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帥
酒店不只是睡覺的地方,更應該是消費者生活、社交、娛樂的地方?;凇熬哂星ъ淮季S的人群”的消費能力漸長,有觀點指出,中國酒店業(yè)正在經歷洗牌,在未來3年里,中端酒店的市場機會很大。
機會 在中國酒店業(yè)置身洗牌的浪潮中,未來3年里,中端酒店的市場機會最大。
近日,有外媒報道,萬達集團準備換個打法,計劃解散與外國連鎖酒店管理集團的合作關系,獨立經營約10家旗下的豪華酒店,并打算獨立經營未來所有開業(yè)的新酒店。業(yè)內有聲音猜測,酒店業(yè)是否要轉風向。
作為萬達集團在香港唯一的上市平臺,萬達酒店發(fā)展去年的業(yè)績可謂喜憂參半。根據其發(fā)布的2017全年業(yè)績公告顯示,公司全年營收2.13億港元,毛利潤1.52億港元,虧損8.39億港元。分析人士稱,類似狀況,應該是我國酒店業(yè)洗牌悄然來臨的重要原由。
近年,經濟型酒店的井噴式增長孕育出一批本土連鎖品牌——漢庭、如家、七天、錦江之星……不勝枚舉,走在大街上,抬頭望,“左鄰右里”,連遠親都恨近鄰。這個群體,標準化的服務和客房,以及平易近人的價格,憑借這些優(yōu)勢,連鎖品牌快速替代了傳統的招待所和旅店,特別是曾經最便利的招待所,漸行漸遠,如今,連名字人們也感到陌生了。然而,根據國家統計局以及華泰證券的數據,2016年經濟型連鎖酒店的增長率卻直線下跌,這也是自2005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增長率低于20%。在此前的十年間,我國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從500家擴張到22000家,足足漲了43倍。板塊蛋糕只有一塊,這些數據無疑說明,中國酒店業(yè)正在經歷洗牌浪潮。
實際上此題材股價去年表現十分亮眼,尤其是海外上市的華住酒店集團。2017年華住酒店股價全年漲幅高達180%,成功搭上了行業(yè)洗牌班車,成為酒店行業(yè)的佼佼者,也為五年漲十倍的升值路線標注了一個里程碑。相比于耳熟能詳的漢庭,人們或許對華住酒店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五年前伴隨著美股上市,漢庭酒店集團正式改名為華住酒店集團。
憑借漢庭起家壯大的華住集團在更名后似乎有些“忘恩負義”,不再將漢庭作為發(fā)展重點,甚至提及這個基礎品牌的發(fā)展時經常一筆帶過。而正是這樣的忍痛割愛,適時調轉船頭,幫助華住避免了遭受與其類似的如家酒店集團相同的命運——被首旅酒店集團以110.5億元收購100%股權。此前,在華住酒店集團財報發(fā)布會上,董事長季琦曾向投資者表示,“我們2017年前三個季度開了528家門店,中高端的占了60%。2018年會再開650家以上的店,中高端占比還會更高?!苯刂聊壳埃藵h庭和海友等經濟連鎖酒店品牌之外,華住旗下還擁有全季、星程、桔子酒店等中端品牌,以及從法國雅高集團拿到授權運營的宜必思、美居、諾富特。
打開華住集團的RevPAR趨勢圖不難發(fā)現,該集團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yè)收入自2015年起拐頭向上,這一點也是酒店業(yè)的核心業(yè)務指標。對于酒店企業(yè)來說,這意味著收入增長已經從依靠開設新店過渡到單店收入增長的階段。放眼整個酒店行業(yè),國內前三大酒店集團華住、首旅和錦江的RevPAR幾乎同時進入了上行期。但是,板塊蛋糕只有那么大,據此,中國的酒店業(yè)進入洗牌格局已不可阻擋。
究其原因,多名業(yè)內人士表示,經濟型酒店轉型中端得力于消費能力與服務要求的雙重升級。季琦分析稱,“早期經濟型酒店代表著一種時尚、一種風尚,投資人也住,高級白領也住。今天這些人沒有了,變少了?!眮喍漭p居產品總監(jiān)蘆葦則認為,“現在年輕人消費能力很強,如果足夠舒服,他不會在意你這個酒店價格上多幾十塊,甚至是100塊。但在經濟連鎖酒店,一間房漲十幾二十塊就是件大事了?!毙聡Q飯店的總經理魏凱富坦言,酒店的目標客群是消費能力漸長的“具有千禧一代思維的人群”,酒店不只是睡覺的地方,更應該是消費者生活、社交、娛樂的地方。
