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夏萍
[摘 要] 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低年級寫話是小學生習作入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基于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低年級實施童話體寫話教學,并設計出具體實施策略及評價方式,力求能激發(fā)學生寫話興趣,培植其習作自信,提高其寫作水平,從而為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打好基礎。
[關(guān)鍵詞] 童話體;低年級;寫話教學;實施策略;評價方式
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習作教學改革及其研究已成為熱點。很多專家、學者都提出了許多看法,也研究出許多習作教學策略。筆者主要從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研究出適合低年級學生現(xiàn)狀的寫話教學方式。
低年級是小學生習作邁出的第一步,在此階段,學生的寫話興趣需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遣詞造句的運用需要得到有效的訓練。通過寫話把閱讀中積累的詞語進行語言運用,從而促進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更多的詞句積累。讓積累成為寫好話的源頭活水,為中、高年級習作打下基礎。
但目前低年級寫話教學現(xiàn)狀又是怎樣的呢?通過對福建廈門市江頭中心小學二年級15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寫話興趣不高,有53.5%的學生回避寫話。對于寫話作業(yè),能不寫就不寫,或者依賴他人幫助才能完成。在寫話過程中,有38%的學生感到對于寫話的內(nèi)容,茫茫然,不知道可以寫什么;24.6%的學生能說出來,卻不能順利寫出來,他們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清楚;還有42%的學生句子表達不通順。
要解決學生不愛寫話,不會寫話的現(xiàn)狀,除了家長、老師從思想上重視外,我們還應在訓練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因此,基于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提出了“童話體”寫話教學。
(一)什么是“童話體”
童話體是指類似童話的文體,童話體寫話就是運用夸張、擬人等手法寫幻想、想象或亦真亦幻的內(nèi)容。
(二)“童話體”寫話指導課教學流程
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童話體”寫話教學的理念和策略,在平時反復實踐的過程中,慢慢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具體流程。一般有以下六個指導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約2分鐘);教師示范,范例引路(約5分鐘),是指教師示范講故事,結(jié)合板書梳理故事框架;展開想象,打開思路(約5分鐘),老師指名交流并相即點撥;生生交流,集中指導(約10分鐘);動筆寫話,評議交流(約16分鐘),是指老師出示寫話要求,學生動筆寫話,最后再集中講評;回扣習作要求;布置作業(yè)(約2分鐘)。老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在教學的要求上增加或減少,但基本流程不變。這樣相對固定的教學流程,方便老師操作,也有利于這種教學方式的推廣。
(一)找準想象支點,選擇單一寫話素材
低年級的寫話指導注重寫前的內(nèi)容指導,重點先解決“寫什么”的問題。讓學生在寫話中先找到抓手,然后再細致指導,這樣才能讓孩子們易于動筆。那選擇什么樣的寫話素材呢?
童話體寫話素材可以來自圖畫,可單幅圖也可多幅圖;也可以來自繪本素材,或來自語文教材中童話故事的空白點或延伸點,甚至可以是老師自編自畫的素材。這里所說的來自圖畫與很多老師常用的“看圖寫話”有所區(qū)別??磮D寫話是寫話的內(nèi)容,需認真觀察圖畫,將圖上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故事,而童話體寫話圖畫不是寫話重點,圖畫只是想象的載體。同樣的,這里所說的繪本素材,是借助繪本進行童話體寫話訓練。并不像繪本閱讀教學那樣,先引導學生看懂繪本圖畫內(nèi)容,讀懂故事情節(jié),領悟故事內(nèi)涵,再讓學生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或續(xù)寫故事,或者只借助繪本中的一個情節(jié)或一個故事做為“引子”,創(chuàng)設一種故事情境,讓學生以此為想象的起點和支點。
(二)提供扶助方式,幫助學生語言表達
從調(diào)查結(jié)果來看,有24.6%的學生能順利說出來,卻不能順利寫出來,不知道如何運用語言來表達清楚。這就需要老師在語言形式運用方面盡可能的扶助學生,讓學生借助相應的“扶助手段”,易于動筆。
1.以生為本,加強言語實踐
由說到寫是低年級寫話教學的一般步驟,“說”得精彩才能為“寫”得精彩打下良好基礎,所以要注重學生的言語實踐,讓學生充分的“說”。童話體寫話指導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相對固定,從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看出學生言語實踐的時間總共不少于25分鐘,一節(jié)課設置多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自主寫話、相互評議等,真正地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學習寫話。教師指導主要起創(chuàng)設情境、示范引路及點撥評價的作用,側(cè)重于啟發(fā)學生的想象。當學生思路受阻或趨于雷同時,教師可以相即巧妙的點撥,鼓勵并呵護學生的想象。在其中老師只起到了引導作用,將言語實踐的機會多多留給學生。學生“說”多了,寫起話來就順暢自然了。
