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斌
摘 要: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已經深入人心,高校體育教育的地位不斷提高。我國提倡全民健身、終身體育,高校的田徑專項課程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但是普通高校在開展田徑專項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本文在分析目前普通高校開展田徑專項課程現(xiàn)狀的基礎上,分析普通高校在田徑課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普通高校 田徑專項課 困難 措施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c)-0141-02
1 田徑運動的重要性
1.1 田徑運動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田徑運動包括走、跑、跳、投四種最基本的身體活動,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基本生活能力。經常參加田徑運動能夠大幅度的提高學生反應速度、身體柔韌度和耐力,并且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內各個系統(tǒng)的功能。除此之外田徑類運動對于人體耐力的訓練能夠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精神。
1.2 田徑運動是所有運動的基礎
田徑運動對于場地和器材的要求較低,但是在提高身體素質方面效果明顯,因此其他競技類運動都將田徑訓練作為必要的基礎性訓練。田徑運動屬于戶外運動,在提倡全民健身、終身運動的今天,田徑運動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而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其重要地位無可動搖。
1.3 高校開展田徑專項課的價值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觀念也在進步,現(xiàn)代人更加注重科學的有計劃地運動,因此高校開展田徑教學的重要性隨之顯現(xiàn)出來。田徑教學是我國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的根本是教育,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在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提供積極地引導,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田徑教育在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學習以及生活等方面的積極影響是其他體育教育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
2 普通高校田徑專項課現(xiàn)狀
2.1 課堂人數(shù)日益減少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開始實施學生自主選擇體育課的方式進行體育課程教學。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高校的田徑課程受到的極大的沖擊。以福建師大為例,在2016屆1456名大二學生中,只有98人選擇田徑專項課程,在總人數(shù)中不到7%。在對遼寧省48所高校的2653名學生的抽樣調查中,僅有52人表明喜歡田徑,占總人數(shù)的1.96%。天津大學選擇專項田徑課的學生也程逐年遞減趨勢,2016級1340名學生有58人選擇田徑專項課,但到2017級僅有46人。
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可以得出結論,在高校的體育專項課中田徑專項課越來越難以吸引學生,甚至個別高校因為選課人數(shù)不足而取消田徑專項課。
2.2 在體育專項課中地位下降
田徑作為其他競技類運動的基礎訓練,為學生掌握和提高各類專項運動技能提供保障,在高校體育教育中一直處于重要地位,在其他專項課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學生自主選課的出現(xiàn),很多專項課為了吸引學生或者說是遷就學生的所謂的“個性化”,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田徑知識的教育偷工減料,使田徑教學內容在專項課程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少。
2.3 對田徑教學認識不足
田徑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健身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知識。但是在普通高校的田徑教學過程中,僅重視對學生競技體育的訓練,強化在跑、跳、投等方面的教學,以短跑、跳高、跨欄等訓練為主,而忽視了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方面的訓練以及學生綜合運動能力的提高,沒有發(fā)揮出田徑在健身方面的作用。
因為目前田徑教學內容的局限性,在平時的教學和訓練過程中以提高競技能力為主,訓練強度過大,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帶來了不良影響,甚至造成部分學生的身體損傷。目前的田徑專項課教學方式將教學課變成了田徑競技運動的訓練課程,這樣的結果只能使學生對于田徑教學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
大學生對于高校田徑教學的認識也存在偏差。有73%的大學生認為田徑教學的目的在于通過競技體育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而田徑運動在健身方面的作用完全可以被其他運動所取代。田徑課程的安排就在于提高學生的健身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健身習慣,并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這才是高校安排體育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
2.4 考核方式單一
由于對田徑教學認識不足,導致目前的田徑專項課程考核充滿著競技體育的的影子。具體表現(xiàn)在考核手段過于簡單,過多的采取定量化的指標,并且考核要求過高不適應普通的學生。在被調查2653名學生中有65%的學生表示因為自身素質差,如果選擇田徑專項課的話很難通過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違背了高校開展田徑課的初衷。
3 忽視田徑專項課帶來的影響
3.1 學生身體素質下降
在近些年來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逐年下降,尤其是在耐力和力量表現(xiàn)的尤其明顯。以我校學生為例,我校15屆學生大一長跑(男生1000m,女生800m)及格率為73%,大二及格率為65%;引體向上大一及格率為62%,大二及格率為51%;立定跳遠大一及格率為85%,大二及格率下降到74%。由于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導致病假人數(shù)增加,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學工作的開展都有不利影響。
3.2 造成學校教學資源的浪費
每個學校都有最少一個田徑訓練場,這是高校所必備的條件。并且為了應對每年一次的田徑運動會,高校會準備足夠的田徑器材,但在平時這些器材很少能得到利用。在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師中田徑專業(yè)教師占有很大比例,但是由于近些年來田徑專項課程遇冷導致許多老師不得不去教授其他項目的課程,使教師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4 普通高校開展田徑專項課的改進措施
4.1 加強理論教學,正確引導學生
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學重視運動技術而輕視體育理論的教學,導致學生對田徑教學和田徑運動的意義認識不足。因此應該加強體育理論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正確認識到田徑教學與田徑運動對于提高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技能之間的關系。在理論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聯(lián)系實際而不是空洞的說教,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鍛煉的習慣。
4.2 教學中心應該從競技轉向健身
因為技術教育的影響,目前的田徑課程過于強調運動技術和競技,使田徑課程的運動量過大并且單調,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高校的田徑教學應該回歸到健身上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高校的田徑專項課程應該進行改革,改變舊有的教學體系,建立新的以健身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于田徑課程的興趣。
4.3 對田徑課的考核機制進行改革
田徑課程的考核中應該去競技化,不能以競技項目的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分標準,應該從學生出發(fā),以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的提高以及課堂表現(xiàn)為基礎,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體系。應該本著科學、實用的原則建立考核體系,不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5 結語
我國提倡全民健身、終身體育,高校的田徑專項課程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高校田徑課程必須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首要任務,明確課程任務,走出技術教育的誤區(qū)。在高校的體育教學體系中,應該加強田徑的教學,建立完善的以健身為中心的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實現(xiàn)全民健身、終身體育服務。
參考文獻
[1] 聶志國.吉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田徑專項課程教學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16.
[2] 朱麗萍,呂金江.重視高校體育課田徑教學[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7(3):102-104,108.
[3] 錢景虹.對普通高校田徑課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與改革設計[J].遼寧體育科技,2016(6):43-44.
[4] 彭中東,王霞.普通高校田徑專項課面臨的困境及措施[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