對方,整個手掌優(yōu)雅地,慢慢地打開伸向對方……看似一個小小的動作,與本課的教學似乎關聯也不大。但姜老師卻由此切入,大作文章。這其實是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正如姜老師對孩子們所講的,這是作為見面禮,送給孩子們的?;蛟S多年以后,學生不一定記得這一課學習的內容,但這一“指”,將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這一個小小的動作或許會影響他的一生,使他懂得這個手勢的背后,如何與人交往是禮貌的、得體的、優(yōu)雅的。甚至,就是這個優(yōu)雅的手勢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再看一個場景。在學生學會了這一動作后,姜老師立即讓學生運用。讓學生看著同座的眼睛指一下,并問一個身邊的學生:你什么感覺。這個學生站起來,“哦……哦……哦”努力了很久,但還是沒能說出來。此時,課堂中有些孩子笑出聲來,估計大家都知道這個同學平時很少當眾回答問題。姜老師及時機智地解圍:“他不是表示說不出來,他打算用一個更恰當的詞!”要知道,此時臺下坐著幾百位聽課老師,姜老師這樣的話對于這位學生的自信心是多么的重要??!其中的語言也可充分看出姜老師的機智:不是迫切地讓學生“再想想”,而是給他鼓勵,給他信心,給他尊重,而一切是那么地從容自然而毫不做作。而此時,這位孩子受到老師的鼓勵,又努力地想表達:“哦……哦,感覺……”課室里一片寂靜,大家都期待地看著這個學生。“感覺挺好玩的!”說完,這位孩子如釋重負……也許,這幾分鐘的等待對于教師而言,微不足道,教師完全可以不用等待,讓這個孩子坐下去“再想想”。但這幾分鐘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是何等的重要!雖然,這位學生的發(fā)言并不出彩,但卻顯現了姜老師的教育智慧,給了孩子尊重、自信。試想,如果教師不是耐心地等待,而是很隨意地讓他坐下去,這位學生可能這一課再沒有勇氣舉起手來,也可能以后在眾人面前發(fā)言都會有陰影。教師知道這一關鍵時刻對一個兒童意味著什么,他也知道這種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態(tài)度,會影響在座的每一個孩子,影響到整個教學的氛圍。對于學生而言,這種教育是潛在的,效果也是明顯的。課堂剛開始時,學生有些拘謹,但后面卻很放得開,精彩的發(fā)言頻頻出現,這與姜老師從一開始積極營造的這種安全的氛圍有著很大的關系,因為學生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更有學習的欲望與創(chuàng)造的可能。難得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姜老師并沒有刻意地去追求什么效果,一切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或者說有所設計卻無跡可尋,顯示出一位優(yōu)秀師者精湛的課堂組織能力。
看似是課前談話,卻著實地能看出一位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不是為了討好孩子而跟孩子拉近乎,也不是緊盯著這一課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而是著重于課堂的延伸,指向一個人的人生目標,整個課堂其實都是人生的大課堂??梢哉f,教師的視野決定了其課堂的高度!與專注于知識傳授的教學相較而言,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并非僅存在于“正式教學”的時空里!真正的教育理應是處處、時時皆教育,教師與學生所有的交流互動,都應該充滿著教育因素。它可以出現在正式課堂的每一個細小的教學設計中,也可以存在于教師的每一個不經意的判斷中。因為兒童的生活是整體性的,他不能區(qū)分哪些是教育的,哪些是非教育的。作為教師,只有心里真正有學生,才不至于割裂教育的時空。否則,再怎么會表演,總有一天會“露餡兒”的。只有教師“心中有人”,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才能為兒童的成長服務。從這一方面說,教育者的素養(yǎng)決定著教育的質量?;蛟S,姜老師在教學時并沒有過多的思考,但直覺告訴他,哪些對于學生是重要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哪些成長的節(jié)點對孩子的影響是意義深遠的,教師在此需要特別的謹慎,因為在對教育內容與教育時機的把握上,超過了一般的老師。也許這就是素養(yǎng),也可以稱作是專業(yè)教育智慧。
因為把兒童的生長放在了心里,擺在了首位,心無旁騖,沒有一點私心雜念,教育智慧就可能在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顯露出來。可以說,教育者的心是純潔的,教育才能美好。教育其實不難,只要我們牢記,我們交往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個人,孩子的成長是目標,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持久的,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東西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這些東西需要教育者的示范,才能教給學生。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西亭小學)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