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嵐 張學良
摘 要:本文通過游泳運動方法干預,分析對單純性超重或肥胖大學生身體成分、心肺功能、身體素質(zhì)、血液指標的影響,為建立大學生單純性超重或肥胖干預提供指導。通過對運動時間、頻率、強度的干預,并通過Shapiro-Wilk檢驗對資料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滿足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值變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與標準差進行描述。不滿足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值變量資料,采用中位數(shù)與四分位數(shù)間距描述,所有統(tǒng)計學處理在SPSS 13.0完成。對實驗組數(shù)據(jù)前后進行配對T檢驗,顯著性水平取P<0.05,非常顯著性水平取P<0.01。結(jié)果顯示,12周的游泳運動可提高肥胖大學生肺活量,改善其呼吸系統(tǒng)功能、改善肥胖大學生力量及反應能力、改善肥胖女性大學生血脂水平的效應。
關(guān)鍵詞:游泳干預 超重 肥胖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1(c)-0019-04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學生體質(zhì)和健康問題,關(guān)系到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近年來,我國超重和肥胖發(fā)病率迅速提高,特別是青少年肥胖率增高,將成為國民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肥胖相關(guān)疾病的危害也逐步顯現(xiàn),這些問題如不切實加以解決,將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乃至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大學生是一支強大的青年隊伍,是祖國的未來,他們體質(zhì)的好壞和健康狀況的優(yōu)劣,直接關(guān)系到國家的強弱和民族的盛衰。大學生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處于學生時代后期,同時身體的生長發(fā)育也到了第二高峰期的后期階段,學生超重和肥胖已是目前影響大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對他們的身體、心理及體質(zhì)健康狀況帶來重重的壓力和困難。同時,大學生一畢業(yè)就面臨擇業(yè)和就業(yè),超重和肥胖也必將成為大學生就業(yè)和進入社會后工作、生活和學習的阻礙之一。
大學生超重和肥胖人群日趨增多,這些人群的來源主要包括初高中直接升入大學的一批超重、肥胖學生。同時,隨著大學學業(yè)的放寬,現(xiàn)代大學生生活和消費水平的提高,高能量、高脂肪的飲食攝入,極少參加運動帶來的潛在超重人群也逐漸增多。研究如何進一步著力解決大學生單純性超重和肥胖問題,改善大學生的體質(zhì)與健康狀況,其意義重大而深遠。
1 研究目的
大學生是一支強大的青年隊伍,是祖國的未來,但是超重和肥胖已是目前影響大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對他們的身體、心理及體質(zhì)健康狀況帶來重重的壓力和困難。眾多研究均提示,有氧運動干預,對單純性超重和肥胖學生的體質(zhì)與健康狀況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其中游泳運動一直也是大家所關(guān)注和研究的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對大學生超重或肥胖人群的運動干預的專門研究不多。本文通過游泳運動方法干預,分析對單純性超重或肥胖大學生身體成分、心肺功能、身體素質(zhì)、血液指標的影響,為建立大學生單純性超重或肥胖干預提供指導。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體重指數(shù)(BMI)為依據(jù),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大學生人群中選出超重和肥胖人群118人,年齡范圍為18~24歲,經(jīng)過簡單問卷調(diào)查和初步測試選出有一定游泳基礎(chǔ)的單純性超重和肥胖者,在自愿報名的基礎(chǔ)上確定37名(男21人,女16人)超重和肥胖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2.2 干預方法
(1)干預方法:游泳運動干預。
(2)干預控制。
每次鍛煉的時間:每次運動分3~4個階段,即準備活動、基本練習(以有氧耐力運動為主)、整理活動,共1h。
