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韋
摘要:想要塑造科學的幼兒教學氛圍。需要把握住兩點關鍵因素,第一擁有職業(yè)道德與愛心,第二遍用科學的指導觀念為幼兒教學鋪路,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谶@兩點,筆者將在本篇論述當中淺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與了解。
關鍵詞:科學教育;幼兒;成長
引言:出自羅蒙諾索夫的一句名言,“科學,給青年以養(yǎng)料,給老人以慰藉;她讓幸福的生活錦上添花,她在不幸的時刻保護著你?!币驗檫@句話的主旨就是告訴大家,科學是教育的養(yǎng)料,它不僅僅可以為我們幸福的生活錦上添花,也能夠在關鍵時刻給予正確的指引,它是智慧且充滿指導意義的,在幼兒園教學過程當中,科學的指導觀念是我們教育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它永不熄滅,真正的在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一、幼兒教學中科學指導觀的基本含義
科學的指導觀主要的含義為,在3到6歲兒童心理發(fā)展中,用科學的指導方法與途徑去實現(xiàn)針對于幼兒培養(yǎng)的教學目的??茖W的指導觀是以培養(yǎng)幼兒茁壯成長為前提,且結合這個年齡階段小朋友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從素質(zhì)、知識、身心、潛力、智力、興趣用多個角度去培養(yǎng)孩子,努力去塑造一只優(yōu)秀的幼兒班級隊伍,讓孩子們在積極健康陽光的環(huán)境下成長。因此,科學的指導觀念不僅僅要結合幼兒心理,同樣也要結合教育與德育等多個方面的知識去實現(xiàn)。我們從深刻層次去理解幼兒科學觀,它的含義其實也在于,充分去發(fā)揮幼兒的思維,告別枯燥的說教模式,應用一些情景教學法、觀察指導法、互動教學法去實現(xiàn)教學目標。讓指導貼近孩子們的生活,讓幼兒園教育更加具備實用性,而不是僅僅起到對對兒童的看護作用。
二、幼教中缺乏科學指導的表現(xiàn)
1、教學模式單一枯燥。那么在幼教的過程當中,缺乏科學指導的主要表現(xiàn)有哪些?我認為這些我們又是改進的是以往的教學當中,教學模式過于枯燥和簡單,形成一種“說教式”的氛圍。比如我們老師經(jīng)常復述著課程和生活上的小常識,教給孩子們,他們?nèi)狈σ欢ǖ闹鲃有裕欢@種重復的說教并不能夠提高幼教的效率,反而增加一種教學負擔,讓孩子們不能夠在生活當中產(chǎn)生思考,也缺乏一定科學的規(guī)劃。這是一種低效的教學表現(xiàn),更加不能夠產(chǎn)生高效的教育結果。
2、缺乏教育的規(guī)劃與科學策略。在幼教當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教育的模式缺乏一定的科學規(guī)劃,形成幼兒過度依賴幼師狀況,在孩子們主動性的培養(yǎng)上,我們不夠科學。科學的規(guī)劃是從性格心理等各個方面去引導幼兒,讓他們朝著正確積極的方向去學習和成長,那么缺乏科學引導是當下教育當中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在教育上缺乏一定的科學策略,科學策略是指運用合理的辦法去解決教育當中我們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孩子們的心理問題,知識接受程度等等,但是目前幼兒園的教育體系有時候緊緊圍繞著說教和看護這兩個方向展開工作。幼師也缺乏一定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職業(yè)的考核上較為單一,缺乏一定的師資團隊思想與素養(yǎng)。因此我們面對的問題是科學體系的成熟與如何運用科學的辦法去實現(xiàn)教育目的。
三、幼兒教育中科學教育觀的運用策略
1、生活科學指導法。我們充分的運用生活上的一些小案例,帶領孩子們?nèi)チ私庵T如大自然、科學實驗、美術等多個方向的實際操作教育,用生活科學指導法帶領幼兒們走進生活,真正的學以致用,去發(fā)揮教學的哲理與智慧。比如,我們帶領孩子們?nèi)ネ妗洞禾斓牟シN》這個游戲,到4月份這個季節(jié)時,幼兒園的學校有許多空地。老師可以尋找出其中部分的區(qū)域,帶領幼兒們一起玩播種的游戲,這期間可以運用觀察與指導的方法把大自然的科學規(guī)律教給孩子們。我們可以把這個活動分為三個步驟“播種期、觀察期、成長期”,就是去尋找一些黃瓜、絲瓜等蔬菜的種子,播種在我們泥土區(qū)域內(nèi),逐漸的教孩子們怎樣去播種,如泥土的濕度和如何插入種子等。進入到了蔬菜播種的觀察期,就讓孩子們自己去展開細膩的觀察。這個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觀察力是十分強大的,他們可以告訴老師,什么時候蔬菜冒芽了,和蔬菜葉子的顏色與形狀等等,這些都是科學教育的內(nèi)容,等到觀察期過后就是成長期,過了幾個月之后,蔬菜會逐漸的長大,直到我們收獲成熟的果實。這個時候老師要傳達給學生這樣一個德育教育的概念,有勞作才會有收獲。而當小朋友看到豐富的果實時,自然會越來越喜歡貼近大自然,并且熱愛老師帶領他們所舉辦的活動與勞作游戲。
