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剛
【摘要】美學教育的教育特征顯著,通過直觀生動形象的美學事物鑒賞帶動學生受教育的積極性與趣味性,進而集美學教育性與娛樂性于一體,達到以美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育成效。本文對美學教育以及其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促進作用進行深入剖析,對中小學強化美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美育 藝術教育 身心健康 意義
【中圖分類號】G40-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205-02
一、引言
美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對美有著天然的親近感與主動性,常常會在自我精神意識的促動下追求世界與生活中的美好,通過對美好事物的欣賞或創(chuàng)造,給世界營造出更多美化的事物與生活,更給自己的主觀世界與精神領域帶來更具情感沖擊力的愉悅度[1]。美學教育是指對學生的審美與美感進行教育,從表層來講是通過引導學生對美好事物與美好生活進行欣賞,從美好事物中挖掘學生內心存在的藝術美感悟能力,讓學生從心靈深處對具有藝術美感的事物產生親近與喜愛,深刻感悟并沉浸于美感中獲得精神愉悅,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美好事物鑒賞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提高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敏感度與審美意識[2]。從深層次來看,美學教育的教學目標為塑造學生的審美觀、保持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的激情、激發(fā)學生對世界與生活的感恩、熱愛、積極程度,從而使得學生的身心均得到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3]。
二、美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美育是一種對審美能力與審美意識的塑造與培養(yǎng)教學,所有的美育教學均是以客觀事物的外在形象作為起點,通過直觀形象的客觀事物加深學生對美好事物如自然景觀或藝術作品的主觀感知,例如美術課堂上引導學生對繪畫中的色彩、粗細、濃淡進行細致入微地觀察,讓學生從繪畫中靜靜體味作畫者的情緒波動以及畫作中的深層人格魅力與情操,經由客觀事物向精神世界進行推演漫進,從情感層面觸及學生的靈魂,喚起學生對美好事物與生活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的沖動,提升學生的美學造詣,讓學生對美好事物形成細膩的敏感能力,能時刻發(fā)掘發(fā)現(xiàn)身邊事物的美好所在,在不超出審美活動范圍的想象空間內可以做到天馬行空、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由的推動審美意識流動,激發(fā)學生對美學的熱情。同時,美學教育通過在規(guī)范化教學體系下為學生的精神世界營造溫馨而美好的氛圍,可以打破在常規(guī)相對僵硬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思維的僵硬性,調動學生的審美意識,塑造學生審美價值觀念的形成。審美意識是學生個體中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體現(xiàn)了學生對外界環(huán)境與事物的參與積極性以及為世界美與社會美增磚添瓦的熱情,強化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與正確向上的審美觀念,更能從精神意識層面上逐漸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將其內心真實的心理感悟主動釋放出來,并以實際行動加以表達,美育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之間單純的美學交流作為起點深入剖析學生的真實心理狀態(tài),讓其在循序漸進地在美學環(huán)境下陶冶自己的情操,吸收事物的美好形并將這種美好整合到其整體人格中去,在潛移默化中釋放學生的個性情感,有利于學生自覺的肯定與追求審美價值,主動創(chuàng)造具有美感的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其心理沿著更加健康、高尚、積極、自由的方向發(fā)展。
三、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育,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美學教育與學生的智力發(fā)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lián)性,學生的智力發(fā)育并不僅僅來源于科學的教育與培養(yǎng),其智力發(fā)育的起源仍是對外界客觀事物的直觀感知,以數學教學為例,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學生最初始對數學中深奧的計算與邏輯無法直接理解,小學數學教師會首先利用圖形、線條引導學生形成對數學這一學科的認知,并通過對圖形與線條進行組合逐漸讓學生熟悉數字、方程、多邊形等抽象的數學概念,這種由淺入深的視覺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知覺力與對圖形線條感知能力的基礎上逐漸學習高度抽象的數學公式、物理學定理以及更為高深的邏輯學推理原則,從而逐步向學生打開理科世界的大門,開闊學生對數字計算與應用的眼界,增長學生的數學智慧,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才能,促進學生智力發(fā)育。
四、結論
美學教育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九年制義務教育應當加大教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的力度,在美學直觀教育中揭示美育的指導意義,使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從而達到以美育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魚江,張宇民.美術教育中學生審美品質和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和途徑[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7(Z2):95-97.
[2]陳平.美育為什么重要——基礎教育中美育的價值和實現(xiàn)途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02):4-9+93.
[3]易曉明.美育:指向學生幸福之教育——基于審美與幸福關系的思考[J].江海學刊,2012(04):2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