運動強度:通過二次臺階試驗確定適宜運動強度,以60%~65%VO2max所對應的心率作為靶心率控制運動強度。
運動頻率:每周運動4次,具體時間安排在周一、周三、周四和周日晚上6:30~7:30(晚飯后1h);
運動處方在專家的指導和體育老師的幫助下組織完成。第一周為適應期,主要采用相關(guān)干預項目的適應性練習,第二周開始采用相應的運動干預訓練。在實施過程中及時告知測試者靶心率范圍,手測脈搏的方式對受試者進行運動強度監(jiān)測。
通過Shapiro-Wilk檢驗對資料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滿足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值變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與標準差進行描述;不滿足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值變量資料,采用中位數(shù)與四分位數(shù)間距描述,所有統(tǒng)計學處理在SPSS 13.0完成。對實驗組數(shù)據(jù)前后進行配對T檢驗,顯著性水平取P<0.05,非常顯著性水平取P<0.01。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研究結(jié)果
3.1.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由表1可知,經(jīng)One way Anova分析,研究對象年齡、身高、體重、BMI值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1.2 游泳運動干預方法對身體成分的影響
表2所示,經(jīng)過12周游泳運動干預后,除男生肌肉重有顯著增加、女生體重有顯著增加外,其它身體成分指標沒有發(fā)生較明顯變化。
3.1.3 游泳運動干預對肥胖大學生心肺功能的影響
經(jīng)過12周游泳運動干預,肥胖大學生的收縮壓、舒張壓有上升趨勢;心率有下降趨勢,但變化不明顯。男、女生肺活量值均有顯著提高(見表3)。
3.1.4 游泳運動干預對肥胖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經(jīng)12周游泳鍛煉后,肥胖男生、女生的握力、背力非常顯著性增加(P<0.01);肥胖男生、女生選擇反應時有非常顯著性下降(P<0.01)。
3.1.5 游泳運動干預對肥胖大學生血液指標的影響
由表5可見,經(jīng)12周游泳鍛煉后,肥胖男生血紅蛋白非常顯著性升高(P<0.01),肥胖女生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非常顯著(P<0.01)。
3.2 研究分析
3.2.1 游泳運動對身體成分改善的的分析
12周游泳運動對肥胖大學生的身體成分無明顯影響,可以適當增加肌肉瘦體重。美國加州大學的運動醫(yī)學專家馬克做了歷時6個月的一項實驗,他要求3組體重過重的人分別從事快走、騎腳踏車和游泳3個運動項目,每天45min。追蹤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顯示[1],從事快走、騎車運動者的體重都減輕了,而游泳那一組人竟然重了2~4kg。他認為,在水溫不是很恒定的情況下,尤其是水溫比較低時,身體本身會對冷水刺激產(chǎn)生應激反應,靠囤積一部分脂肪來保持體溫,這可能是造成體重增加的原因之一。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體內(nèi)脂肪變成了肌肉。馬克強調(diào),定期游泳確實可以增肌減脂,讓身體看起來更勻稱結(jié)實。但是鍛煉到一定程度,肌肉比例會超過脂肪,體重值就會增加。因本研究實驗初期是在3月份,雖然在室內(nèi)基本能保持恒溫,但這時游泳的水溫會比5、6月份偏低一些,另外,也證明了經(jīng)過游泳鍛煉,肥胖大學生的肌肉瘦體重確實有所增加。
3.2.2 游泳運動對心肺功能改善的分析
肥胖大學生經(jīng)游泳鍛煉后,肺活量有顯著性升高,而收縮壓、舒張壓也有上升趨勢,這表明游泳鍛煉對心臟功能和血壓調(diào)節(jié)能力沒有明顯的效果。游泳運動使肺活量顯著增大主要與呼吸肌的發(fā)達,肺及胸廓的彈性強有關(guān)。
在游泳鍛煉時,新陳代謝過程和心血管系統(tǒng)工作的節(jié)省化,都離不開大量的供氧,然而由于水壓迫著胸腔和腹部,給吸氣增加了困難,曾有人做過專門的試驗,游泳時人的胸廓要受到12~15kg水的壓力,那么要想使身體獲得足夠的氧氣,呼吸肌就必須不斷的克服這種壓力;另外游泳時呼氣一般都是在水下完成,而水的密度要比空氣的密度要大得多,因此要想呼氣就必須用力,這樣不管是吸氣還是呼氣都能增加呼吸肌的收縮力,從而能增強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加大肺活量。一般健康男子的肺活量為3000~4000mL,呼吸差(最大吸氣與最大呼氣時胸圍擴大與縮小[1]。