2、實踐操作教育法??茖W的教育觀念,顧名思義就是要把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當中,那么對于幼兒園環(huán)境來說,真正科學的教育辦法與實踐是脫離不開的。比如現(xiàn)在非常流行的區(qū)域教學法,就是把幼兒園的活動區(qū)域劃分成不同的生活區(qū)域告訴孩子們?nèi)チ私庖恍┥钌系某WR。那么筆者認為的實踐操作法就從幼兒園的活動中展開。比如曾經(jīng)帶領孩子們一起去玩一個小游戲叫做“神奇的泡沫”,老師帶領幼兒們?nèi)グ逊试砗拖礈靹┻€有一些洗衣粉放入盛滿清水的盆中,等待這些洗滌用品融化水中之后。我們老師把有污漬的小手帕放在水盆里輕輕揉搓,發(fā)現(xiàn)不一會污漬就沒有了。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讓孩子們知道皂粉和洗滌劑的其他用處,比如可以用游戲玩具帶領大家一起玩吹泡泡,從多個用處去解釋洗滌劑的使用方法。我們在不同的活動區(qū)域去設定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融入在豐富的生活當中,讓這些教育點更加被孩子接受,而不是一味守舊的模式去告訴答案,我們讓孩子去接受新知識,科學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斷創(chuàng)新,充分的利用環(huán)境和周圍的條件去帶來不一樣的感受與變化。
3、科學指導法。最后一個方面,我們再投入學習內(nèi)容以后,科學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在是適當?shù)臅r候給予孩子們引導,但并不是直接告訴幼兒答案,而是讓他們慢慢去探索。在這里筆者還想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帶領孩子們?nèi)ビ^察“小葉子的顏色”。在我們學校里面,種了許多樹,到秋天的時候,樹葉會產(chǎn)生一定的變化,這個時候老師會帶領孩子們一起去觀察。當老師問道“春天的時候樹葉是什么顏色呀”,孩子們會回答“綠色的”,接下來老師會根據(jù)季節(jié)的不同去問孩子們秋天樹葉變成了什么顏色,這個時候不少幼兒會回答到紅色、黃色或者是橘黃色。那么老師也會讓孩子們知道,為什么樹葉會產(chǎn)生這樣的變化,根據(jù)泥土、季節(jié)水分的不同樹葉就會產(chǎn)生變化,先勾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在逐步的引導他們?nèi)ソ鉀Q問題。這就是科學指導辦法,它是擁有邏輯思維的,有步驟性的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幫助他們真正成長起來。
結語:總的來說,幼兒科學教育的含義其實在于把握教學效率,把教學當?shù)摹敖獭焙汀白觥奔显谝黄?,告別枯燥的模式,形成生動有趣的課堂,并且與幼兒的身心結合在一起,去尋找更適合幼兒發(fā)展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新生科學素養(yǎng)調(diào)查——談幼師生化學教學[J].曹開南.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6).
[2]“頂崗置換”模式培養(yǎng)高師準幼兒教師的探討[J].王素月.成都工業(yè)學院學報.2014(03).
[3]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與西部農(nóng)村幼兒教師培養(yǎng)之道[J].劉淑紅,洪文梅,王麗娟.甘肅高師學報. 2017(11).
[4]體育教學如何促進幼兒園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發(fā)展[J].段秀萍,左瑞宇.職業(yè).2017(02).
[5]在《幼兒教師禮儀素養(yǎng)課程》教學中合理滲透幸福觀教育的探究[J].林琳.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