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霞
【摘要】針對生物教學中的新課程教育理念,提出其重要途徑是在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中堅持進行樂學情緒的培養(yǎng),并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學生生活及實踐的課堂外教學活動,把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充分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認知、實踐、探究、思考的能力,使很多抽象的知識得到感性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最終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進而培養(yǎng)高中學生對生物學科樂學、好學品質。
【關鍵詞】新課程教育理念 高中生物學 樂學 好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00-01
引言
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的樂學、好學品質是一項老生常談的課題,但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這一品質的課題開展較晚,是近幾年才開展的課題研究。
一、課堂內作為新課程教育理念的主陣地堅持進行樂學情緒的培養(yǎng)
1.教學中采取做游戲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的開展和深入,高中階段生物知識的難度和寬度均有所加大,學生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若在課堂上適當采用游戲實驗教學將學生置于一種自然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可以有助于學生掌握重、難點知識。
在課堂上采用這樣一種做游戲的教學方法氣氛異常熱烈,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興致盎然地參與在整個游戲實驗中,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學生會牢牢地記住四種含氮堿基的名稱和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同時學生也會恍然大悟:為什么DNA分子復制后子代生物的遺傳性狀會保持穩(wěn)定性,這就為后面學習和掌握孟德爾遺傳定律奠定了基礎。這正好符合美國偉大教育學家杜威的觀點:在做中學。
2.各學科間的知識相互運用解答試題,使學生感受所學知識被應用的樂趣
在生物課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機會增加學生對自己能力的肯定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同時對課堂教學效果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方面,用其他學科的知識解決生物學的問題。
在數(shù)學排列組合知識方面,學習孟德爾遺傳定律部分內容時應用較多。例如兩雜合子甲:BbDdEeFF和乙:BbDDEeff雜交,其子代個體表現(xiàn)型不同于雙親的幾率為多大?我們可以利用數(shù)學上的排列組合知識運用加法和乘法原理來解答:
和甲表現(xiàn)型相同的:3/4×1×3/4×1=9/16,
和乙表現(xiàn)型相同的:3/4×1×3/4×0=0,
則與雙親表現(xiàn)型不同的:1-(9/16+0)=7/16。
再例如DNA分子的多樣性:含氮堿基有4種的情況下,每一個堿基位都有A、C、G、T4種可能,若1條多核苷酸鏈中有100個堿基,則此鏈有C41×C41×…×C41(100個C41相乘)=4×4×…×4(100個4相乘)=4100種形式,而生物體內的DNA分子往往含有成千上萬個核苷酸,可見他們的排列方式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從而使學生從數(shù)字上體會到DNA中蘊藏著巨大的遺傳信息。
在化學知識方面,生物課內容與之有密切的聯(lián)系。學習酶的專一性時,為了使學生更明確這種生物催化劑與化學催化劑的區(qū)別,我舉例MnO2作為化學催化劑可催化截然不同的反應:而作為生物催化劑的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這一類物質的分解,不能催化其它物質的分解。學習糖類時,結合化學中有關知識,說明葡萄糖與果糖的同分異構關系;給出核糖C5H10O5與脫氧核糖C5H10O4的分子式,使學生直觀看出其名稱的區(qū)別;通過多糖、二糖的水解反應探討與單糖的關系等,都可使學生不覺得死板。在物理知識方面,也與生物學有廣泛的聯(lián)系。學習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時,理解膜上蛋白分子多在ATP驅動下運動,那么磷脂雙分子層的磷脂分子為什么也可在一定范圍內運動呢?這里把握住分子運動論,問題便迎刃而解。學到中耕以促進根的呼吸作用時,不免要涉及中耕保水的問題,這里可以提示:土壤板結必形成土壤毛細管,水分會順毛細管大量散失,而中耕的作用在于切斷了土壤毛細管,避免了水分丟失。這時,學生為物理學的一些基本原理能解決生物學問題而欣慰,知識的掌握便自然一些。在哲學知識方面,生物學中許多原理能用哲學知識幫助理解:非生物與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遺傳和變異的辯證關系;蛋白質多樣性與DNA多樣性的現(xiàn)象與本質的關系;生物與環(huán)境的辯證關系;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的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以及生物發(fā)展進化原理等。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能夠準確應用哲學原理,理解以上思想,同時也學會了終身受益的思維方法。
3.生物課堂上,適當?shù)卣f一些英語單詞、語句或講一些成語、典故,活躍課堂氣氛
生物課堂上,容易出現(xiàn)學生走神,困乏的現(xiàn)象。若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我往往會為學生放慢講課速度甚至停下來(因為此時學生的聽課效率是非常低的),給學生穿插一些歷史典故,放松學生的神經,學生會很快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地聽故事,然后,我會適時地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繼續(xù)講課,經過多年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這種做法是行之有效的。講課過程中,我有時也會時常說一些英語單詞、語句或成語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奮性,這時老師的知識的淵博性也得到了學生的肯定。
4.在課堂上,對學生適時地進行鼓勵教學,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前蘇聯(lián)偉大的教育學家馬卡連柯倡導對學生,尤其差生要進行鼓勵教育。其實何嘗是差生,有時優(yōu)等生也要適時地進行鼓勵教學,以求對其學業(yè)成績的更進一步肯定。多年的教育教學我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成績下滑或做題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較平時多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鼓勵教學,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對生物學科產生濃厚的樂學、好學情緒。
二、結論
通過以上樂學情緒培養(yǎng)途徑的實施,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情有獨鐘,在快樂的情緒之下,好奇多思,好學多問,為生物學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在課堂外教學中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獲得了意外的收獲:與學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第3章(人民教育出版社).
[2]生物學教學2015年(第66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