肥胖大學生經(jīng)游泳后心率適當程度降低,其可能的原因與其心臟迷走神經(jīng)的興奮性降低和鍛煉提高了心肌收縮力,使搏出量增加,因而代償性地引起心率降低有關(guān)。本研究提示,游泳運動不能改善肥胖大學生血壓調(diào)節(jié)能力,這仍需要進一步實驗證實。因此,對于肥胖大學生而言,需要提高肺活量的可選擇游泳運動鍛煉。
3.2.3 游泳運動對身體素質(zhì)改善的分析
肥胖男大學生經(jīng)游泳鍛煉后,其握力、背力有顯著增加;閉眼單足站立有上升趨勢,坐位體前屈有下降趨勢,選擇反應時都有顯著性下降。這表明經(jīng)游泳鍛煉后,肥胖男生的肌肉力量和反應能力均有明顯增強;而對于軀體平衡性和軀體柔韌性的改善效果不明顯。肥胖女生經(jīng)游泳鍛煉后,握力和背力都有顯著性增加,閉眼單足站立和坐位體前屈有下降趨勢,選擇反應時也都有下降。這表明經(jīng)游泳鍛煉后,肥胖女生的肌肉力量和反應能力均有明顯增強,而對于其他身體素質(zhì)如軀體柔韌性和平衡性的改善效果不明顯。因此,需要改善力量素質(zhì)及反應能力的肥胖大學生可選擇游泳鍛煉。
3.2.4 游泳運動對血液指標改善的分析
本研究中,肥胖男生經(jīng)12周游泳鍛煉后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有適當下降,但均無顯著變化。這可能提示游泳鍛煉不能很好改善肥胖男生血脂指標。肥胖女生經(jīng)12周游泳鍛煉后血紅蛋白有升高趨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顯著性升高 (P<0.01);而總膽固醇也有適當程度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有適當下降,但變化都不明顯。這表明12周游泳鍛煉可以改善肥胖女生各種血液指標,降低肥胖女生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但效果不是特別明顯。
有研究表明,12周耐力訓練(游泳)可使高脂膳食結(jié)合運動組大鼠的血清LDL-C水平較單純高脂膳食組大鼠顯著降低,肝臟LDL-R活性則較其顯著升高(P<0.05)[1]。而田振軍等[2]研究結(jié)果顯示,6周一般負荷游泳訓練使大鼠的血漿HDL-C顯著升高(P<0.01),LDL-C顯著降低(P<0.001),而6周超負荷游泳訓練卻使大鼠的HDL-C顯著降低(P<0.001),LDL-C升高(P<0.01)。這表明高強度訓練不僅不會改善脂蛋白代謝,反而可能會加速代謝異常的發(fā)生。由此可見,運動強度可能是影響耐力運動產(chǎn)生減脂效應的重要因素。
4 結(jié)論
(1)12周的游泳運動可提高肥胖大學生肺活量,改善其呼吸系統(tǒng)功能。對于肥胖大學生而言,以提高肺活量目標的運動干預方式可選擇游泳運動。
(2)12周游泳鍛煉可改善肥胖大學生力量及反應能力。 對于肥胖大學生而言,以改善力量素質(zhì)及反應能力為目標的運動干預方式可選擇游泳運動。
(3)12周游泳運動存在改善肥胖女性大學生血脂水平的效應。女性大學生也可選擇游泳運動以進行血脂水平干預。
(4)對于肥胖大學生而言,以改善身體成分目標的運動干預方式選擇游泳運動不是很合適。
參考文獻
[1] 馬繼政,牛潔.大強度間歇訓練心肌細胞分子適應機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8(3):33-34.
[2] Xueliang Zhang.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college students'sports life style and the physical quality correlation is explored[Z].2016 National Convention on Sports Science of China,2017.
[3] 許浩,江文凱.對江蘇省成年人BMI指數(shù)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1,22(6):39-43.
[4] 楊錫讓,傅浩堅.運動生理學進展質(zhì)疑與思考[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
[5] 董硯虎.肥胖的新定義及亞太地區(qū)肥胖診斷的重新評估與探討[J].實用糖尿病雜志,2001,9(2):3-6.
[6] Jialal I,Scaccini C.Antioxidants and atherosclerosis[J]. Current Opinion in Lipidology,2003,3(5):155–166.
[7] 鄒大進.實用臨床肥胖病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0.
[8] 中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研究組.2001年中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調(diào)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