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姍
【摘要】新媒體使傳統(tǒng)教與學的方式被打破,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帶來雙重影響:一方面,它可以開拓教學空間、豐富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模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另一方面,新媒體又會擾亂思政課教學環(huán)境、挑戰(zhàn)思政課權威性、消解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正確認識新媒體在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中的雙重作用,是新媒體時代開辟思政課教學新路徑和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的現(xiàn)實需要。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思政課 教學實踐 雙重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241-01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這一重要論斷,內涵豐富,思想深邃,準確把脈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穴點,精準按壓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痛點,敏銳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的切入點,對加強和改進包括高校思政課在內的高校思政工作,具有極強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指導性。
一、新媒體正面效應對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優(yōu)勢作用
1.能夠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轉變
面對新的變化和新的情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存在諸如如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社會實踐方式方法的多樣化以及提高學生社會實踐的針對性、實效性等亟待解決的問題。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鼓勵學生借助新媒體手段,如微視頻技術,展示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的心得與成效,進而探索和創(chuàng)新學生評價機制和考核體系,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理論。最終的目標是努力促使大學生轉變?yōu)橹R的加工者、創(chuàng)造者和傳播者,真正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的與時俱進。
2.新媒體能夠拓展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空間
把新媒體嵌入到思政課教學實踐,是高校教學改革的現(xiàn)實需要。運用新媒體技術輔助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助于思政課教學突破課程本身在虛擬和現(xiàn)實之間、網上和網下之間的界限。同時,可以拓寬教學的空間,開拓高校思政課的網絡陣地,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課的開放性和延續(xù)性。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優(yōu)勢能夠實現(xiàn)高校課堂師生之間的跨時空互動交流,幫助高校學生科學認識社會熱點問題,切實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利用QQ、微信、微博、博客、論壇等新媒體工具,有助于師生之間課堂上下的及時互動、平等交流,實現(xiàn)教學內容和學習反饋的雙向互動交流。用好新媒體,不僅能夠拓展傳統(tǒng)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空間,還能夠實現(xiàn)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以便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
3.高校思政課教師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將虛擬課堂興起來
時下,以新媒體新技術為媒介,形成了超越班級、超越年級、超越學校的學習者共同體,形成了教師相互交流和切磋的學術共同體。新媒體新技術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式,自主性學習、個性化學習、碎片化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方式迫使教師變革教學方式方法,以適應學生,重塑新型的師生關系。新媒體新技術推動了教學變革,提供給“那些不完美的公共領域可以民主化的條件”,學生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交流、求解、追問,對原有以教師為核心的課堂教學形成挑戰(zhàn)。教師必須回答在虛擬課堂“教什么”“教給誰”和“怎么教”等問題,反思“教育不是一個被動的過程,不是教育者單向地給受教育者灌輸一套知識系統(tǒng),而是一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彼此互動的過程?!睂Υ耍處熞饤壭旅襟w新技術是影響教育教學罪魁禍首的觀點,積極擁抱“互聯(lián)網+”,大膽探索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式、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和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集教師的教學力、學生的學習力和新媒體的技術力于一體,賦予高校思政課鮮明的理論特色、時代特色及人本特色。
二、新媒體負面效應對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嚴峻挑戰(zhàn)
1.新媒體消解高校思政課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
高校思政課擔負著知識教育和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任。全球化背景下,當代社會思潮呈現(xiàn)出多元、多變、多樣的新特點。新媒體技術的成熟,為各種意識形態(tài)在高校傳播搭建平臺。尤其是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憑借其經濟技術優(yōu)勢,以文化產品為媒介傳播其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對廣大青年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斑€有少數(shù)人借助新媒體技術,打著‘學術研究和‘還原歷史的旗號,不斷消解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話語權”,這會直接給政治經驗不足的青年學生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以網絡游戲、網絡文學等為載體而盛行的網絡娛樂內容,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主流意識形態(tài)。
2.新媒體挑戰(zhàn)高校思政課的權威性
新媒體由于沒有職業(yè)、年齡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得新媒體使用的群體非常廣泛。而且,由于我國互聯(lián)網制度建設落后,各種網絡謠言、縱欲主義盛行,使得當代大學生對高校思政課教育的內容產生懷疑。同時,高校學生可以通過上網及時獲得大量信息。甚至很多時候比思政課教師獲得信息的速度還要快,這就使傳統(tǒng)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甚至引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抵觸。
新媒體可以為師生平等互動交流提供嶄新的平臺,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思政課的地位中趨于平等化,“也削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影響力”。同時,一些網絡大V利用新媒體發(fā)表自己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所謂的“網絡意見領袖”或對或錯的觀念直接影響到青年學生對社會問題的看法,這也降低了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權威性。
3.新媒體擾亂高校思政課教學環(huán)境
“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強勢文化的過度影響,導致輿論導向偏頗、現(xiàn)實世界虛擬化等新媒體失范現(xiàn)象”。一方面,新媒體傳播信息具有容量大、及時高效、互動性強等特點,使得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借助這個平臺傳播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甚至反馬克思主義思想,嚴重擾亂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環(huán)境。特別是新媒體時代,社會信息傳播的渠道、方式、載體都發(fā)生巨大變化。新媒體正在快速、隱秘地影響著廣大青年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三、結語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和信息化手段,結合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大力推行在線教育、網絡教學,把“翻轉課堂”“慕課”等運用到日常教育教學當中,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為把學生培養(yǎng)成高素質應用技術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穎芳.新媒體兩面效應對高校思政課的影響和對策[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4).
[2]姬立玲.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3]趙諍,高燁.論新媒體在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中的雙重作用[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2):35-38.