2.梳理框架,學會完整表述
不會完整表達,是低年級寫作最明顯的特點。因為低年級學生還沒有篇的概念,但完整表達又是我們習作的重點要求之一,所以在寫話指導時,老師在這點上要多關(guān)注,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在童話體寫話指導課上,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教師示范講故事,老師邊繪聲繪色講故事,邊適當板書故事框架的重點詞語,故事講完后還通過提問的方式,和學生一起梳理故事框架,讓學生明白故事的條理,從而對學生寫完整故事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3.提供語言,模仿生動表達
低年級學生寫話是習作教學的起點,能寫“四素俱全”的一句話或順序合理的一句話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要讓他們做到生動表達,確實有困難,所以這時候提供語言的扶助非常有必要。老師可以用豐富優(yōu)美的語言示范講故事,然后指名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交流編創(chuàng)故事,讓學生從口頭上模仿部分語言;或是先給出生動的開頭或結(jié)尾,讓學生順著老師給的語境創(chuàng)編下去;也可以根據(jù)每次指導的重點,提供“詞語超市”,如側(cè)重動作描寫的就提供豐富的動詞,將這些詞語在學生寫話時展示出來,讓學生自由選用;還可以集中講評優(yōu)秀生的寫話,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動的詞句,供學生模仿的詞語與句式等。當然最重要的還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這些都是我們寫話生動表達的“源頭活水”。
基于學生心理特點提出的童話體寫話教學模式,其目的在于降低習作難度,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樂于表達,易于表達。
(一)評價原則
童話體寫話指導課的評價方式一般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鼓勵為主原則。童話體寫話指導課,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表達。只要學生言之有理的,教師都應積極肯定;鼓勵學生敢說,盡情說。低年級學生寫話是“先說后寫”,在說的基礎上寫。上課時老師要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放松地說,勇敢地說;鼓勵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在寫話過程中有別于他人的好想法,新想法,都要贊賞,以避免此階段孩子較強的模仿性;還要鼓勵學生在寫話中運用閱讀與生活中積累的詞語,將文章生動描寫,增強其感染性。二是保護童真童趣的原則。低年級學生最難能可貴的是擁有一顆童心,一份童真。童話體寫話是寫想象中的事物,是以兒童的視角去看的,其充滿童趣。在指導過程中,學生童真童趣的語言,亦真亦幻的描寫,老師都要充分表揚,及時肯定。
(二)評定方式
根據(jù)實際情況,可以對學生寫話作品采用等級制、星級制、評語制,及幾種方式交叉使用等評定方式。如《蛋寶寶旅行記》時,就采用星級評價制。能寫完整的得一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得一星,書寫工整得一星,能用上好詞得一星,寫完自己會讀一讀、改一改再得一星。讓學生根據(jù)“五星”標準進行自評,互評,全班交流評。通過爭星得星,讓學生就懂得寫話的要求。以評促寫,生動有趣,易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三)成果激勵
挑選優(yōu)秀習作(或進步較大的學生習作)在年級內(nèi)、班內(nèi)學習園地或黑板報上展示;匯編班級的優(yōu)秀作文集,并裝訂成冊后發(fā)給學生;收集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寫話作品,一學期后,對比評價,分析前后變化,讓學生看到自己的變化,體驗成功的樂趣。
習作教和學的研究一直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課題,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本文基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心理特征和寫作規(guī)律在低年級實施童話體寫話教學,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及評價方式,力求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寫話興趣,培養(yǎng)學生習作自信,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讓學生在寫作入門之時,就易于動筆,樂于動筆,感受習作的美好,為中、高年級的習作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施茂枝.構(gòu)建寫作教學序列要走第三條路[J].福建教育,2015(5).
[2]施茂枝.課例中的兒童本位理念[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潘新和.不寫作,枉為人[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