在業(yè)界看來,一方面,經濟型連鎖酒店面臨日趨飽和的狀況,而另一方面,高端酒店的市場形勢更為嚴峻,需要相當的運營能力應對。基于此,有觀點指出,在中國酒店業(yè)置身洗牌的浪潮中,未來3年里,中端酒店的市場機會最大。
國內外酒店品牌加碼中端市場已然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風潮和趨勢,經濟型酒店不斷升級,高端酒店放下身段改道親民。原本始終一副面孔主打高端商務酒店的香格里拉集團如今已在北京、沈陽開設了今旅酒店(Hotel Jen)——一個面對年輕客群、普通客群的中檔連鎖酒店品牌。
與此同時,正在崛起的二三線城市為酒店巨頭們創(chuàng)造了新的市場,為品牌升級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伴隨著中國中端酒店市場的迅速壯大,為了適應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常態(tài)”,在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fā)布的“2017全球最有價值50個酒店品牌”排行榜中排名第五的假日酒店品牌所屬的洲際集團,終于宣布放開其在華特許經營模式。該集團大中華區(qū)首席執(zhí)行官Jolyon Bulley坦言,洲際集團在大中華區(qū)有著三十余年的管理模式經驗,在此期間,集團不僅察覺到中國酒店市場的形勢變化,也意識到中國業(yè)主在酒店管理和經營模式方面完成了較高的成熟度提升。鑒于這樣的契機,洲際決定將已在其他市場運營成熟的特許經營模式引入中國,推廣至全服務酒店品牌。
所謂特許經營,通常是指加盟酒店不由品牌集團直接管理,而是由業(yè)主根據自身和酒店所在地的具體情況,組建酒店管理層。管理集團只需提供商標、品牌、管理體系、培訓等。在此之前,洲際與所屬于萬豪、希爾頓等十大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的絕大多數品牌一樣,在華只采用全權委托的經營模式,即授予品牌集團在一定階段內對酒店單店的管理權,單店可以以管理集團的名稱命名,并使用其Logo和管理團隊。目前,洲際集團在華開放特許經營模式的品牌已從最初的智選假日單一品牌發(fā)展至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假日酒店和假日度假酒店品牌。
洲際酒店集團中國區(qū)智選假日酒店副總裁邱尤分析稱,當前中檔酒店市場享有無可比擬的發(fā)展時機。“相關數據顯示,在未來10到15年中,中國市場對中檔酒店的需求至少有一萬家。2010年,洲際酒店集團和麥肯錫聯合針對整個中國酒店市場進行了調研,并預測到2025年,中國的GDP有望趕超美國,屆時中國酒店市場也可能趕超美國。目前,美國酒店業(yè)合計500萬間客房,中國酒店業(yè)擁有超過300萬間酒店客房。預計在2025年,中美兩個市場將實現第一次齊頭并進,酒店數量或雙雙超過600萬間客房,而中檔酒店在其中的貢獻絕對是巨大的?!?/p>
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yè)研究員蕭宇嘉表示,中國酒店市場呈現“啞鈴形”結構,即相對高端、低端酒店市場,中端酒店市場才剛起步。而在其他酒店業(yè)更為成熟的國家,例如美國,高端、中端和經濟型酒店的客房數量呈現一個橄欖型,比例約為3∶5∶2;在歐洲酒店市場,中等價格酒店與低價酒店客房數量之比為73∶27。“目前我國中端酒店市場滲透率還比較低,行業(yè)競爭格局尚未全面形成,競爭激烈程度也相對溫和,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涌進,甚至為躋身市場,一些國際品牌以降低門檻、親民等戰(zhàn)略介入,該市場的競爭、升溫、鹿死誰手結局還在后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