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陳影紅
摘 要:基于教育學研究方法,在全面認識翻轉課堂的內涵和實施流程的基礎上,針對我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指導思想不明確、人文性失衡、個性與人本化缺失、評價不實等現(xiàn)象,結合翻轉課堂核心價值提出體育教學與學校體育有機結合,精講多練,教學要素優(yōu)化組合,實施素質教育,深度內化體育知識與技能,最后提出體育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的策略:注重教學平臺建設,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提高教師綜合素養(yǎng)、教學能力,避免將翻轉課堂異解。
關鍵詞:翻轉課堂 學校體育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1(c)-0138-02
1 翻轉課堂的定義
翻轉課堂是單詞“Flipped Classroom”直接翻譯的,有人譯為翻轉課堂、顛倒課堂等。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翻轉課堂的定義都沒有給出統(tǒng)一的標準定義,其定義都是從他們自己的角度來闡述的。
J Wesley Baker提出了翻轉課堂的概念:“教師依靠課程管理系統(tǒng)和網(wǎng)絡工具在線呈現(xiàn)教學,以此作為學生的家庭作業(yè)。然后,教師有更多時間加入到學生在課堂上的相互協(xié)作和主動學習活動中”。
張金磊等學者認為:傳統(tǒng)的教學是課上知識傳授,課下知識內化,翻轉課堂進行了顛倒,通過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課下知識傳授,課上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完成內化。
清華大學信息化技術中心鐘曉流等認為,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yè)答疑、協(xié)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整體上看以上幾個學者對翻轉課堂的定義,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其本質就是顛倒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筆者通過對各個定義的分析,個人認為:翻轉課堂是一種學生課前利用網(wǎng)絡平臺學習教師提供的以教學視頻為主的教學資源,課堂中反饋學習效果,利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知識內化的教學模式。
2 翻轉課堂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現(xiàn)在,翻轉課堂這一新穎的教學模式因其徹底地推翻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采取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沒有更好地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沒有更好地調動起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中,課前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自主地按照實際情況學習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完成知識傳授,在課堂中可以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解決問題來完成知識內化。這種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體育而言,翻轉課堂能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體育立足點,并根據(jù)實際的體育教學現(xiàn)狀進行綜合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學校體育在學習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學校體育課程目前而言還只是一門新課,還很年輕,不太被學校、家長所重視。但是,學校體育課程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高中學校體育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逐漸構建計算機思維方式,學會用計算機的思維方式高效地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更具有邏輯與條理,由此可見高中學校體育課程的重要性。而傳統(tǒng)的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方法單一、陳舊,導致學生沒有過多學習興趣。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翻轉課堂下的高中學校體育教學設計,在基于翻轉課堂的模式下搭建出適用的高中學校體育教學設計模型,希望能借此提升學校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中生的信息素養(yǎng),鍛煉他們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
3 翻轉課堂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 學校對學校體育學科的不重視
我國很多學校都過于重視傳統(tǒng)課程,不重視學校體育課程,這一行為也致使學校體育教師缺乏教學積極性,失去對工作的熱情。但是,現(xiàn)如今信息化技術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至關重要,學好這一技能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3.2 教材內容陳舊、過時
現(xiàn)在,大部分高中學校使用的學校體育課都是比較傳統(tǒng)的。體育教科書被教師們用之匱乏。對于現(xiàn)今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傳統(tǒng)體育教材已然無法跟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傳統(tǒng)體育教科書里面的部分內容太過陳舊,有些相關軟件已經退出市場,有些相關操作已經簡單優(yōu)化過,但是書本都還是過時的軟件、操作。書本不與時俱進,學生更沒有學習的興趣。
4 翻轉課堂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4.1 加強體育掌握學習能力
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提出了掌握學習理論。所謂“掌握學習”,就是在“所有學生都能學好”的思想指導下,以集體教學(班級授課制)為基礎,輔之以經常、及時的反饋,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個別化幫助以及所需的額外學習時間,從而使大多數(shù)學生達到課程目標所規(guī)定的掌握標準。
該理論核心思想是:只要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和適當?shù)慕虒W,幾乎所有學生都可以掌握所有知識。這個核心思想非常符合翻轉課堂的基本理念。在課前學生觀看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這一階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主地學習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可以反復地觀看視頻,沒有時間限制,直到掌握知識點為止。在觀看視頻時遇到問題,還可以及時地記錄。觀看結束后,可以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在課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問題進行適當?shù)闹v解,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方式完成知識內化。
4.2 提高學生學習主體性
人本主義指出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學習能力,學習者是主動去學習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重點研究如何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讓其從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發(fā)展出對世界的理解,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最高境界。
學生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主體,翻轉課堂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課前,學生通過網(wǎng)絡平臺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觀看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課中自我探究或小組合作進行創(chuàng)新、拓展,自我成長,自我實現(xiàn),得到一定成就感。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思想。
4.3 鞏固課堂教學發(fā)展區(qū)
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了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他指出兒童有兩種發(fā)展水平。所說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是兒童自己單獨完成任務時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和在教師或者別人的輔助下,解決問題的水平之間的差距。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前學生通過網(wǎng)絡平臺自主學習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就是學生現(xiàn)有的水平;課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以及教師適當?shù)闹笇然R,這樣達到的水平就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兩者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這樣設計可以保持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努力學得更好。
5 結語
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學者與教師的關注,已經被應用到各個學科與教學領域中。本文作者通過查閱文獻與自己的實習經驗構建出了一套翻轉課堂模型。該模型很好地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課前進行知識傳授,課中進行知識內化,有助于學生深度學習;充分提供時間、平臺給學生交流、探討,拉近同學與師生的距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能力。不過,遺憾的是,本文沒有對該模型的實際應用案例進行介紹。后期,若有機會會將該模型付諸實踐,總結研究實踐效果,根據(jù)反饋意見進行修改,做出更完善的翻轉課堂模型。本文做出的高中學校體育翻轉課堂教學模型期望能對他人提供一份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 王國亮.翻轉課堂在體育教學中的價值及實施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5(36):36.
[2] 劉海軍.高校體育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構建研究[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3):114-115.
[3] 劉小晶,鐘琦,張劍平.翻轉課堂模式在“數(shù)據(jù)結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