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
[摘要]目的:研究典型病例分析法對神經外科教學實踐質量的影響;方法:以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2017年6月新晉實習護士18名為觀察組,以2016年6月新晉實習護士17名為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教學實踐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教學基礎上實施典型病例分析法,對比兩組實習護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技能考核結果;結果:觀察組實習護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技能水平[(87.35±4.59)分,(17.38±2.97)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83.25±4.28)分,(14.36±2.54)分],兩組相比(t=2.735,3.239;P<0.05);結論:常規(guī)神經外科護理實踐教學基礎上實施典型病例分析法能夠提升實習護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
[關鍵詞]典型病例分析法; 神經外科;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R651???????????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148-01
神經外科為我院的重要科室之一,神經外科患者一般病情較為危重且多變,當患者發(fā)生急劇的病情惡化癥狀時如能接受及時的治療與護理干預可降低其疾病惡化的危害性,降低死亡率,優(yōu)化康復效果。但新晉實習護士由于對神經外科相關疾病知識掌握不足與護理能力不足因素??捎谧o理工作中出現失誤或延誤治療情況,對此應著重提高實習護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典型病例分析法是以某科室、某疾病的典型病例為研究對象實施護理教學實踐的方法,能夠通過典型病例的分析提高護士對疾病的認知程度與護理能力。筆者在我院神經外科新晉護士中應用典型病例分析法以優(yōu)化新晉護士的教學實踐質量,效果滿意,現將本次研究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以我院神經外科2017年6月新晉實習護士18名為觀察組,以2016年6月新晉實習護士17名為對照組,對觀察組實施典型病例分析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教學實踐法。其中觀察組男性1名,女性17名,年齡范圍(20~25)歲,平均年齡(22.5±2.5)歲,學歷層次:大專及以上14名,中專4名;對照組男性1名,女性16名,年齡范圍(20~25)歲,平均年齡(22.7±2.3)歲,學歷層次:大專及以上13名,中專4名。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可比性。
(二)選擇標準
選擇標準:所納入的新晉實習護士均精神與智力正常,無焦慮癥、抑郁等情況;無長期請假或曠工情況;無不服從教學干預情況。
(三)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神經外科教學實踐方法:護理查房、護理文書書寫、基礎護理操作教授、針對性護理操作教授、疾病理論知識培養(yǎng)、疾病鑒別與病情判斷能力培養(yǎng);觀察組在常規(guī)教學實踐基礎上實施典型病例分析教學法:(1)病例收集:以我院既往3年內神經外科典型病例作為研究對象,每周收集3~5例,將所有病例復印后發(fā)放給新晉實習護士;(2)病例分析:病例印發(fā)后要求護士進行病例專項分析,分析病例的疾病類型、疾病危重程度、疾病病理知識、疾病治療方案與藥物知識、疾病藥物藥理與不良反應和毒性反應、疾病護理方法、護理重點、護理不足之處與護理措施優(yōu)化方法。將分析內容整理后上交給帶教護士,由帶教護士進行批閱并指出問題,優(yōu)化護士分析結果;(3)真實實踐:選擇相同疾病病例1名作為對象要求實習護士進行護理以鞏固護士的病例分析成果,要求護士在該患者出院后整理護理干預方法與經驗,帶教護士對其護理質量進行評估并指出護理問題,優(yōu)化其護理能力。
(四)評價指標
干預后6個月對兩組護士實施綜合護理能力考核,考核包括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水平兩項。
1.理論水平:采取自行設計試卷的方式對護士的理論水平進行考核,設計試卷滿分100分,分值越高則理論水平越高。
2.實踐技能考核:依照常規(guī)護理技能考核辦法對護士進行實踐能力考核,設置滿分為20分,分值越高的實踐能力越強。
二、結果
(一)兩組護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技能考核結果分析
結果顯示,觀察組實習護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技能水平[(87.35±4.59)分,(17.38±2.97)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83.25±4.28)分,(14.36±2.54)分],兩組相比(t=2.735,3.239;P<0.05)。
三、討論
神經外科病人的病情往往變化較快,易于發(fā)生致殘或致死性惡化,故需對其實施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與有效的治療,而實習護士由于缺乏臨床經驗??砂l(fā)生護理問題,影響患者康復。故筆者在常規(guī)護理教學方法基礎上實施典型病例分析法,效果滿意。研究將首先將既往3年內的典型病例信息進行收集,限定3年能夠保證病例的新穎性,典型病例也較普通病例更有教學價值,病例收集后印發(fā)給護士由其進行病例分析,帶教護士則負責對實習護士的分析結果進行審閱,提出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優(yōu)化。分析結束后由帶教護士尋找與病例相似的患者讓實習護士護理,以提高其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從而提高實習護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神經外科護理實踐教學基礎上實施典型病例分析法能夠提升實習護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毛星剛,章翔,章薇,等.多學科交叉培養(yǎng)在神經外科及腦科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7(5):441-444.
[2]周凱,吳鵬飛,范雁東,等.改良PBL教學方法在神經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20):168-171.
[3]王興文,菅鳳增.PBL+CP教學模式在神經脊柱外科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刊,2018(2):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